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
【摘 要】黨性原則是我國新聞事業(yè)的首要原則。本文首先簡要介紹了新聞事業(yè)的黨性原則及其歷史淵源,之后闡述了現今媒體環(huán)境的復雜變化,最后以安徽新聞綜合廣播的實踐為例,探討融媒體視域下應該如何堅持新聞事業(yè)的黨性原則。
【關鍵詞】黨性原則;新聞事業(yè);安徽新聞綜合廣播
2016年2月19日,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調研人民日報、新華社、央視,并在“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發(fā)表了重要講話。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堅持黨性原則,最根本的是堅持黨對新聞輿論工作的領導。黨和政府主辦的媒體是黨和政府的宣傳陣地,必須姓黨。[1]
新聞事業(yè)必須堅持黨性原則不放松,這不僅是具有理論傳承和淵源,也是由實踐所決定的。在媒體融合的新形勢下,新聞事業(yè)更是要嚴把黨性原則這道關,讓新聞傳播更有針對性和權威性,占領信息傳播主渠道和制高點。
一、新聞事業(yè)黨性原則的由來
新聞工作的黨性原則是一定政黨的政治主張、思想意識和組織原則在新聞活動中的體現。[2]在我國,中國共產黨從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對新聞工作提出了全面的黨性要求,形成了完整的內容體系。實踐證明,新聞事業(yè)只有堅持黨性原則,才能成為無產階級革命事業(yè)的一部分,更好地為無產階級和社會主義服務。
無產階級導師在辦報實踐中都很重視報紙的指導思想問題。在無產階級新聞史上,第一個明確使用“黨性”這一概念的是列寧,他第一次提出了出版物的黨性原則問題,他在1905年11月發(fā)表于《新生活報》的《黨的組織和黨的出版物》文章中指出:出版事業(yè)是無產階級總的事業(yè)的一部分;出版事業(yè)應是黨的工作機構,黨報應成為黨組織機關報,應受黨的監(jiān)督和領導等。[3]毛澤東則明確提出“政治家辦報”的理念。1957年6月,毛澤東根據當時新聞界的狀況,指出新聞宣傳工作必須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能從大局上總攬局勢,站在人民群眾的角度想問題,擺正立場,為全黨和全國人民服務好。
歷任黨和國家領導人也都在新聞行業(yè)踐行黨性原則的道路上提出了具體的要求,包括思想、政治和組織三個方面,進一步提升了我國新聞從業(yè)者的黨性意識,也再次強調了黨性原則對于新聞行業(yè)生存發(fā)展的重要意義。
新聞事業(yè)的黨性原則不僅在無產階級革命時期是適用的,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仍然是新聞事業(yè)的指導思想。從黨媒的自身屬性以及黨和人民群眾的關系來看,黨媒姓黨,體現了黨的意志、國家意志和人民意志的有機統(tǒng)一,作為各級媒體單位來說,要時刻牢記使命,服從黨的領導,堅持社會主義的政治方向,在工作中堅持黨性原則。
二、新的復雜環(huán)境更需堅守黨性原則
對于新聞事業(yè)黨性原則,一部分人的理解一直存在著或多或少的誤區(qū)。一些人認為,黨性原則只適用于浴血奮戰(zhàn)的革命年代,在社會主義建設新時期,這一原則理應隨著時代的改變而改變;另一些人認為,黨性原則只適用于傳統(tǒng)媒體,對于新媒體則不適用。在筆者看來,這些想法和理解是片面的和不科學的。新形勢下,傳媒面臨復雜多變的社會環(huán)境,更需要堅守新聞事業(yè)的黨性原則,才能使得新聞事業(yè)不偏離正常的軌道,才能使得其能真正履行好自己的使命,切實為人民服務。當然,這里的新聞事業(yè)不僅包括廣播、電視、報紙等傳統(tǒng)媒介形態(tài),也包括微博、微信、客戶端等各式新媒體形態(tài)。
(一)社會環(huán)境發(fā)生變化,新聞行業(yè)肩負更大任務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指出:“要堅持黨性和人民性相統(tǒng)一,把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變成人民群眾的自覺行動,及時把人民群眾創(chuàng)造的經驗和面臨的實際情況反映出來,豐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盵4]新聞事業(yè)在社會中也理應承擔好黨和政府與人民之間的橋梁作用。一方面,及時地向人民群眾傳達黨和國家的最新路線、方針、政策;另一方面,群眾的心聲,也通過媒體有效地傳達給上層領導和相關部門,更可以使社會主義政治、經濟以及社會各個層次的建設受益。
