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詞人晏殊,曾寫下了一首人人皆知、口口傳誦的《浣溪沙》: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這是一首十分有名的詞,在文學史上也頗有地位。然而,殊不知,晏殊寫這首詞時并非是一揮而就,而是花了幾年工夫。當初,他寫作這首詞,寫到“無可奈何花落去”的時候,無論如何也寫不下去了,無奈只好擱筆,這首詞也就只寫了一半。
一晃幾年過去,晏殊也一直把這件事情記掛在心里,可總是找不到好的句子來補足這首詞。一日,他忽然接到朝廷命令,讓他到杭州去做官。于是他就趕快起程。途經(jīng)揚州,晚上住在大明寺里。第二天,勢必要在大明寺游覽一番。大明寺墻壁上專門有一塊是讓人題詩的,來題詩的往往都是有名的人,都要寫上自己的籍貫姓名。這時晏殊賞詩的雅興頗高,他將眼睛閉上,慢慢騰騰地邁著方步前行,讓身邊的侍從大聲朗讀墻壁上的題詩。而且,他還告訴讀詩的人說:“一定不可說出寫詩者的籍貫姓名,以便讓我好好體味一下哪首詩好,這樣才不會有先入為主的印象。”讀詩者遵照他的話,就將詩挨個兒讀過去,誰知晏殊都沒有興趣,還是邁動八字步踱個不停。當讀到這樣一首詩時,晏殊忽然止住了腳步,側耳細聽起來:
水調隋宮曲,當年亦九成。哀音已亡國,廢沼尚留名。儀鳳終陳跡,鳴蛙只沸聲。凄涼不可問,落日下蕪城。
原來這是一首詠史詩,寫的是隋朝亡國之事,感慨頗深沉,意境也頗凄涼。詩最后說的“蕪城”,也就是揚州。晏殊聽完,品味再三,連說:“好詩,好詩。”便問道,“此詩是誰寫的?”讀詩者答道:“是江都縣尉王琪所寫?!标淌怦R上說:“快去派人叫他,我要請他吃飯?!蓖蹒鳟斎皇指吲d,應約而來。
席間,二人談詩論文,十分投機,也頗為得意。吃過飯,晏殊又約他到外面亭園的水池邊走走。這時恰好是暮春天氣,池邊樹下,已有不少花瓣落在地上。晏殊觸景生情,又回想起自己以前沒有寫好的那半首詞來,說:“我每每想到一個好句子,總是把它寫在墻壁上,有的卻數(shù)年也想不到對句。以前我寫過一首詞,有一個句子叫‘無可奈何花落去,一晃一年,我一直都沒想出來該用什么句子來對上它?!蓖蹒黢R上應聲說:“那么,你對‘似曾相識燕歸來,不是很好嗎?”晏殊一聽,馬上高興地拍手笑道:“好,好!你這一下子解決了我?guī)啄陙淼碾y題,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呀!好吧,你從今以后就跟隨我一起吧?!?/p>
王琪應對神速,出語恰切警拔,反映了他的藝術天賦。晏殊寫不出對句,是因為他生活視野還不寬廣,思維走進了一條狹谷。這也給文學創(chuàng)作者一個啟示:留心觀察生活,拓寬生活視野,活躍思維方式,拓展思維的路子,對創(chuàng)作者來說,不正是十分必要而有益的嗎?只有這樣,才能闖過那“山重水復疑無路”的艱難局面,達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光明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