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倩++傅圓媛
距離J.K.羅琳的首部魔法題材《哈利·波特與魔法石》大約20年了,當下,由J.K.羅琳擔任編劇的《神奇的動物在哪里》上映,除去影片制作水準本身,這個類型的回歸,更像是一部時光機,激起一種情懷,帶領觀眾回到一個魔法世界的新紀元時代。
《神奇動物在哪里》是J.K.羅琳以編劇身份擔綱的第一部劇本作品,同時她也將以制片人的身份參與制作。照羅琳的說法,當她得知《神奇動物在哪里》要成為大銀幕電影時,她的腦子里已經對整個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有了一個布局?!豆げㄌ亍废盗械挠懊詡儼言撈闯墒恰豆げㄌ亍返那皞鳎适虑楣?jié)的發(fā)生設置在了1926年,主人公紐特·斯卡曼德自稱神奇魔法動物學家的人,影片講述的,是他完成那本后來被自己的母?;舾裎执哪Х▽W校選中成為必讀教科書的著作之前發(fā)生的故事。電影的故事主線很簡單:紐特·斯卡曼德在紐約經歷了漫長的歷險。他所珍惜的魔法動物們被不小心放走,流落在了麻瓜們的世界,這將紐特·斯卡曼德卷入了魔法世界被暴露后的連環(huán)危機,而整個電影的戲劇性在于,魔法師們如何解決這種危機。
不知是不是由于羅琳第一次做電影編劇,我們能感覺到《神奇動物在哪里》一開始的節(jié)奏是偏慢的,有一種每個人物(動物)一一登場的小說秩序感。《神奇動物在哪里》系列一共將拍攝五部電影(原先計劃的三部曲將擴為五部),羅琳也已經寫好故事大綱。對于電影類型而言,逐一人物登場的魔法世界展示,會給人一種文戲偏多的氣質,或許又是三部變五部的計劃改變,使得電影劇情的節(jié)奏感顯得沒有那么緊湊。值得注意的一點是,《神奇動物在哪里》是第一部沒有原著基礎的魔法類型電影,不用改編對小說家出身的羅琳來說是一把雙刃劍,擁有更多銀幕發(fā)揮空間的同時,電影化敘事也需要專業(yè)功底。該片的笑點和淚點完成度都不錯,羅琳也曾表達過,在她的所有作品中,總是人物的關系帶動整個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在她第一次擔任編劇的該片里,這一點也更加被放大,只是如果節(jié)奏情緒能夠在開場時先有緊湊的戲劇性設定,也許動物們的出場會更令人目不暇接。
情感和冒險的結合交織,在影片的后半部完成度很高,男主和麻瓜的互動制造了許多笑點,如果說影片伊始是以《哈利·波特》的作曲《海德薇的旋律》,將情懷硬性植入,那么劇情發(fā)展到后半部,人物關系已經自然而然將情懷升級。沒有小說基礎的《神奇動物在哪里》出現(xiàn)了魔法世界里的一個新的四人組。來到紐約不久之后,紐特就遇見了三個改變它命運的人:一位名叫蒂娜·歌德斯坦的魔法師,她的妹妹——奎妮,意外的是,還有一位不會魔法,叫雅各布·科瓦斯基的人。這四人從陌生人到摯友非常自然,在展示魔法世界,以及魔法師和麻瓜們互動趣事的同時,《神奇動物在哪里》也傳遞出了這么一種新的成人情懷:魔法師面對的問題其實和我們現(xiàn)實生活一樣,只不過他們在一個更有趣的魔法的世界里,也許一個古怪不合群的人總是孤獨的,但你找到還有跟自已一樣的人,生活就沒那么困難了。魔法師和麻瓜間四人友誼不是故事里無關緊要的副產品,隱約成了一種邊緣人物的精神內核和共同的正能量價值觀,正是因為有這樣的友誼,他們才能在危機中團結在一起。羅琳一直對非主流群體很感興趣,相較于《哈利·波特》系列而言,這次“那些不被理解,融入不了這個社會的人”變成了成人。
在魔法銀幕題材中,《神奇動物在哪里》也實現(xiàn)了這樣的轉變或突破: 麻瓜的表演也許比魔法師更搶戲。無論是臺詞互動,還是麻瓜自己的獨角戲,都能夠傳遞出魔法世界對邊緣人物的沖擊,加上麻瓜和魔法界產生的感情線和愛情線也處理得比較到位,對于類型片來說,類型規(guī)模宏大的同時,又能讓觀眾切身體會到影片細膩的情緒,是一種很好的處理手法。相信很多人關心電影結尾那一場“面包店重逢”的戲,在續(xù)集的呈現(xiàn)會是如何,麻瓜的飾演者丹·福勒在采訪中說:“最后是非常神奇的一幕,兩個人在面包店里面重逢,我自己做了一些魔法動物形狀的糕點,也不知道自己有這個記憶,包括身上和脖子上的咬痕,又遇到這個心愛的女生,一切像一場夢一樣?!?/p>
情懷定格在這饒有趣味的一幕,《神奇動物在哪里》這個結尾,似乎讓續(xù)集已成功了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