劉志堅
人的一生中,總有幾個人會成為自己的參照物。如諸葛亮的參照物是管仲、樂毅,鄭板橋的參照物是徐文長。他們向自己的參照物看齊,一個成為彪炳青史的千古名相,一個成為曠世獨立的詩書畫三絕。漢靈帝劉宏也有參照物,只不過他的參照物有些另類。
公元168年,漢靈帝劉宏繼位之后,既沒有把堯舜皇帝作為施展宏圖大志的參照物,也沒有把光武帝劉秀作為勵精圖治的榜樣,而是把自己的前任漢桓帝劉志當作了標桿。劉志昏聵是路人皆知的事情,劉宏以為只要自己稍稍努力,就會遠遠超過自己的堂叔。但是,學壞容易學好難,在向參照物看齊的過程中,劉宏果然是“更勝一籌”。
漢桓帝劉志主政時,開啟了買官賣官的先河,但也事出有因。公元161年年初,全國爆發(fā)了大規(guī)模的瘟疫和連綿山火,六月京兆、扶風、涼州等地又接連發(fā)生了地震,同時段零吾羌、先零等部落也趁機起兵造反。賑災加上平叛導致國庫空虛,漢桓帝劉志先是減掉了官員的一半薪水,然后又向王公貴族借錢,但還是不夠用。于是,他就半遮半掩地賣起了關內侯等虛職,以及虎賁、羽林、緹騎營士等低級官階,把賣官的錢用在了各種救急上。
劉宏繼承了參照物的衣缽,一上任就開始賣官鬻爵,他的理由是:先帝做得,我自然也做得。于是,劉宏便堂而皇之地創(chuàng)辦了有史以來第一家“官吏交易所”,明碼標價,公開賣官。劉宏親自制訂賣官的規(guī)矩:地方官比京官價格高一倍,縣官則根據地方富庶程度而價格不一;官員升遷也必須按標價交錢。官位的標價以官吏年俸的十倍計算,如年俸二千石(折合成貨幣約二百萬錢)的官位標價是二千萬錢,年俸四百石(折合成貨幣約四十萬錢)的官位標價是四百萬錢,以此類推。除固定的價格之外,還會根據買官者的身價和擁有的財產靈活增減。一時間,求官的有錢人趨之若鶩。
一看招數有效,劉宏喜不自禁??墒寝D念一想,不能這樣便宜了他們,于是他又出臺了新的規(guī)定:官吏的調遷、晉升或新官上任都必須預先支付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的官位標價。他先收了銀子,官員們則不得不寅吃卯糧。如此高額的“做官費”,讓買官的人叫苦不迭。
后來,劉宏賣官賣上了癮,不僅賣普通官爵,就連位列三公的太尉、司徒、司空這樣國之重臣的職位也拿來叫賣,直接阻礙了國家的正常運作。而賣官所得,劉宏并沒有像漢桓帝那樣充入國庫,而是裝進了自己的腰包。此一點,劉宏甩參照物百條街不止。
再說窮奢極欲,劉宏更是遠比參照物劉志“高大上”。漢桓帝劉志在位21年,只不過給他的生母孝崇皇后修了個宅子,本想擴大一下鴻池,又因大臣的一句諫言罷了手。劉宏對參照物的小家子氣很是鄙夷,上來就是大手筆,斥資修建了富麗堂皇的私家園林——西園,不僅修建了數千個游泳館,還修渠引水環(huán)繞,以增加尋歡作樂的氛圍,更是親自將水渠命名為流香渠。
更讓人驚訝的是,劉宏還在園中開辟了“市場一條街”,讓宮女、嬪妃和太監(jiān)進行“角色扮演”,有的扮成商人叫賣,有的扮成買東西的客人,他自己也會穿上商人的衣服粉墨登場,在街市上討價還價,玩得不亦樂乎。就這樣,劉宏果然超越了自己的參照物,成為遺臭萬年的無道昏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