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軍軍
(江西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fā)局902地質大隊)
?
武功山—玉華山地區(qū)燕山期花崗巖體外圍找礦前景
肖軍軍
(江西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fā)局902地質大隊)
武功山—玉華山地區(qū)地處揚子陸塊和華夏陸塊的結合部位,區(qū)內礦產豐富,成礦地質條件優(yōu)越。結合近年來區(qū)內地質勘查工作成果,對該區(qū)地質特征、典型鎢鉬礦床地質特征以及燕山期花崗巖體外圍找礦前景進行了詳細分析,結果表明:①區(qū)內礦產分布具有分帶性,以鎢鉬礦為中心,呈近“暈圈式”分布,由內至外由高溫礦種逐漸過渡為低溫礦種;②區(qū)內燕山期花崗巖體外圍、典型鎢鉬礦床外圍成礦潛力較大,在武功山復式背斜與神山倒轉復式背斜交匯處、徐山鎢銅礦外圍石英脈型或破碎帶型銅鉛鋅多金屬礦找礦潛力較大,良山鉬礦外圍石英脈型鉬礦或鎢銅礦找礦前景較好。
燕山期花崗巖體 地質特征 找礦前景
武功山—玉華山地區(qū)處于揚子陸塊和華夏陸塊拼接帶南側,華夏陸緣造山帶之東南造山帶北緣武功山隆起區(qū),紹興—江山—東鄉(xiāng)—萍鄉(xiāng)深大斷裂南側。區(qū)內研究重點主要集中于燕山期花崗巖體內外接觸帶及其附近的鎢鉬礦床,而對巖體外圍成礦研究較少,為此,本研究結合該區(qū)地質勘探成果,對區(qū)內燕山期花崗巖體外圍的找礦前景進行探討。
(1)地層。區(qū)內大面積出露南華系—寒武系淺變質泥砂質碎屑巖地層,主要有千枚巖、變質砂巖、片巖及凝灰?guī)r,局部夾碳酸鹽巖層和炭質層[1],上覆地層為晚泥盆系以來的沉積蓋層及第四系。
(2)構造。區(qū)域構造以復式褶皺和斷裂構造為主,由西至東有4個復式褶皺,即東橋復式背斜、武功山復式背斜、神山倒轉復式背斜和海源—店下復式背斜[1]。區(qū)域斷裂構造以NE—NNE向為主,次為NW及近SN向。
中生代以來我國華北與華南板塊碰撞對接、太平洋板塊向東亞陸緣俯沖和巖石圈伸展減薄,導致武功山地區(qū)發(fā)生了廣泛的巖漿活動和大規(guī)模成礦作用[2]。武功山—玉華山地區(qū)內典型鎢鉬礦床的地質特征見表1[2-5]。由表1可知:①區(qū)內典型鎢鉬礦床的成礦時代主要為晚侏羅世,幾乎所有的鎢鉬礦床均產于燕山期花崗巖體的內外接觸帶及其附近1~2 km處;②燕山期巖漿活動與成礦關系密切,成礦流體主要來源為巖漿熱液,成巖成礦過程中有較多的深源物質參與,可能與該區(qū)北側的紹興—萍鄉(xiāng)深大斷裂有關[3]。
表1 武功山—玉華山地區(qū)典型鎢鉬礦床地質特征
區(qū)內淺變質巖層中W、Mo、Cu、Pb、Zn等元素平均含量高于地殼克拉克值,此外,新干海源銅礦燕山期巖脈內w(Cu)(165~590)×10-6,區(qū)內燕山期花崗巖與圍巖地層均有較高濃度的地球化學背景,與成礦作用密切相關(表2)[6-7]。在武功山地區(qū),鎢礦床外圍的淺變質巖地層中分布較多的鉛鋅、金礦點,在紫云山巖體北側約800 m的“三位一體”徐山鎢銅礦的不同礦石類型中,由花崗巖型、矽卡巖型到石英脈型黑鎢礦,成礦溫度逐漸降低,黃銅礦含量逐漸增加。區(qū)內礦產分布呈現(xiàn)分帶性,以鎢鉬礦為中心,呈近“暈圈式”分布,由內至外由高溫礦種逐漸過渡為低溫礦種。
表2 下桐嶺和徐山地區(qū)地層及燕山期花崗巖體微量元素含量
