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麗芙
教學內容: 北師版二年級下冊 第六單元 認識角
教學目標:
1.通過指一指、說一說、摸一摸、想一想等多種活動認識角,建立角的概念,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以及角的記法和讀法。會比較角的大小,理解角的大小和開口及邊的關系。
2.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培養(yǎng)學生用數學語言表達思維的能力,發(fā)展初步的空間觀念,培養(yǎng)自主探究能力。
3.在認識角的過程中,讓學生體會身邊處處有數學,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激發(fā)他們探究數學知識的興趣。
教學重點:認識角和角的各部分名稱,比較角的大小。
教學難點:理解角的大小與開口有關;與邊的長短沒有關系。
教具準備:三角板(師生)、活動角、兩張彩紙、剪刀、多媒體課件
課前談話:以“朋友”為題進行課前談話。
朋友是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財富。說一說,你的朋友是誰?我也想和大家成為朋友,你們愿意嗎?握一下手,我們現在就是朋友了。朋友之間需要怎么做呢?對,有事情要盡力幫忙。今天老師要和同學們上一節(jié)數學課,需要大家?guī)兔Γ敢鈫??請朋友們在課上認真聽講,積極主動思考并回答提出的問題??梢詥??我們開始上課!
[設計意圖:通過簡短的課前談話,溝通師生之間的感情,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使學生達到一個向師的目的。]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同學們,看老師給大家?guī)硪凰浅F恋男》孔?。這座漂亮的小房子是由我們熟悉的圖形朋友組成的。請同學們找一找,有哪些圖形朋友?(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圓形)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圓形是我們老朋友了,這里面還藏著我們的新朋友,看他在這里(閃)。你知道他是誰嗎?(指名說)你想認識角,了解角嗎?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共同來認識角(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讓學生從喜歡的情境中抽象出平面圖形,再從平面圖形中引出新知——“角”,這樣的導入,不僅符合認識事物的一般規(guī)律,而且遵循兒童的認知規(guī)律;既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溝通了數學與實際的聯系。]
二、揭示課題
1.指名讀課題。
2.看到課題,你想提出什么問題?
3.明確目標: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要認識角,了解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會讀角、記角。會比較角的大小。
[設計意圖:愛因斯坦說過:提出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既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又讓學生明確了本節(jié)課的學習任務。]
三、探究新知
1.認識角
(1)從生活中的物體來感知角
①指角
同學們喜歡看魔術表演嗎?老師現在就給同學們變一個。這是什么?(五角星)為什么叫五角星呢?對,是五角星,五角星有幾個角呢?五角星共有五個角?哪里是角,誰來指一指?
②找角
老師找到了生活中一些有角的物體,想看看嗎?出示生活中有角的物品(剪刀、扇、鐘表),學生找生活中的角。
③摸角
拿出三角板,同學們哪里是角?誰愿意摸摸,同學們摸頂點的感覺怎樣?(尖尖的,有點扎)再摸摸邊,又是什么感覺?(直直的,平平的。)
(2)抽象出角和角的各部分名稱
①抽象出角 老師把三角板上的角畫到黑板上。
②角的各部分的名稱
現在我們給角的尖尖的部分起個名字,尖尖的叫角的頂點。(板書頂點)兩條直直的、平平的叫什么呢?角的邊。(板書邊)
小結:一個完整的角是由一個頂點和兩條邊組成。
③角的標記符號及讀法
數學中我們用什么來標記角呢?又是怎么讀的呢?用弧形來標記角,再寫上數字1。記作:∠1. 讀作:角1。
④練一練:請指出角的各部分名稱
我們認識了角,知道什么是角,現在我們利用手里的硬紙板條和圖釘,自己做一個角。
⑤創(chuàng)造一個角。(學生獨立完成)
[設計意圖:由指一指、找一找、摸一摸等教學活動,來感知角,來認識角。這樣從“動作——感知——抽象——概括”是符合學生認知特點,也有利于學生建立正確的表象。從而加深對角的概念的理解。]
2.角的大小比較
(1)角的大小和張口關系
思考:在玩中思考這個角是怎樣變大的?又是怎樣變小的?
角的大小和什么有關系?
①學生匯報:請同學們說一說,角是怎樣變大和變小的。
②交待“張口”。
③口令活動:請同學們根據老師的口令做活動,把角變大——變小。
④小結:角的大小和什么有關系?教師總結并板書:角的兩邊張口越大,角越大。
(2)角的大小和邊長短的關系
①擺角,請同學們擺和老師一樣大的角?你怎么確定就和老師的角一樣大呢?請先想一想,想好了,自己組織語言說一說。
②比較角大小的方法 (頂點和頂點對齊,其中的一條邊對齊,看另一條邊,就知道誰大誰小了。)
③展示(說自己是怎樣比的?)
④剪邊 老師把角的邊剪短,(動手剪)現在角就變小了嗎?為什么呢?
⑤師生總結:角的大小和邊的長短沒有關系,和角的兩邊的張口有關。
(3)新課小結:今天我們認識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知道角的大小和開口有關和邊的長短沒有關系。
(4)質疑解疑:對今天所學的內容還有什么不懂的嗎?
[設計意圖:為學位生創(chuàng)造問題情境、操作情境,提供探索的素材,將大量的時間、空間交給了學生,讓學生自己通過動手操作,引導學生觀察、分析、比較,進而歸納總結出判別角的大小的方法,這樣的教學既讓學生主動參與知識形成過程,又培養(yǎng)學生的歸納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又發(fā)展了學生的空間觀念。使學生學得有味,學得開心,真正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
四、達標訓練
1.下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2.數一數圖形內有多少個角?
3.一個長方形桌面剪下一個角,還剩下幾個角?(學生動手操作)
小結:一個長方形剪下去一個角,我們剪的位置不同,剩下角的數量就不同。
[設計意圖:在鞏固環(huán)節(jié),設計三個層次的練習。第一組題目是對角的概念的一個落實;第二組題目是通過數一數各種幾何圖形的中的角,來深化和擴展學生的學習內容——體會“角在圖形上”;第三組題是在前兩組題的基礎上進行拓展延伸,目的是通過學生想一想,動手剪一剪,發(fā)展了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同時也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全課總結
同學們,這節(jié)課上得高興嗎?學到知識了嗎?說一說,你學到什么知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