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金蓮
(廣州科技貿易職業(yè)學院,廣東 廣州 511442)
[基礎課程改革]
基于寫作與翻譯的共性指導英語寫作過程研究
唐金蓮
(廣州科技貿易職業(yè)學院,廣東 廣州 511442)
翻譯和寫作都是具有忠于主題、遵循自上而下原則、需要反復練習才能習得等諸多共性的高級語言技能。把翻譯和寫作結合起來指導英語寫作教學,從寫前準備、初稿寫作、修改編輯等階段指導寫作全過程,對提高學生寫作能力大有裨益。
翻譯寫作;共性;寫作過程
英語學習的五項基本技能包括聽、說、讀、寫、譯,是相輔相成的統(tǒng)一整體。聽和讀是吸收輸入的過程,說、寫、譯是表達輸出的過程,而且寫和譯屬于語言基本技能中的高級技能。譯和寫有著許多共性,二者息息相通、緊密連接、互相促進、不可分割。翻譯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寫作的提高,寫作反過來也會促進翻譯質量的提高。廈門大學楊士焯教授指出:翻譯與寫作關系密切,結合起來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和翻譯能力,并以翻譯和寫作的共同屬性建立了翻譯寫作學,于2012年出版了《翻譯寫作學》專著。
北京外國語大學李長栓教授在《非文學翻譯理論與實踐》一書中指出:“翻譯就是寫作,寫作是翻譯的基礎,只是參照物不同而已,寫作遵循的原則翻譯也要遵循?!比绻窭罱淌谒?,翻譯就是一種寫作,那么兩者必定存在著一定的關聯(lián)性,即共性。寫、譯共性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寫作和翻譯都是主體(人)忠實于主題的創(chuàng)作活動
翻譯家余光中先生說:“翻譯也是一種創(chuàng)作,一種有限的創(chuàng)作?!狈g不只是兩種語言文化之間的機械轉換,而是在原文基礎上,遵循一定理論和技巧,忠實于原文的重新創(chuàng)作。像翻譯一樣,寫作也是基于一定的主題,遵循一定的寫作技巧,是一個不斷發(fā)掘、創(chuàng)造的復雜過程,不過其表述的內容必須符合主題,否則叫跑題、離題。所以說,翻譯是以原文為主題的創(chuàng)作,而寫作則是以標題為主題的創(chuàng)作,翻譯是一種特殊的寫作,二者都是創(chuàng)造性的語言輸出活動。
(二)寫作和翻譯的實踐都提倡遵循自上而下(top-down)的原則
自上而下的原則是主體從一開始就培養(yǎng)整體語篇意識,高屋建瓴地統(tǒng)攬全局,強調文章的整體效果大于考慮單個句子是否合適,重點放在整體結構和思想內容上,保證整體意思的完整性。寫作練習先審題,理清思路,把握思想內容和整體框架結構,做到不離題、不偏題。做翻譯亦如此,要通讀全文,明確主旨,從語篇角度把握原文的思想內容、體裁風格、上下文邏輯關系,如果一開始就過分關注某個詞的意思或一句一譯,會阻礙對全文的理解??梢?,寫和譯都應首先考慮篇章、段落,再考慮句子和詞語。
(三)寫作和翻譯都是主體的主觀性語言轉換活動
翻譯和寫作都是主體對文本或主題理解后進行的信息轉換。美國翻譯家雅各布森說,翻譯包括三種:語內翻譯、語際翻譯、符際翻譯。日常翻譯一般屬于語際翻譯,也就是一種語言和另一種語言的轉換。寫作也是一種轉換,是同種語言內部從思想到語言的轉換,屬語內轉換。無論是語際轉換還是語內轉換,都是主體對原文主題充分理解后的語言轉換。
(四)寫作和翻譯都是需反復練習才能習得的技能
翻譯能力的提高不僅要掌握一定的翻譯理論和技巧,更重要的是大量的翻譯實踐。在實踐中不斷琢磨、領悟、反復修改,才能創(chuàng)造出優(yōu)秀譯作。寫作能力的習得更是如此,只有不斷地閱讀好的習作,學習其篇章結構、句型詞匯,并反復進行寫作實踐,才能達到由量變到質變,從而提高寫作水平。
(五)寫作和翻譯均無標準答案,只有參考答案
翻譯是依據原文本,是主體對文本信息理解后的表述。不同的主體,因其語言文化背景和成長環(huán)境的差異,譯文版本差異甚大,千人千譯,因而翻譯不可能有標準答案。同理,寫作亦如此,面對同一命題,不同主體會寫出風格、體裁、內容各異的文章。
因此,翻譯和寫作有著相似的理論基礎和指導原則。翻譯是在原文的基礎上進行的新的寫作,可以啟發(fā)學生的寫作創(chuàng)造力,培養(yǎng)對兩種語言的利用能力,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寫作能力的提高。
