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慶華 鐘紅偉 古家虹 周麗娟 李敏斯
(廣西科技大學 理學院,廣西 柳州 545006)
課程考核多樣化方式初探*
陳慶華 鐘紅偉 古家虹 周麗娟 李敏斯
(廣西科技大學 理學院,廣西 柳州 545006)
課程考核是評估教學水平與教學效果的重要方式。高校現(xiàn)行教學考核制度存在著一些問題,影響了高校教學質量。同時考試舞弊手段層出不窮。因此高校課程考核方式的變革勢在必行。文章提出了多樣化的教學與考核方式,增加了口試和以學生為主導的課題討論和自主學習等考核形式,加強對考試分數的分析和總結。
考核體系;多樣化;課題討論;口試
教學與考試一直以來都是評價和改進教學進程,使之有利于人才培養(yǎng)的基本途徑,是引導學生主動、創(chuàng)造性地學習的重要手段,考試是檢測和提高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重要環(huán)節(jié)[1]。近些年來,高校學生生源因擴招質量大不如前;教與學存在著急功近利的思想和做法也使得學生們到了期末考試臨時抱佛腳,作弊手段層出不窮,防不勝防。這樣既不利于培養(yǎng)人才,也不利于評估學校的教學水平,違背考試公平、公正的原則,嚴重打擊了學生刻苦學習的積極性。基于此,作者認為有必要對高校學生的教學評估體系進行改革,借鑒一些西歐高校的成熟經驗,大力引入課堂討論和口試的環(huán)節(jié),適當降低筆試在總成績中所占的比重。另一方面,引入課堂討論和口試的環(huán)節(jié)可以增加教學與考核的開放性和靈活性,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及創(chuàng)造性思維[2]。這種相對開放性、個性化的考試將有助于提升教育水平,提升人才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當前的考試制度哲學是:“一考定終身”“以考論成敗”,這是目前教育界普遍存在的一個不良現(xiàn)象。一個學期的知識量,僅憑一份試卷,有限的答題時間,是不能充分檢驗學生對知識掌握的程度的,同時也不能全面、客觀地體現(xiàn)出教學的成果;當前的考試形式比較單一:考試是教育教學中的一項核心內容,但目前高校的考試還是沿襲著中學時期應試教育的考試模式,在形式上比較單調、單一;當前的考試內容比較死板:高??荚囈话阌扇握n老師出題,單調乏味,缺乏靈活性。這樣學生等著考試范圍,臨時搞突擊,只為應付考試,學習的動力和熱情不足,造成學生的知識面狹窄,學習興趣低下,不能有效實現(xiàn)教育目的,使高等教育結果大打折扣;當前考試試題題型死板。試題的質量參差不齊,難易標準不規(guī)范,沒能全面有效地體現(xiàn)學生該掌握的知識;當前的評分標準不甚科學,考試結果分析相對欠缺;對待考試的態(tài)度:師生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考試態(tài)度不夠端正的現(xiàn)象;當前考試中存在另一嚴重問題——作弊。考試作弊,這是嚴重的誠信缺失的體現(xiàn)。在老師和學生中都有這種現(xiàn)象。
鑒于高校學科考評中存在的上述問題,作者認為,實行考核形式的多樣化有著積極的意義。不同形式的考核方法,刺激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學以致用、教與學、學與用先結合,是培養(yǎng)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創(chuàng)新能力的學生的有效手段。
當前高等學校培養(yǎng)學生的目的,已經不再是單純?yōu)榱松龑W,而是培訓今后在各行各業(yè)有用的、在社會上有擔當的人才。因此對學生的評價絕不能“一卷定終身”,應以人的個性發(fā)展和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為本。而目前的教學方式更多的是“單一標準”和“整齊劃一”,這與人才的多樣化、人才成長模式的多樣化的需求形成比較鮮明的反差對比。因此,作為對教育水平的檢測手段的考試,也應隨之改變,改變思想觀念、改革考試制度,從而激發(fā)教師與學生雙方的積極性。
結合作者長期在國外高水平大學學習和工作的經驗,我們提出的多樣化考核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改革閉卷考試和筆試為主的單一考試模式,采用閉卷、開卷相結合,筆試和口試相結合,將一個學期的知識量通過多樣的形式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讓他們在攻克一道道難題的同時,
體會到鉆研、進取的興趣和成就感,進而激發(fā)學生發(fā)自心底的對知識的渴望。
根據每一科專業(yè)課的不同要求和特點,考試可分筆試和口試兩部分。筆試結束后,每位考生用抽簽的方式參加口試,考生對抽到的題目進行10-15分鐘的作答。老師根據學生的口答情況給予評分。這種考試形式的好處在于:減少筆試成績的偶然性,督促學生必須把功夫下在平時,考前突擊以及作弊都是行不通的。
(2)減少講授時間,增加以學生為主導的課堂討論時間。根據課程要求,每一章節(jié)都設置一次討論課,討論課以小組為單位完成一個相對靈活的小課題或小論文??己藭r每個小組指派一個代表在講臺上向全班同學及任課老師講解展示小組的成果并回答老師和學生的提問。這種考核形式更靈活,集思廣義,發(fā)揮集體智慧,促進學生間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培養(yǎng)團隊合作意識,收到意料內和意料外的效果。
(3)更加重視平時分數。以往的評估體系中雖然平時作業(yè)也占有一定的比例,但光有這種比例還是不夠,因為平時的學習表現(xiàn)也必須得到足夠重視,在期末測評中占一定的比例。所謂平時表現(xiàn),不應該僅包括作業(yè)的完成、大小論文的完成、課堂出勤等方面。從教師本身出發(fā),創(chuàng)造豐富多樣的課堂授課方式,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探究知識的熱情,課堂討論就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平時考核形式。以課堂討論的形式作為考核,不僅能讓老師了解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為老師在期末對學生做出客觀、準確的評價提供了有效參考,同時也能使老師發(fā)現(xiàn)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時糾正以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可謂是雙贏的考核形式。
