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子建
當(dāng)雪花彈撥森林的時候,有一種聲音就會在蒼茫中升起,它不是鳥鳴,而是伐木聲。
伐木聲通常是在10月響起,到了次年5月,冰消雪融了,它才余音裊裊地飄逝在森林中。伐木的有公家的,也有私人的。公家伐木是天經(jīng)地義的,他們伐的是落葉松、樟子松這些上等木材,它們被運(yùn)送到全國各地后,可以造房屋、建橋梁。私人砍伐的,被允許的只有風(fēng)干了的樹木——我們俗稱“杖桿”的已無生長跡象的樹木,以及那些不能成材的雜樹,譬如水冬瓜、柞木、楓樺樹、水曲柳等等。
我童年進(jìn)山伐木,通常是跟著父親。我們進(jìn)了山里,就得像獵人尋找獵物一樣,東搜西尋地尋找杖桿。杖桿的形成多種多樣,有的是因?yàn)闃涞母柯懵?,樹漸漸枯死倒地而形成的,這樣的杖桿上往往附著青苔;還有一種,它是被狂風(fēng)吹折后形成的,這樣的杖桿多數(shù)躬著腰;而那些身上有黑漆漆的被灼傷痕跡的杖桿,都是被雷電擊中的。
我很喜歡尋找杖桿,這是一件樂趣無窮的事情。因?yàn)槟憧梢噪S心所欲地在森林中穿梭。有的時候雪大,把樹壓彎了,我就以為找到杖桿了,喊來父親,一鑒定居然還是棵正在生長的樹,好不懊惱。而有的時候?qū)ぶ鴮ぶ?,突然聽見一陣篤篤篤的聲音,類似敲門聲,循聲一望,原來是只羽翼鮮艷的啄木鳥,正頓著頭吃藏在樹縫中的肥美的蟲子呢。
我最喜歡自己拉著爬犁上山拉燒柴。帶上一把鋸,不用走太遠(yuǎn),就可以伐到水冬瓜。水冬瓜的枝條很脆,你不用斧子就可修剪。把鋸轉(zhuǎn)個身子,用鋸背去砍枝條,刷刷刷的,那些枝條就像被剪掉的頭發(fā)似的落在雪地上了。伐水冬瓜的聲音非常好聽,它不像松樹,常常會因?yàn)樯砩下绲慕鹕珮渲沉虽彾l(fā)出喑啞的聲音;水冬瓜和鋸的關(guān)系如同琴弓與琴弦的關(guān)系,非常和諧,所以我最愛聽這樣的伐木聲,跟流水聲一樣清亮。水冬瓜很好燒,但它燃燒的速度很快,所以揮發(fā)的熱量不足,青睞它的人就少之又少。
除了水冬瓜,我還喜歡伐碗口那么粗的白樺樹,不過白樺樹的枝條極有韌性,修剪起來比較費(fèi)勁。我們喜歡把白樺樹的皮剝下來,用它做引火的材料。當(dāng)然,手巧的人還會用它做鹽罐和煙盒。剝樺樹皮的時候,手往往還能觸著它身上漫溢著的汁液,那時我就會伸出舌頭吮吸,天然的樺樹汁清冽甘甜,喝了讓人的精神頓時為之一爽。
冬日月光下的白樺林是我見過的世界上最壯美的景色了。有的時候拉燒柴回來得晚,而天又黑得早,當(dāng)我們歸家的時候,月亮已經(jīng)出來了。月光灑在白樺林和雪野上,煥發(fā)出幽藍(lán)的光暈。白樺樹被月光映照得如此光潔、透明,看上去就像一支支白色的蠟燭。能夠把這蠟燭點(diǎn)燃的,就是月光了。也許鳥兒也喜歡這樣的美景,所以白樺林的鳥鳴最稠密,我經(jīng)過白樺林時,總要多看它幾眼。在月夜的森林中,它就像一片寧靜的湖水。
我曾因?yàn)榻o學(xué)校拉燒柴而凍傷了雙腳。那凍瘡最后雖然好了,但落下了疤痕。而且一到雨季的時候,凍瘡的創(chuàng)面就開始發(fā)癢,直到如今。好像它們也如我一樣,仍然懷念著已逝的寒風(fēng)和飛雪,仍然憶念著那已不復(fù)存在的伐木聲。
(摘自《思維與智慧》 圖/黃文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