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 向文
來到博羅縣龍華鎮(zhèn)旭日村,在村口你會發(fā)現(xiàn)一個專賣本地土特產(chǎn)的小檔口,女檔主正在熱情地招呼游客。
女檔主名叫劉金霞,1987年出生,初中文化,旭日村村民。提起旭日村,來過這里旅游的人都會清楚記得,該村不僅是老區(qū)村,而且是全市數(shù)目不多的中國傳統(tǒng)村落,憑借其保存較為完好的明清古民居建筑群,以及古榕樹、古祠堂、石板路等,被譽為是“羅浮山下的明珠”。每逢節(jié)假日,從廣州、東莞、深圳、惠州等地的游客前來旭日村休閑、旅游,領(lǐng)略這里的古風古韻。
早幾年,劉金霞與丈夫一同外出打工,小孩留在家里由老人照看。后來有了第二個小孩,一來老人的身體不太好,二來一個人照看兩個小孩確實心有余而力不足,劉金霞便回家照看老人和小孩,全家的開支只靠丈夫一人的打工收入,顯得有點拮據(jù)。為了減輕家庭負擔,又能照顧家庭,劉金霞于是在村口開了一個小攤檔,賣起來甜品小食及當?shù)赝撂禺a(chǎn)。她從網(wǎng)上學習豆腐花、涼粉的制作技藝,經(jīng)過近半年的時間,終于摸索出豆腐花、涼粉的做法。在賣豆腐花的同時,也賣家婆種植的菜干、豆子等。為了擴大經(jīng)營范圍,增加收入,劉金霞想到了經(jīng)營自制土特產(chǎn)。
在旭日村,有村民向游客兜售新鮮的洛神花。洛神花是一年生植物,具有生津止渴,開胃消食的功效,但存在兩點不足,一是不易保存,二是曬干后拿來泡水味道很酸。劉金霞聽人說洛神花加點鹽、糖等物腌制一下也可以吃。于是,她嘗試自己來制作,經(jīng)過晾干、烘曬、腌制等步驟,并且不斷改進工藝。劉金霞把試制出來的洛神花脯拿給親朋好友和鄰居品嘗,得到了大家的肯定。去年底,她將制好的洛神花脯打好包裝,在自家檔口出售,游人試吃后覺得味道很好,紛紛購買。
洛神花有了銷路之后,為了降低成本,劉金霞決定自己種植洛神花。今年三四月開始育苗,半個月后就可以種到山上,到目前陸陸續(xù)續(xù)已種了將近400棵,每年10月-11月收獲。劉金霞說,洛神花可是好東西,具有清熱解渴、養(yǎng)血活血、改善便秘、減輕感冒癥狀等功能。由于自己種植、制作,降低了成本,價格更便宜,來“幫襯”的人自然會更多。劉金霞說,準備明年研制洛神花果醬。
除了洛神花脯,劉金霞制作的豬肉脯也十分受游客歡迎。她從網(wǎng)上學習豬肉脯的制作方法,基本上每天都在做,晚上9時過后將孩子哄睡后,就開始制作,一干就是半夜兩三點鐘。周一至周五,前來古村旅游的客人較少,劉金霞有時沒有在村口擺檔,就在家里制作豬肉脯,一天能做30包左右。
向劉金霞購買手工自制土特產(chǎn)的大部分都是游客。很多客人覺得好吃、實惠、衛(wèi)生,就添加劉金霞微信好友。外地客人入微信下單后,劉金霞打好包裝,晚上忙完家務(wù),就騎電動車到離村不遠的地方去寄郵件。“生意好的時候,一天可賣20多包?!眲⒔鹣嫉谋斫阋瞾韼退礓N售,每隔三兩天就來進一次貨。
劉金霞舒心地說,收入增加了,壓力減輕了,日子好過了,這條路走對了!
“互聯(lián)網(wǎng)+種植+制作+品牌+銷售”,這就是劉金霞的脫貧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