我國目前仍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在前進的過程中,仍面臨不少挑戰(zhàn)。新聞事業(yè)只有堅持黨性原則,才能準確反映人民的利益,同人民群眾保持密切聯系,促進人民團結,維護整個社會安定和諧的局面。
(二)傳媒結構發(fā)生變化,新聞行業(yè)堅守正確導向
現代社會已然到了融媒體時代。與以往的單向傳播相比,傳媒結構發(fā)生深刻變革。各式新媒體手段的出現豐富了媒體的表現方式,受眾獲取新聞信息的渠道也被大大拓寬。但毫無疑問,新聞行業(yè)的指導方針就是黨性原則,這也是它未來發(fā)展最為基礎和關鍵的一點。
我們要深刻理解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必須堅持黨性原則。不管傳媒結構發(fā)生怎樣的變化,也只是外在形式的變化,其深刻內涵和作為“黨、政府和人民三位一體的耳目喉舌”的性質是絕對不會發(fā)生變化的。因而在今天,在新媒體大行其道的新時期,我們仍然要堅持新聞事業(yè)的黨性不放松,引領正確的政治方向,不斷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主導地位,牢牢把握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領導權和話語權,保證新聞事業(yè)不會因為紛繁復雜的外在形式而迷失了其原本的面目和職責。
(三)信源泥沙俱下,堅守黨性原則以正視聽
現今傳媒結構日新月異,尤其是微博、微信、客戶端、網絡直播等社交媒體發(fā)展速度迅猛,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由于網絡信源泥沙俱下,謠言不可避免出現,成為其中值得注意的問題。
以2016年上半年為例,社會安全、日常生活成為謠言分布的主要類型?!吧虾E⑻与x江西農村”、“農村少婦組團跨省‘約炮”等新聞成為短期內轉發(fā)量巨大、社會影響惡劣的謠言。伴隨著大量謠言產生的是,人與人之間冷漠的加深、民眾對社會安全感的下降等情況。
只有遵守黨性原則,堅持黨的領導,讓新聞行業(yè)得到有效監(jiān)督和指導,才能保證其朝健康穩(wěn)定的方向發(fā)展。事實證明,遵循了黨性原則的傳統(tǒng)媒體,在辟謠的過程中充當了“急先鋒”的角色,普通受眾在接觸到這些網絡謠言之后,更傾向于從廣播、電視、報紙等渠道找到更為可靠的信息。
(四)堅持人民導向,實現黨性人民性有機統(tǒng)一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的新聞輿論媒體的所有工作,都要堅持黨性和人民性相統(tǒng)一”。[5]這是針對目前我國復雜傳播形勢下,提出的深刻考量。
1994年,中國接入互聯網,二十多年來發(fā)展迅猛,如何讓互聯網服從、服務于社會經濟發(fā)展的大局,而不是成為阻礙絕大多數人民群眾利益實現的絆腳石,這就必須要堅持黨性原則和人民性原則相統(tǒng)一,一切從群眾利益出發(fā)。
堅持黨性原則基礎下的人民導向,就是要從創(chuàng)作開始就以人民為中心。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堅持“走轉改”基礎上的新文風,報道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新聞。
堅持黨性原則下的人民導向,還應該以正面宣傳為主。主流媒體的正面宣傳,能夠起到正本清源、激濁揚清的作用,有機的把服務群眾和引導群眾結合起來,利用互聯網平臺傳播范圍廣、速度快的優(yōu)勢,在全社會迅速形成熱點,產生廣泛影響。
三、新時期媒體如何堅持黨性原則
理論是需要實踐的,只有經過實踐洗禮的理論才能煥發(fā)出生機來。筆者在這里選取安徽新聞綜合廣播作為代表,通過詳細分析和解讀安徽新聞綜合廣播在融媒體視域下堅持黨性原則和正確輿論引導道路上的實踐,以期為其他新聞媒體單位提供更多的思路和想法。
(一)唱響主旋律,黨性最鮮明
安徽新聞綜合廣播一直嚴格堅持新聞事業(yè)的黨性原則,秉承“黨媒姓黨”的理念,堅持正確的輿論引導方向,緊跟黨和國家、省委、省政府的最新路線、方針和政策,以不可替代的權威性和公信力,在安徽地區(qū)影響了一大批主流、高端聽眾,確立了安徽地區(qū)主流媒體的地位。
2016年4月24日至27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六安金寨、滁州小崗村、合肥中科大等地,就貫徹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落實“十三五”規(guī)劃綱要進行調研考察。為貫徹落實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安徽新聞綜合廣播推出“行進的安徽、流動的廣播”特別節(jié)目——“用實干踐行囑托 用業(yè)績回報關懷——沿著總書記的視察足跡回訪”,進行了5場流動直播及廣播直播,取得了非常好的宣傳效果。