(4)加強自主學習的考核。每一個學期,都應有一部分知識要求學生自主學習,老師只做必要的指點。自主學習的知識,由易入難,任課老師一定要把握這個度。過易,得不到學生的重視;過難,抑制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這必須是個漸進的過程。同時,對自主學習加強考核,考試的形式要靈活,緊扣知識點。既可防止自主學習流于形式,同時也檢驗了學生的學習能力。自主學習,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對開發(fā)學生的獨創(chuàng)性、開發(fā)學生自學能力有很大好處。老師教授的知識是有限的,更多的知識是要靠一個人不斷地自己學習和感悟,擁有良好的自學能力,對今后的工作和生活都大有裨益。這也是我們教育的目的。
(5)加強對考試分數的分析總結。這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沒有完成這項工作,考試的過程就沒有完成。分數的高低,一方面暴露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自身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同時,也暴露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找出問題,加以改進,方能有效提高教學質量,實現(xiàn)教學目的。
作者于2015-2016學年對本科班級交通Y141的《大學物理》課程考核進行了多樣化改革試點,該班共有學生40名,分為8個小組,每小組5人,各設一個小組長。在每個章節(jié)開始的時候我們提供10道相對靈活且有點難度的討論題供小組長們抽簽,拿到題目后每組學生準備一份論文式的紙面文稿和一個相應的演示幻燈文件,然后每小組選派一個代表輪流上講臺演講并回答老師和同學們的問題,老師當場給出一個考核分數作為將來總成績的一部分。
討論課的時間是從理論教學時間里擠出來的,因此該課程的理論教學只能是粗放型的,不過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注意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在課外建立一個QQ群作為課后討論平臺,及時解決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一方面可以節(jié)省上課時間,另一方面可以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機會,鍛煉他們的能力,并及時督促他們。
改革期間學生的作業(yè)和期末筆試跟傳統(tǒng)模式一樣照常進行。期末口試在教學結束后學期結束前由學生向老師預約一個時間單獨進行,口試的題目由課題組老師統(tǒng)一命題,分難、中、易三組各50道題,每個學生分別從中抽選一題來回答,時間共15分鐘,根據回答情況老師當場給予評分,這個成績作為口試考核部分體現(xiàn)在期末總成績里。
表1 改革班交通Y141與傳統(tǒng)非改革班卓越交通Y131的期末筆試成績統(tǒng)計對照表
表1為實行多樣式教學考核改革班級交通Y141與傳統(tǒng)非改革班級卓越交通Y131的期末筆試成績統(tǒng)計對照表,雖然卓越交通Y131幫的入學基礎要比交通Y141班好,但從表里可以看出,實行多樣式教學與考核改革的交通Y141班的筆試成績比未實行改革的卓越交通Y131班明顯要高出不少,特別是不及格的人數和分數。這主要歸功平時任課教師的勤加督促、課外學生個人的努力和課堂討論的激勵。從表中可以看出,改革的增益高達11.72%。
考核,是對教學成果的評估,也是對人才的評估。存在于高校學科考評中的單一、僵化和局限性,不利于提高教學水平和對人才的培養(yǎng),因此采用多樣化的考評模式已經成為必要選擇。通過作者在教學中的改革和嘗試,多樣化教學考核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改革增益高達十多個百分點,這極大地喚起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與教進入一個和諧共進的軌道。作者認為這種多樣化的教學考核模式是值得借鑒及推廣。這種改革的不足之處是大幅增加任課老師的工作量,所以它只能適用于小班上課的課程,如專業(yè)課或專業(yè)基礎課。
[1]陳紅.試論高等學校的考試制度與方法改革[J].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7,25(6):98-99.
[2]吳阿娜.高職院校英語考試制度改革與考試數據應用的研究[J].學理論,2011(12):284-285.
[3]林亞娥.改進考試制度促進學生和諧發(fā)展[J].考試周刊,2007,33:2.
[4]俄燕,宋青.大學物理課程考核評價模式的研究與實踐[J].蘭州交通大學學報,2015,34(5):152-154.
Curriculum examination is an important mode for assessing and evaluating both the level and effect of higher education.Due to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modern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and endless cheat on examinations, which are certainly influence the quality of the education,it is necessary to innovate the traditional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system.Therefore,in this paper,a diversified teaching and evaluating mode is proposed by adding oral exams,topic discussions,active part-time studies,and other examination modes,as well as the further analyses and conclusions of the examination scores.
examination system;diversity;topic discussions;oral exam
G642
A
2096-000X(2016)23-0087-02
廣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學改革工程項目(編號:2016JGB275)和廣西科技大學2014年度課程考核改革專項項目資助。
陳慶華,博士,研究員,研究方向:超導與磁材料和大學物理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