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納米
美國能源部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的研究小組稱,他們利用碳納米管和二硫化鉬(MoS2),成功制出目前世界上最小的晶體管,其柵極長度僅有1納米,相當于人類發(fā)絲直徑的五萬分之一,遠低于硅基晶體管柵極長度最小5納米的理論極值。
研究員阿里·賈維領導的研究小組稱,二硫化鉬與硅一樣具有晶體晶格結構,但與硅相比,二硫化鉬的導電性更易控制,且可被加工成只有0.65納米厚的、介電常數(shù)(又稱電容率)較低的薄層,是理想的晶體管材料。而用直徑只有1納米的碳納米管做柵極,則是充分考慮制造工藝難度的結果。
研究小組的測試表明,以碳納米管作為柵極的二硫化鉬晶體管,可有效地控制電流。即使柵極只有1納米,其電氣性能表現(xiàn)依然良好。
81000 年
一項根據(jù)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數(shù)據(jù)進行的研究顯示,月球表面會頻繁遭到太空隕石撞擊。而每隔81000年,月球就會完全“變臉”一次,每年平均新形成180個直徑至少10米的隕石坑。
據(jù)報道,月球表面2厘米厚的塵土,翻攪頻率比原先預期多100倍。約81000年,塵土碎片就會從隕石坑內(nèi)飛出,如同將月球表面完全翻攪了一番。
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史拜爾(Emerson Speyerer)領導的科學家團隊研究稱:“和先前的模型相比,我們偵測到222個新出現(xiàn)的隕石坑,還發(fā)現(xiàn)直徑至少10米的坑洞,比先前預測的多了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