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是誰,不同時期的描述不同。在各自的表述間,有時仿佛在講不同的人。他的不幸在于,死后一方面不斷被簡化地陳述,一方面被封閉性處理,結果都腰斬了其思想的要義。
2016年,魯迅離開我們整整80周年。在這80年的紛亂世事變遷中,其實,先生一直都在,他的精神、著述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人。然而我們當下所看到的魯迅已未必是80年前那個有血有肉且鮮活的魯迅了。有意或無意的原因,魯迅的形象已被涂上了各種色彩,導致不少讀者被誤導。
《魯迅遺風錄》力圖為你呈現(xiàn)一個完整的魯迅。正如作者所說:“我曾經說過,我們現(xiàn)在在用魯迅最討厭的方法解釋魯迅,而且是用魯迅不喜歡和討厭的詞語方法來描述。魯迅當年想要顛覆的話語,不但沒有拋棄掉,反而成為解釋魯迅的話語。這個問題說不清楚。我和魯迅的弟子以及他研究者們的文本相遇時,發(fā)現(xiàn)每個人對魯迅的研究不一樣,為什么這樣?我想梳理這個問題。”他的這本著作就是一部正本溯源之作,試圖在源頭上尋找那個被誤讀的魯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