2015年伊始,安徽新聞綜合廣播從“人民本位”和“聽眾需求”入手,推出大型策劃“走轉改、大練兵”,以音視頻多媒體融合的方式,派出500多人次的編輯、記者深入一線調查采訪報道,在廣播、微信、微博、網站播發(fā)“走轉改”專欄、專題、專版新聞報道200多篇,用話筒、鏡頭展現了安徽人民的風采、彰顯了時代精神、鍛煉了新聞采編隊伍。
從踐行習總書記講話精神到“走轉改”……安徽新聞綜合廣播用實際行動踐行黨性原則,做有“速度、深度、溫度”的新聞報道,推動黨和人民各項事業(yè)不斷蓬勃向前發(fā)展。
(二)宣傳抓重點,策劃多亮點
作為傳統(tǒng)黨臺,安徽新聞綜合廣播并沒有固守陳規(guī),它一直在不斷改版,嘗試如何更好地將上層和下層有效結合起來。而這也是在新時期里遵循黨性原則的重要表現和方法。堅持新聞事業(yè)的黨性原則,不斷跟隨時代的腳步,跟隨中央、省委、省政府的最新精神,進而針對自身不斷做出調整。
經過數次改版,安徽新聞綜合廣播已經初步找到了屬于它的獨特的貫徹黨性原則的方式。既立足高度,開設了“政風行風熱線”、“新聞瞭望”等深度報道欄目和版塊,也著眼于安徽本地,推出了“新聞朋友圈”、“愛你在路上”等泛文化類節(jié)目,贏得了聽眾的廣泛認同。
2015-2016年,各新聞欄目緊扣時代脈搏,圍繞宣傳主題,開設了60多個專欄專題報道。除了常規(guī)的重頭戲省兩會、全國兩會之外,還結合不同時期進行了重點策劃,重要的宣傳戰(zhàn)役包括《踐行“三嚴三實”》、《學習貫徹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以及調轉促系列等。社會上的熱點政治經濟事件、百姓生活中的熱切希望,這些都予以及時報道,并提出深刻有力的見解。
(3)多媒體融合,多維度傳播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推動融合發(fā)展,主動借助新媒體傳播優(yōu)勢。從內容層面上,新聞事業(yè)貫徹好黨性原則的重要一點就是要及時向聽眾傳遞最新消息以及黨和國家的最新路線、方針、政策。從形式上來說,將傳統(tǒng)媒體和新媒體有效結合起來。不論是傳統(tǒng)廣播電臺,還是新媒體,都需要以開放的姿態(tài)迎接對方,充分利用對方的資源,達到共同進步的目的。
在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中,安徽新聞綜合廣播切實加強和改善黨對新聞輿論工作的領導方式,增強使命感和責任感,加快媒體融合步伐,讓廣播不斷融合“兩微一端”,刷新傳播方式。
2016年4月,安徽新聞綜合廣播成功策劃推出了大型全媒體新聞活動——“行進的安徽·流動的廣播”第一季。采用“水滴直播室+廣播直播車”的模式,在全國廣播媒體中率先實施的“全媒體音視頻流動直播”,把聽覺和視覺融為一體,過去“耳聽為虛”的單一傳輸模式變成了“眼見為實”的多維度傳播。社會反響熱烈,特別是廣播收聽率、視頻直播收看量和微信轉載率等均創(chuàng)下新高,是安徽新聞綜合廣播打造全媒體、實現立體廣播的一次成功嘗試。
堅持黨性原則,在新媒體發(fā)展方面,還需要不斷占領新的傳播陣地。安徽新聞綜合廣播不斷開拓移動互聯市場,2016年3月28日,由安徽新聞綜合廣播團隊打造的APP——“達耳聞”正式上線。這款APP主要是深度挖掘聲音背后的價值,打造粉絲經濟,成為聲音產品“淘寶”平臺。目前“達耳聞”用戶下載量突破30萬,單個專輯播放量突破30萬,已經成為安徽地區(qū)有影響力的APP產品,占領了傳播渠道,也便于安徽新聞綜合廣播在未來更好地貫徹黨性原則,更好地為黨和人民服務。
注釋:
[1][4][5]習近平在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強調:堅持正確方向創(chuàng)新方法手段 提高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OL/R].新華網. http://news.xinhuanet.com/zgjx/2016-02/20/c_135114960.htm.
[2]何梓華.新聞理論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56.
[3]王勇.黨性原則—政治家辦報的核心與靈魂[J].采寫編,2005(3):21-26.
(作者單位: 安徽新聞綜合廣播)
責編:姚少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