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保華
水盂,書齋案頭之物,為磨墨時盛水器皿。其形制多為圓口,鼓腹,可備水以供研墨之用。早在宋代有趙希鵠《洞天清祿集》曰:“晨起,則磨墨,汁盈硯池,以供一日用,墨盡復(fù)磨,故有水盂?!痹谇宕霈F(xiàn)的各類文房用具中,水盂可稱為陶瓷史上一道亮麗的風(fēng)景線,它雖小巧玲瓏貌不驚人,但方寸之間氣韻生動,古雅有余,含韻于樸,它把中國文人墨客的書畫元素融入到瓷器中,更開創(chuàng)了瓷藝新風(fēng),同時也脫穎而出了許多秀美而精湛無比的作品。
下面擇選幾件清代水盂精品介紹如下:
天藍釉雞心形水盂(圖1) 9.6×3厘米。此盂造型別致,釉水潤澤,通體施天藍釉,釉色淡雅柔和,形神畢肖,素凈清爽。胎質(zhì)細膩而富有質(zhì)感,雖沒有華麗的裝飾,但其內(nèi)蘊卻讓人品之不盡,系文房精品。
三彩魚形水盂(圖2) 7.3×8厘米。盂呈魚形,魚體環(huán)抱圓柱,中空盛水,精巧別致,平底,釉色透亮潤澤,身施三彩,綠釉為主,靈動可愛,惟妙惟肖,別具一格。
蘋果綠釉魚簍形水盂(圖3) 12.4×4厘米。盂呈魚簍形,直口、鼓腹、圈足。通體施蘋果綠釉,腹部飾編織網(wǎng)紋,底刻“王炳榮作”四字篆書款,水盂逼真靈巧,頗具清趣之意。王炳榮為同治、光緒年間景德鎮(zhèn)瓷雕名家。有清人許之衡所著《飲流齋說瓷》中將王炳榮與陳國治并提,說“良工陳國治、王炳榮頗善斯制”。傳世品以文房用具為多。
黃地粉彩壽字水盂(圖4) 7×4.5厘米。水盂縮口、折肩、直腹、圈足。通體黃釉為地,粉彩花卉及壽樣紋飾,周身有吉字四個,位于正中。粉彩料色柔和,淡雅,繪畫精細,顏色艷麗,筆意自然而不失工整。全器胎釉俱佳,器形周正,甚是雅觀。底有“大清道光年制”款。
天藍軋道五福捧壽水盂(圖5) 8×3.1厘米。縮口、鼓腹、淺圈足。外壁通體天藍釉軋道飾花紋為地,腹部中心處粉彩描繪三組相同的紋飾,底邊飾有一道黃釉邊,上刻回形紋。整體色彩絢麗,構(gòu)圖講究,格調(diào)秀雅。五只蝙蝠圍繞一個壽字,寓意“五福捧壽”。五福即:“一曰壽,二曰富,三曰康寧,四曰修好德,五曰考終命”。底有“居仁堂制”方形印款。蝙蝠繪工活靈活現(xiàn),生動有趣,簡約中見精致,入景入情。
粉青釉水盂(圖6) 9.2×3.6厘米。水盂敝口、短肩、豐頸。通體施粉青釉,肩上雙耳富有流線感,釉面肥厚純潤,色澤自然質(zhì)樸。底有青花篆書“大清嘉慶年制”款。水盂造型秀美端莊,獨具綽約之姿,其釉色清雅,釉質(zhì)凝厚滋潤,神韻雅致俱存,淡雅觀之令人賞心悅目,系不可多得的水盂極品。
縱觀水盂,風(fēng)格獨特,文化藝術(shù)性極強,其造型多姿多彩,題材日臻豐富,繪畫配色雅倩,個個蘊秀含雅,極具典雅醇美之韻味。今見幾品,從清代傳承至今,品相完美者更加顯示出獨有的風(fēng)采。(責(zé)編:辛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