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莓,被稱作“水果之王”,成熟的藍莓果之所以呈漂亮的藍紫色,是因其含有豐富的花青素。而花青素具有很強的抗氧化功效,可謂是益壽延年的佳品。
目前,正逢國際經濟下行,在勞動力充裕、社會消費能力下降的情況下,抓住時機發(fā)展藍莓這一營養(yǎng)價值高、經濟效益好的水果,待經濟復蘇之時,藍莓正好進入盛果期,為農民朋友帶來可觀收入。讓我們來看一下地處東北邊境鴨綠江畔的“藍莓村”依靠種植藍莓走上致富路的故事。
“藍莓村”位于吉林省集安市,本名地溝村,盛夏時節(jié),一進入村口,就能看到那蔚為壯觀的1800畝藍莓地。5年前,這片藍莓地還是一片年年種玉米的普通風景,今年65歲的村民鞠振山說:“種藍莓前,我種了3畝玉米,1畝地一年收入不到600元,種藍莓收入能翻番。如果把地包給村里,每天在這里光打工就能收入100元,俺們家的生活越來越好,添了冰柜,電視也換成40多英寸的了。”
地溝村有450戶村民,說起種藍莓,家家戶戶都有一段故事。剛開始發(fā)展藍莓時,很多村民聽都沒聽說過,一些上了年級的村民更是直搖頭,“咱們這地里能長那樣玩意兒?俺可不信!”在村干部的耐心說服和示范引導下,藍莓種植才一點點推廣開來。
61歲的村支書王鶴令說:“地溝村本來就地少人多,經濟緊張,由于找不到合適的路子,過去在發(fā)展經濟中走過不少彎路。后來,經過3年多的試驗,我們從2011年開始動員村民改種藍莓,如今產銷革逐年攀升。今年又是豐收年,估計能收近100萬斤,能賣1000多萬元?!?/p>
種植藍莓,讓地溝村富了起來,讓村民樂了起來。村里昔日的土坯房,現今已被嶄新的磚瓦房所取代,很多農民家中用上了太陽能熱水器,夏天沖個澡,沖完澡后拿著手機上上微信,與在外面的子女視頻聊聊天,或者坐在沙發(fā)上看看電視,已成為他們的幸福生活圖景。
據了解,地溝村1800畝藍莓地中,有1200畝屬于村集體經濟項目。村民把地包給村里,除在地里賺打工錢外,還能獲得藍莓盈利總額20%的耕地外包補貼費、總額30%的分紅,其余50%則用于為村里統一修路、裝路燈等公益事業(yè)。
鞠振山說:“大伙現在忙慣了,一旦沒活干,就會來村部找我們要活兒干。所以,作為村干部,我們必須得給大伙在致富方面開辟出新路來?!?/p>
藍莓地逐年擴大,村民腰包逐年見鼓,在地溝村里開商店的郭維福自然是嘗到了甜頭:“村民消費水平提高后,我店里的各種商品也更好賣了,賒賬現象幾乎沒有了。年初進回來的地膜,開春時全賣光,現在我又重新進了一批,方便村民隨時來采購?!?/p>
藍莓種植,點綴著這個美麗村莊,也點亮了當地農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藍莓的種植前景
就目前來看,藍莓產業(yè)有著廣泛的需求空間。
從價格看。我國自產藍莓因產量極少,在初上市時,價格就與國際市場接軌,產地鮮果每公斤價格曾高達上百元。高收益勢必拉動項目發(fā)展,這是市場規(guī)律,藍莓自然也不能擺脫這一規(guī)律,但因藍莓產業(yè)在我國出現較晚,市場空間大,因此,該產業(yè)的興盛周期還很長。
從國人消費水平看,藍莓的消費群體大有人在。由于藍莓的保健價值高,富裕群體每天消費十來元買保健食品應該不在話下。
與其他水果比。草莓和大櫻桃在我國發(fā)展歷史已不短,但銷售價格至今仍在高位運行,而藍莓從營養(yǎng)方面講,較這兩種水果更占優(yōu)勢。且藍莓鮮果的儲運強于草莓、大櫻桃,因此,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隨著國人追求養(yǎng)生的風氣日漸濃厚,藍莓的需求量將十分樂觀。
據有關方面統計,目前,藍莓在全國的栽培面積約在萬畝左右,進入盛果期的只在千畝左右,這與已把藍莓作為主栽水果品種、把藍莓作為主食水果的美國來比相差甚遠,因此,我國藍莓的產業(yè)空間十分廣闊。
藍莓的鮮果生產屬于季節(jié)性勞動密集型農業(yè),特別在采收季節(jié),同一株果品從開始見熟到采收結束,一般需要10天到半個月。一片園區(qū),從采收到結束需要將近一個月。由于果粒小、成熟度不一致,藍莓必須人工采摘,通常,一個勞力一天只能完成一畝地的采收任務,因此,發(fā)展藍莓產業(yè),對于吸納剩余勞動力來說,也是一個好項目。下面,我們對藍莓種植的經濟效益做個具體分析。
藍莓種植效益分析
看投入
①藍莓苗木20元/株,平均每畝250株(含補栽苗),計5000元/畝;
②流轉土地租金平均600元/畝;
③管理成本按土地整治、施肥、除草、農藥、采果、修剪、必需的農具、設施等,需3000元/年。
以上合計為8600元/畝,若把苗木成本按15年來分攤,則每畝每年的苗木成本為(5000/15=330元/年),加之其他費用,每畝實際成本為3930元/年。
看產出:
目前,國際價格零售為240至300元/公斤,收購價為120至150元/公斤,考慮到3年后大面積上市時價格趨于回落,預估3年后的收購價為40元/公斤。按平均畝產750公斤計算,每畝產出為3萬元/年。
看收益:
產出(30000元)一投入(3930元)=26070元/年/畝。在上海等一線城市的投入產出比更高。
藍莓的種植條件
土地條件:種植藍莓的土地宜選擇土壤疏松、壤質或沙質、排水良好的地塊,地形以平地或10度以下的緩坡度最為合適,忌用容易積水的低洼地。種植藍莓最適宜的土壤pH值在4.0
5.5之間,土壤有機質含量在10%左右(不能低于5%)。如果土壤pH值偏高(最高不超過70)、土壤有機質偏低,可通過土壤改良調節(jié)。
灌溉用水:灌溉用水pH值在7.5以下,但水中的鹽分不得超過0.1%,氯離子含量不得超過300毫克/公斤。
土壤改良資材:擁有充足的草炭、作物秸稈、稻殼、麥殼、樹葉、鋸屑等粉碎并發(fā)酵好的土壤改良資材。
建議農民朋友在發(fā)展藍莓種植時,注意兩個方面,第一,最好采用合作社的形式抱團發(fā)展;第二,在苗木選擇、土壤改良、施肥和節(jié)水灌溉等方面,要多咨詢當地科技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