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夢華
中國有個北極村,那就是黑龍江的漠河,它是我國的北極,但離北極圈還有1000000米。從漠河往北,穿過北極圈,進入西伯利亞北部的廣袤地區(qū),才算進入了北極。
北極有動植物嗎?
提到北極,第一印象肯定是常年被冰雪覆蓋,氣溫極低,這樣惡劣的環(huán)境中動物植物真的能生存下來嗎?在北極的生物種類繁多,陸地上最大的動物是麝牛,其次是馴鹿、狼、狐貍和旅鼠,還有大量的植物和昆蟲;海洋中最大的動物是鯨,還有海象、海豹和各種魚類及蝦類。我們熟悉的北極熊被稱作“北極之王”,外表憨態(tài)可掬,實際兇猛異常,是陸地上最大的食肉動物。除了北極熊,北極最可怕的生物是蚊子。它們個頭很大,成群結(jié)隊,見了人就猛撲過來,輪番進攻,前仆后繼,再厚的衣服也能叮進去。來到北極不做好防蚊工作,怕是要滿身大包了!
北極有人居住嗎?
答案當然是肯定的。北極的土著居民,從西伯利亞諸民族到北美洲的愛斯基摩人都是黃種人。他們是從中亞地區(qū)遷移過去的,和我們是同一個祖先。說不定幾百萬年前我們都是一家人呢!
海面漂木從哪來?
沿北冰洋岸邊散步,有大大小小的鵝卵石和各種各樣的白色漂木。石頭來自深山,經(jīng)過長途沖刷和搬運,才成了現(xiàn)在這種樣子。但是北極不長樹木,怎么會有木頭呢?唯一的解釋就是從遙遠的南方漂流過來的。在過去,愛斯基摩人就是靠這些木頭來取暖做飯、構(gòu)筑房屋的?,F(xiàn)在,已經(jīng)有了電和煤氣,沒有人再去揀這些木頭。
冬季不用上課?
奧伊米亞康的冬季平均溫度通常保持在零下50攝氏度,世代生活在這里的居民對這樣的超低溫度早就習以為常。村里唯一的學校只有在溫度降至零下52攝氏度時才停課,平時小朋友們要“全副武裝”去上學,在街上都很難認出自己的同學哦。
北極哪兒最冷?
北極氣溫極低,但最冷的地方不是在北冰洋的中心地區(qū),甚至也不在北極圈以內(nèi),而是在西伯利亞東部的奧伊米亞康,奧伊米亞康屬于俄羅斯聯(lián)邦的薩哈(雅庫特)共和國管轄,得名來自薩哈語,意為“不凍的水”。它以零下67.7℃的正式紀錄獲得北半球“冷極”的稱號,1964年1月又測得了零下71℃的低溫。在那種情況下,魚一釣出水面,馬上就凍成冰棍兒!
太冷也有麻煩?
奧伊米亞康溫度太低,必須常年依靠燃燒煤炭和木材取暖,如果沒有煤炭,整個村莊會在5小時內(nèi)陷入癱瘓。汽車更是要保證發(fā)動機全天工作,熄火一小會兒汽車就可能無法啟動。即便正常開車也要保證直線行駛,拐彎會導致輪胎脫離車軸,直接飛出去。
提到溫度大家還沒有一個明確的概念,那就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里到底有多冷。奧伊米亞康冬季想擠奶可不容易,人們要用皮質(zhì)袋子把奶牛的乳房包裹起來防止它們被凍傷。當?shù)鼐用窭玫蜏兀牙鋬龊蟮哪瘫4嬖诘叵?米的地窖中,冬天就有牛奶喝啦!
冰凍天氣給村民造成的另一個困擾是埋葬逝者,他們必須用煤點燃篝火,燃燒數(shù)小時,才能讓泥土解凍,然后把滾燙的煤推到一旁,挖掘10厘米,再次點篝火解凍,多次重復。挖一個足夠埋葬棺材的墓穴,需要3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