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衛(wèi)·耶茨(導演):預測要拍5部,接下來幾部是同樣的演員和同樣的劇組。
埃迪·雷德梅恩(主演):我知道下一部還會是我來演,再往后的還沒有確定。
大衛(wèi)·耶茨:這一部的主題是整個貫徹到后面續(xù)集的,這部電影主要是關于局外人刻劃,很多生物都是局外來的,在下一部里面他們會跟《哈利·波特》有更多聯(lián)系。
大衛(wèi)黑曼:我們下一部里面也會出現(xiàn)鄧布利多,我們隨著電影越來越多,后面幾部出來可以看到有更多可以跟之前《哈利·波特》世界相聯(lián)系的地方,而且我們看這部電影感覺整個故事,整個角色,無限想象力,讓大家又回到當年看哈利·波特的時代。
大衛(wèi)·耶茨:羅琳寫的劇本里面會包括很多不同的元素,比如喜劇元素、感情戲、比較暗黑的、恐怖的元素,把浙西而元素整合在一起是最大的挑戰(zhàn),比如在一個戲劇性重的情節(jié)之前,可能會有一些很喜劇感的節(jié)奏來平衡,我們在剪輯時候也很注重也一點,最重要是平衡。這部電影跟之前的《哈利·波特》系列非常不一樣,有很多新的角色,這部電影更像是面對成人的電影,里面的角色都是成人,不再是小孩。
大衛(wèi)·黑曼:像《哈利·波特》系列里面一樣,而且所有角色都有邊緣人的感覺,我覺得我們大家可能有的時候總有一種邊緣人孤獨的感覺,羅琳在里面體現(xiàn)這種價值觀,其實現(xiàn)在也是普世的,要接受不同的人,做一個好人,要忠誠。
大衛(wèi)·黑曼:我們并不是用動作捕捉來做,純是動畫來做。這次有一個技術進步,讓我們的演員可以有更多的空間,他們不是對著空氣演戲,比如我們的毒角獸,其實對著一個真的毒角獸在演戲,毒角獸房間那么大,里面有3個人,像埃迪跟雷鳥對戲的時候也能摸到雷鳥。
大衛(wèi)·黑曼(制片人):整個背景里面有40到50個生物,主要的關鍵生物是七個,從箱子里面出來的有四到五個。
大衛(wèi)·黑曼:生物用了九個月時間做出來,像皮克特做了250個不同版本,不同的生物有不同的設計,基本上都經(jīng)歷了15到20次稿子的修改,整體的設計稿和電影修改經(jīng)歷三次大的修改。這些設計動物的靈感來源于我們生活的自然真實世界,因為我也希望能夠讓我們所有的神奇生物看上去可信的,盡可能真實的,我們不想把它變成一個特別大的奇幻巨制。
我覺得這兩部戲里面所演的角色都有一個共同點,社交方面比較擅長和女性打交道。關于舞蹈方面,我和舞蹈家進行了請教一,在網(wǎng)上看到一些動物求偶的視頻學習,我們在合作之前看了很多鳥的求偶的叫聲和行為,我們做了很多的研究,后來發(fā)現(xiàn)它們毫無用處,最后舞蹈家往我的手機上發(fā)了五到六個可選的視頻,大家所看到的這個已經(jīng)是最不丟人的一個,如果看到其他幾個視頻,估計我的演藝事業(yè)就此終結了。那場戲花了兩晚上才拍攝完成。
因為護樹羅鍋很需要愛,經(jīng)常想抱著男主,這也是我最喜歡的神奇動物;我喜歡比較小的魔法,比如燒飯時候用的魔法,做蘋果餡餅的魔法,還有我們變身的魔法。
我剛開始接觸這部電影的時候內(nèi)心有點抵觸,因為我覺得CGI不是我特別想去做的事情,但是我后來發(fā)現(xiàn)大衛(wèi)·耶茨這個導演非常好,給了很多讓我們可以發(fā)揮的東西,包括剛剛談到的這些道具,還有我一直要做的小木偶,那個是不存在的,跟它們建立互動是非常大的挑戰(zhàn)。但是演起來是非常有意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