(1)鉛鋅礦。在安??h與宜春市的交界地帶,經(jīng)實地勘查,發(fā)現(xiàn)較多鉛鋅礦點,鉛鋅礦主要分布于巖體外接觸帶附近,NE向斷裂兩側的次級羽狀斷裂為主要控礦構造,鉛鋅礦呈團塊狀富集于石英脈中,石英礦脈長0.5~7 m,(Pb+Zn)品位5%~10%。該地帶處于武功山復式背斜向NE傾伏與神山倒轉復式背斜向W傾伏的交匯處,位于下桐嶺鎢鉬礦外圍南西側,符合礦體分帶性特征。該兩背斜轉折交截處的燕山期花崗巖體內NE—NNE向、NE向斷裂和系列短軸背向斜發(fā)育,成礦地質背景較好。
(2)銅礦。在與燕山期花崗巖體侵位有關的石英脈型峽江西坑鎢礦、徐山鎢銅礦內,礦石中Cu含量與W含量存在同步相關關系,兩者間已產出新干海源銅礦點,礦體呈石英脈型和細脈浸染型展布,與燕山早期中—酸性巖脈關系密切,說明區(qū)內已具備形成石英脈型銅礦的成礦背景。而在徐山鎢銅礦內,晚期石英脈型鎢礦的成礦階段出現(xiàn)大量黃銅礦硫化物,根據(jù)礦床分帶性特征,徐山鎢銅礦外圍還可能存在石英脈型銅礦。此外,在震旦系老虎塘組中,由下桐嶺地區(qū)至徐山鎢銅礦區(qū)均產出有矽卡巖化的灰?guī)r透鏡體,且在徐山礦區(qū)已形成似層狀矽卡巖鎢礦體[6],推測在武功山—玉華山地區(qū)燕山期花崗巖體外接觸帶的矽卡巖化老虎塘組地層中存在矽卡巖型銅礦,尤其是在徐山礦區(qū)的外圍。
(3)鉬礦。經(jīng)初步認定,近年來新發(fā)現(xiàn)的位于良山鐵礦區(qū)內的石英脈型鉬礦已達中—大型規(guī)模,成礦流體來自巖漿熱液,鉬礦成礦作用與印支期城上(金灘)巖體關系不大,而與燕山期巖漿活動關系密切[5]。在城上巖體北部,石英脈型峽江西坑鎢礦礦脈內亦有少量輝鉬礦。該2個礦點在空間上可能存在一定的聯(lián)系,兩者間還出露較多的燕山期小巖體,推測巖體外接觸帶還存在成礦條件相似的石英脈型鉬礦、鎢銅礦點。
(1)在武功山復式背斜與神山倒轉復式背斜交匯處,燕山期小巖體、NE—NNE向斷裂及次一級斷裂發(fā)育,有望尋找到石英脈型或破碎帶型鉛鋅礦。
(2)徐山鎢銅礦外圍尋找石英脈型銅礦的潛力較大,在武功山—玉華山地區(qū)燕山期花崗巖體外接觸帶的矽卡巖化老虎塘組地層中可能存在矽卡巖型銅礦。
(3)在城上(金灘)巖體北側的燕山期小巖體外接觸帶內,推測存在與良山鉬礦成礦條件相似的石英脈型鉬礦、鎢銅礦點。
[1] 楊子江,王成發(fā).武功山成礦帶鎢礦成礦規(guī)律探討[J].地質勘探,1985(7):1-5.
[2] 李光來,華仁民,韋星林,等.江西中部徐山鎢銅礦床單顆粒白云母Rb-Sr等時線定年及其地質意義[J].地球科學:中國地質大學學報,2011,36(2):282-288.
[3] 易先奎,李曉峰,王翠云,等.江西雅山和下桐嶺鎢礦床輝鉬礦Re-Os年齡及其地質意義[J].華南地質與礦產,2015,31(4):384-390.
[4] 劉 珺,葉會濤,謝桂清,等.江西省武功山地區(qū)滸坑鎢礦床輝鉬礦Re-Os年齡及其地質意義[J].地質學報,2008,82(1):1576-1584.
[5] 沈 滔,陳正樂,潘家永,等.贛中良山石英脈型鉬礦成礦地質特征及成因初探[J].有色金屬:礦山部分,2016,68(1):23-27.
[6] 楊子江.下桐嶺鎢礦床成礦特征的探討[J].地質論評,1986(1):50-58.
[7] 萬大理.江西徐山鎢礦床地球化學異常特征[J].地質勘探,1991(6):47-51.
2016-05-11)
肖軍軍(1989—),男,助理工程師,338000 江西省新余市北湖東路78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