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海,“70后”企業(yè)家,癡心于教育事業(yè);嚴堅莉,專業(yè)繪畫,后潛心于孩子教育。他們有一雙可愛的女兒,大女兒成績優(yōu)異,從小學習舞蹈,堅持多年,如今是學校專業(yè)舞蹈團成員;小女兒古靈精怪,繼承了父母繪畫的基因。
“子不教,父之過”。多數(shù)家長的教育理念深受《三字經(jīng)》中此六字影響,從而導致日常教育行為的魯莽與簡單。我們在心理上有一種傳統(tǒng)教育觀念的基底,便是事無巨細,大包大攬,在面對社會經(jīng)濟與文化的劇烈革新與變動的時代,作為單個個體的家長們,似乎都有一種心理的焦慮與恐慌,似乎對于教育子女,不出手不代辦即表示著自己的無作為。
從孩子的表現(xiàn)來反思自己的行為
從文化心理角度觀察,過多地代辦、過多地管孩子反映的是我們傳統(tǒng)社會文化中的威權思想,其核心即是一種不平等不尊重心理意識:“家長永遠高明于孩子,永遠比孩子擁有更多的社會經(jīng)驗與知識”“孩子的任何行為都沒有我們代辦或指揮的來得更好”。
我們也看到越來越多的明智家長開始思考管與不管對于培養(yǎng)一個具有獨立人格的孩子之間的因果關系,也同樣在日常教育行為中通過不斷修正自己的行為,不斷從教育心理學方面完善自身。
作為有兩個孩子的父親,我出生在20世紀70年代,在傳統(tǒng)與變革的時代背景下成長起來,又接受過歐洲高等教育,也自然在日常的教育行為中經(jīng)歷傳統(tǒng)教育文化與成熟現(xiàn)代的教育理念互相沖撞與融匯和諧的過程。隨著孩子的不斷成長,我和太太越來越意識到培養(yǎng)孩子獨立性的重要性。為什么在很多場合下我們會發(fā)現(xiàn)亞洲學生比歐美學生膽小木訥,這無關乎同齡段知識水準的高下,而在于其心智發(fā)育與獨立人格的成熟度。
讓孩子學會獨立,需改變先家長
在我們大女兒讀幼兒園時,我們評價她是個大膽熱情與快樂的孩子,但步入小學后,隨著年級的遞增,隨之而來的是個性的變化,我們也觀察到她比幼小時更多的沉默,不愛與家長溝通,等等;反觀我們自己,也一樣發(fā)現(xiàn)我們更多地干涉學業(yè),代管生活,等等。改變是從我們家長自己做起的,從日常小事做起的,但如果簡單粗暴地給予一個指示,其實又是一種惰性教育的表現(xiàn)。積極的做法是給予一個示范,日常的工作則通過鼓勵,細節(jié)探討來和孩子一起提高。大
女兒是學校專業(yè)舞蹈團成員,舞蹈排練對發(fā)型有一定要求,我的太太從一年級起就給她示范過幾次,之后我們即“不管了”,每個排練的早上,我們都能看到孩子自己能按要求做到專業(yè)發(fā)型的梳理,即使有時候略顯毛糙,作為家長,我們就給她技巧上的建議,但絕不代勞。
信任,是讓孩子懂得承擔起責任,各年齡段就有各年齡段的內容,從小到大,逐步放手。家長要有“退”的勇氣,孩子則會有“進”的擔當。
“無為”而治,“退步有為”
孩子成長過程中責任感的建立完善,言下之意就是高尚的獨立人格的確立,也可以說是“情商”或者“心智”。而責任感和獨立人格的確立就存亡于家長手臂的長短之中?!盁o為”而治并不是惰性教育,撒手不管。而是“退步有為”。家長能起到的作用是架設橋梁、指明方向、建設環(huán)境等大事有為,退步的則應該更多的是在生活細節(jié)中,具體學習過程中,時間管理中。
大女兒今年五年級,明年即面臨小學升初中,在這個關鍵年齡段和年級段,我們太太很清晰地認識到從學業(yè)上必須樹立她獨立擔當責任的意識,我們只能指明努力的方向,提供實用的信息,與她共同總結探討學習的進展;在生活上,則要意識到其身體的成長發(fā)育與心理意識的成長發(fā)育階段,更多地給予體育鍛煉的建議和生活管理的建議。
我們不能按照自己的理想,通過權威手段來所謂“塑造”子女,我們正要改變的觀念就是父母威權的意識,在父母與子女間樹立平等互動的觀念,才是真正可以讓孩子懂得責任、懂得感恩、懂得尊重父母。惰性教育的關鍵一點是當家庭財富充裕時,惰性的家長們就容易用物質去交換孩子的所謂“自覺”,所謂“聽話”,但所得到的結果往往不是單純的一個好的考試結果,一個好的乖乖孩子,卻是連帶引起更多不良后果;而當家庭財富或者父母自身知識水平不及時,孩子的教育就只能按照其所處社會環(huán)境隨機發(fā)展,聽天由命了。
“無為”是建立在父母不斷總結,不斷提高自身知識水平能力的基礎上的,它也是建立在尊重內涵上的有為,是“退兩步,進一步”,是放手,也是現(xiàn)代社會家庭成員平等觀念的樹立。教育是社會發(fā)展的基礎,家庭教育是教育的基礎,當我們站在更廣大的戰(zhàn)略高度來審視家庭教育時,只有普遍的家庭樹立了平等尊重、人格獨立的觀念,我們這個社會才能逐步浮現(xiàn)出平等尊重的環(huán)境,才能做到法律精神上的人之平權平等獨立,才能做到民族文化所一直倡導的高尚禮儀。若從家庭小角度看,培養(yǎng)具有平等獨立人格的個人,對于家庭對于家長,則是教育的成功,則是一個家庭幸福和諧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