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傳宏
秋梨鮮脆多汁,醇香宜人,甜酸適口,不僅是受人喜愛的水果,還是滋陰生津、潤肺止咳的食療佳品。
自古名人多愛梨
我國梨的栽培歷史悠久,據(jù)《爾雅》等古籍記載,梨在周代已開始種植;《史記》還記載:“真定御梨大如拳,甘如蜜,脆如菱?!闭f明我國大面積栽培梨的歷史至少在2 000年以上。梨在古時就有果宗、玉乳、蜜父之稱,故梨常常被人們譽為“百果之宗”。
相傳名醫(yī)扁鵲一天與兩徒弟出診,因氣候干燥,其渴難忍,徒弟上山采摘些野梨給師傅解渴。秋梨皮薄多汁,香甜爽口。扁鵲食后說:“果甜如乳汁,此玉乳也?!惫屎笫烙腥朔Q梨為“玉乳”。
唐武宗李炎一次患病,終日口干舌燥,心熱氣促,服了上百種藥物均不見效。御醫(yī)及滿朝文武都焦慮不安。此時從青城山來了兩名道士,自稱有妙方可治皇帝的病。道士將秋梨絞汁,配上蜂蜜熬制成膏,給李炎服用,連用數(shù)日,果然病愈。這個妙方就是流傳至今的“秋梨膏”。
食療方
我國梨的品種多達1 030余種。根據(jù)果品市場常見種類可分為秋子梨、白梨、砂梨和洋梨四個品系。各種梨的營養(yǎng)成分大致相近。
梨果清涼甘甜,可作為體弱者和老人補充營養(yǎng)和水分的日常果品,常食有保肝、助消化、增進食欲的作用。經(jīng)常食用既可滋陰清熱,又具降低血壓之功效。祖國醫(yī)學(xué)認為,梨味甘、酸,性涼。功效生津潤燥、清熱化痰??捎糜谔禑峄蜿幪撛餆峥人?、咯血、熱病煩渴、便秘等。
梨的民間食療驗方頗多,現(xiàn)介紹幾則供讀者試用:
1.鮮果250~500克,洗凈,去皮、核,一次吃完。功能生津潤腸。適用于津枯便秘。
2.鮮果500克,洗凈,去皮、核,切碎,加百合250克,白糖250克拌勻,隔水蒸至膏狀,即為“雪梨膏”,每次1匙,早晚各服1次。功能清熱、潤肺、化痰。適用于肺熱陰虛咳嗽、失音及肺結(jié)核咯血。
3.鮮果1個,洗凈,將果柄部分(保留1.5厘米)橫切,挖去果核,裝入麻黃1克,再將果柄部分蓋上,用牙簽固定,放碗內(nèi),隔水蒸熟,去麻黃,食梨飲汁,分2次服。功能潤肺止咳。適用于百日咳。
4.新鮮鴨梨1只,洗凈,將果柄部分橫切,挖去果核,裝入川貝粉1.5克,冰糖適量,再將果柄部分蓋上,用牙簽固定,放碗內(nèi),隔水蒸熟,食梨飲汁。每日2次。功能清熱潤肺、止咳化痰、生津潤燥。適用于肺熱陰虛之咳、痰少因燥喉痛、口舌干燥煩渴,療效顯著。這就是廣泛流傳于民間的“川貝蒸梨”方。
但對于咳嗽痰多色白,伴有惡寒、鼻塞的風(fēng)寒咳嗽,以及白沫、口膩的痰濕咳嗽均不適用。如盲目使用此方,反而會導(dǎo)致痰液增多,咳嗽加劇。
5.鮮果1只,銀耳6克(用水泡發(fā)),川貝母3克,水煎服食。功能潤肺止咳。適用于肺結(jié)核咳嗽。
6.鮮果2個,洗凈,去皮、核,切碎。粳米100克淘洗干凈,與梨一起煮粥。隨餐食用。功能清熱潤燥、 健胃。適用于小兒風(fēng)熱、躁悶、食欲不振、食積、咳嗽、便秘。
1.秋梨早熟品種7月開始上市,晚熟品種在9月上市。選購時以果實大、果形圓整、果面呈光滑感者為佳。
2.梨味甜美,但其性寒涼,多食則傷脾胃,故食梨應(yīng)適量。凡脾胃虛寒、大便溏泄、脘腹冷痛及肺寒咳嗽、痰涎清稀者,均不宜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