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雙十一剁手節(jié),一個朋友跟我求購物清單借鑒一下。她看完說了句:“不錯,都是日常用品,這樣買買買,不愧疚!”
愧疚?誰?我有愧疚感嗎?是的,自從馬云創(chuàng)造了雙十一,全國女性被集體冠上了敗家娘兒們的“美稱”,買點(diǎn)兒啥都要被剁手,網(wǎng)上更是把女人購物描述得窮兇極惡,好像要賣房賣地似的。可真有幾個傾家蕩產(chǎn)地買買買??!但是,從此女人們買東西時都要找各種各樣的理由,否則就得看男人的臉色,自己心里也是愧疚不安。
看看我今年的清單吧:給家里置辦的鍋碗瓢盆,防霧霾的空氣凈化器,給公婆的保健品,還有老公喜歡吃的大蝦,給我自己的呢?一盒面膜而已!So,今年我特別理直氣壯,老娘都是為了這個家,不是為自己,沒有對不起老公,對不起家人,對不起……
另一邊的老公反過來安慰我:“你又不是自己不掙錢,想買啥就買唄!”就是,女人就算為了自己,買點(diǎn)兒東西,怎么了?怎么就對不起別人了?怎么就非得心懷愧疚?
其實,在婚姻家庭生活中,我們常懷有各種各樣的愧疚感。
媽媽休完4個月產(chǎn)假就上班,不得不給孩子斷奶,愧疚;老公工作忙,沒時間陪老婆孩子,愧疚;兒女與老父老母身處兩地,不能天天陪伴,愧疚;奮斗多年卻沒出人頭地,面對伴侶,還是愧疚……
愧疚感是什么?我特意搜索了一下,這是一種混合了負(fù)面情緒和錯誤認(rèn)識的痛苦感覺,如果嚴(yán)重,還會引發(fā)“自罪感”。愧疚感其實是 “為別人的不愉快或痛苦負(fù)責(zé)”。也就是說,愧疚,是為別人的痛苦買單。
愧疚感,源于我們的幼年。最早的愧疚對象就是父母。學(xué)習(xí)成績不好,沒有比別的孩子優(yōu)秀,沒考上好大學(xué),沒找到好工作,都覺得對不起父母……看到父母臉上的失望、痛苦,我們滿心的愧疚和自責(zé)。明明學(xué)習(xí)、工作、婚姻、家庭是我們自己的事兒,活得不如意,最受傷的是自己,怎么反而對不起別人呢?就這樣,我們活在別人的陰影中,凡事為了滿足別人的需求和要求,一旦滿足不了,就會因此產(chǎn)生愧疚感,甚至是負(fù)罪感。
其實,我們最對不起的是自己。因為在意他人,漸漸地,感受不到自己的需要和價值,內(nèi)心得不到認(rèn)同和滿足,自己不快樂,更沒法有健康的人際關(guān)系。
從今天起,別再把時間和心力浪費(fèi)在負(fù)面的愧疚上了,還不如正向地想想,因為愛自己,愛家人,我們能做些什么!
如果一件漂亮的衣服能讓你充滿自信欣喜,那就買吧;如果你愛妻子和孩子,自然會想辦法抽時間多陪陪他們,沒必要苛責(zé)自己;如果你已經(jīng)盡全力努力工作,即便不夠富裕,也可以問心無愧了!
少一些愧疚,才能多一些心甘情愿。愛,才是幸福的原動力。愧疚,從來都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