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和哥哥都是共產(chǎn)黨員,在母親眼里,這父子倆和常人就是不一樣:特別愛管閑事。
我家門前的馬路中央有個大坑,過往司機對此非常頭疼。拉酒糟的車經(jīng)過常常會顛下一堆堆酒糟,這時那些“會過日子”的大娘大嬸們便立刻操起掃帚、搓斗,把掉下來酒糟鏟走,回家喂家畜。
父親注意到了大坑,就開始每天用柳箕筐運土填坑,母親抱怨道:“有時間幫我做做家務(wù)多好,管那閑事干嗎?”父親說:“別看他們眼前得到一點好處,但那是損人利己。要把小輩教壞了,損失才叫大!我是共產(chǎn)黨員,不能不管!”
于是,寒來暑往,父親繼續(xù)著他的“填坑事業(yè)”。不知什么時候有個后生加入進來,兩個、三個……漸漸地,填坑隊伍壯大起來。路,在大家的努力下終于鋪平了。那些經(jīng)常路過的司機感激地向父親點頭打招呼,父親笑了。
路修好沒幾天,嫂子打電話來說哥哥抓小偷負傷住院了。父親和母親急忙趕到縣城醫(yī)院。母親看到頭上纏著繃帶的哥哥,心疼地直掉淚:“傻孩子,抓小偷,有警察呢,你拼那個命干啥?”哥哥卻淡淡一笑,說:“別人可以不管,我做不到,誰讓我是共產(chǎn)黨員呢!”“孩子說得對?!币慌缘母赣H連忙附和,“咱家的共產(chǎn)黨員就要像共產(chǎn)黨員的樣子,遇事要第一個上!”
(文/趙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