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興東
近段時間,阿里巴巴、華為等國內互聯網巨頭都高舉云計算大旗。但遺憾的是,與亞馬遜等國際巨頭相比,這些中國企業(yè)的創(chuàng)新境界和生態(tài)層次,還有著差距。
云計算推動的這場產業(yè)、商業(yè)、政府和社會變革,其波及的程度和深度遠遠超過我們迄今認知的程度。它是一場宏大的社會創(chuàng)新,遠遠超越一項技術、一個企業(yè)。
然而,包括阿里在內的國內互聯網巨頭還在忙著如何利用海量用戶,設法掙更多利潤。被輿論視為“中國智造標桿”的華為在某種程度局限于傳統(tǒng)的技術和產品思維。對照亞馬遜等歐美企業(yè)在云計算方面的進展,中國企業(yè)的視野和格局、創(chuàng)新活力,以及生態(tài)凝聚力,都依然差距很大。我們不能不多一份焦慮——再一次,中國很可能被拉大差距。
以亞馬遜為例,筆者2014年參加其年會時,該公司云計算收入還沒有獨立核算,混雜在“其他收入”之中,而2016年第三季度亞馬遜云計算收入已經高達32億美元,年收入將超過120億美元,成為亞馬遜利潤的主要來源。相比之下,阿里巴巴第三季度云收入只有將近15億人民幣,與亞馬遜有著數量級差距,含金量更無法與亞馬遜相比。
2014年,亞馬遜市場價值也才1500億美元左右,幾乎只有當時阿里巴巴的一半,而今年亞馬遜市值最高已經突破4000億美元,幾乎是阿里巴巴的兩倍。這種差距的戲劇性逆轉,根本原因就在于是否真正全力以赴地推動創(chuàng)新。
更整體來看,2014年阿里成功上市之際,中國互聯網前三大互聯網公司的市值與美國前三大公司大致是4600億美元與6800億美元的差距,是20年來最接近的時刻。而今年同期,雙方前三大公司的市值大致是4900億美元比12000億美元。差距重新拉大,退回到2010年前后的比例。
究其原因,國內企業(yè)還是在原有產業(yè)和技術框架下理解云計算,沒有意識到云計算是一種整體生態(tài)和全物種的突變式進化。歐美知名互聯網公司引發(fā)的是一場悄悄而又宏大的眾多實體高度參與的大創(chuàng)新,而大多數國內企業(yè)還是停留在產品和業(yè)務線的開拓上,很可能錯失這次機會。
毫不客氣地說,某些中國企業(yè)更多將“云計算”作為一種概念,甚至用于炒作的噱頭,它們舉辦的“云計算大會”就是典型。參加過國外云計算大會的人都有感受:國外會議上沒有一幫高談闊論縱論天下大勢的名流大腕,有的只是實實在在的技術業(yè)務介紹及客戶的現身說法。不僅如此,很多中國公司辦的會議比較勞民傷財。
政策的熱度,輿論的炒作,企業(yè)的標榜,需要有效變現成真正的市場領導力和生態(tài)統(tǒng)治力。今天,中國IT巨頭收入和利潤已非常巨大,企業(yè)市場價值也開始名列世界前茅。但它們在前沿技術的投入以及全球創(chuàng)新的引領方面,依然和西方差距巨大。在構建中外企業(yè)一視同仁的網絡安全制度和技術框架之下,中國需要引入全球最先進的云計算技術同場競技,中國的企業(yè)、政府和機構需要有最先進的云服務助力面向未來的創(chuàng)新和轉型。
中國互聯網行業(yè)急需走出概念的炒作和自我迷醉的商業(yè)浮躁。互聯網進入中國22年,我們完全有自信更加開放,站在全球高度,勇立潮頭,去對接創(chuàng)新的最前沿。只有這樣,在云計算驅動的這場全球性社會級的信息基礎設施大變革中,我們才不會被再次拋下?!?/p>
(作者是汕頭大學國際互聯網研究院、浙江傳媒學院互聯網與社會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