寫作過程教學法(ProcessApproach or ProcessWriting)是創(chuàng)始人Wallace Douglas針對于結果教學法(productapproach)提出的。結果教學法指教師命題、學生完成習作上交、教師批改的過程。在此過程中,教師和學生都不關注寫作過程,教師注重學生是否上交習作,學生則注重教師給的分數,不關注教師的修改和反饋評語。過程教學法產生于20世紀80年代,它認為寫作不是一個脫離周圍環(huán)境的獨立行為,而是一個交互循環(huán)的心理認知過程和語言交際過程,是作者與讀者之間進行信息轉換和交流的社會交際過程。寫作過程教學法認為寫作是一個循環(huán)式的心理認知、思維創(chuàng)作和社會交換過程,是主體在一系列的認知交互活動中,是認知和交互能力不斷提高的過程。也就是說,過程寫作法強調在寫作過程中,包括確定寫作目標、構思、信息組織、選詞擇句、草擬初稿、反思修訂、形成終稿的全過程。一般而言,寫作過程分為寫前準備階段(prewriting)、寫作初稿階段(drafting)、修改階段(revising)和編輯階段(editing)四個階段。
英語的翻譯和寫作技能是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的。一般來說,譯文的優(yōu)劣取決于譯者的譯文寫作能力,不會寫作同樣做不好翻譯。在教學中,可以把翻譯實踐課和寫作課結合起來,形成一種特殊的寫作課程,如口譯結合口頭作文,筆譯結合書面作文,加以教授。從翻譯和寫作的共性出發(fā),可圍繞以下幾方面來指導英語寫作:
(一)寫前準備階段(pre-writing preparation)
Donald Murray指出:“寫前準備指的是寫初稿之前的一切活動。在此階段,學生把焦點放在挖掘主題內容、建立讀者意識、選定文章結構類型上。寫前準備包括收集資料、激發(fā)思維、寫筆記、編寫提綱、擬寫文章題目等活動?!苯處熡杏媱澾x擇學生關心的、能激起學生興趣和動力的話題作為寫作主題,設計和組織豐富的寫前準備活動,幫助學生發(fā)現(xiàn)翻譯和寫作的共性,指導構思寫作。比如:針對目前熱播的電視劇《歡樂頌》《Ode to Joy》,結合大學校園一些情侶的不文明形象,布置My Opinion on Uncivilized CampusBehavior-PDA(Public Displayof Affection)寫作任務。先將全班分為5人一組,每組安排一個記錄員,組織學生組內討論,鼓勵差異思維,啟發(fā)學生用不同方法、從不同角度表達個人的觀點。校園戀愛是學生們最愿意討論的話題,他們會說出哪些公開秀恩愛行為屬不文明的校園行為,并給出評價。小組記錄員記錄各成員的觀點,隨后教師提供一篇關于Uncivilized Campus Behaviors英語新聞報道作為小組翻譯練習。學生先分組討論新聞報道的整體內容、結構以及語言特點,完成翻譯練習后,再以小組為單位討論、擬定一份寫作提綱。在提綱的討論中,學生會自然而然地結合第一次對校園不文明現(xiàn)象的討論和翻譯練習中的觀點,完成寫作提綱的撰寫。以翻促寫,翻寫結合的方法可以營造積極的氛圍,拓展學生的寫作思路,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
(二)自由寫作初稿(draftwriting)
教學法家們指出,好的文章不是教出來的,而是學生摸索寫出來的。寫作是利用所學知識進行創(chuàng)作的活動,知識的學習是寫作水平提高的前提條件。翻譯可以為寫作提供素材、框架、句型和詞匯結構。Uncivilized Campus Behaviors翻譯練習給學生提供學習的內容,他們對翻譯材料內容和結構理解后獲取所需信息,寫作就是對已存儲的信息進行加工后的創(chuàng)造輸出。在此階段,教師指導學生將重點放在文章的篇章結構和思想內容上,依據小組提綱,自主構思,各成員獨立完成初稿習作,而不必顧忌拼寫、語法錯誤及語言是否準確等形式問題。
(三)修改階段(revising--rewriting)
翻譯和寫作能力的提高都是建立在大量實踐的基礎之上的,是一個不斷挖掘深化、修改提高的過程。反復修改是寫出高質量習作的關鍵,過程教學法要求學生投入到修改和評價過程中。在此階段,教師首先需要對學生的評價原則和方式進行培訓,引導學生將評價分兩個階段,首先把注意力集中到內容的表達上,看內容是否切合主題,思路是否清晰,是否有不合邏輯、自相矛盾之處。其次是進行句子修改,著重詞、句、段表達的準確性,用詞是否恰當,語言是否地道,語法、標點、拼寫是否正確。
修改方式分為三種:一是作者自行修改,確定習作是否準確表達了自己的寫作意圖,形成一稿。二是組內互評,互評有助于發(fā)現(xiàn)問題、錯誤,經過借鑒改進自己的寫作方法,習作者按照互評指出的問題進行修改,形成二稿。三是小組共評,小組成員一起評論一篇習作,以彌補小組互評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形成三稿。
修改可以對照或模仿翻譯材料的整體結構、意義表達、詞匯句型,結合評論意見,不斷地對習作進行反思,以此加強寫作的綜合能力。在互評、共評后,教師對習作進行總結性的評價,從內容、形式、邏輯、思想、語言等方面給予針對性的反饋意見。學生根據教師評價做最后修改,形成終稿。
圖1 寫作流程圖
實踐證明,反復修改可以使學生克服對寫作的恐懼心理。這種相互交流、合作的修改方式,可以幫助學生產生更多的想法和更大的興趣。
(四)編輯階段(editing)
編輯階段是寫作的整理和潤色階段。寫作者對照分析前三稿以及對翻譯材料的深層意義、主題、寫作方法的把握,結合教師的評價,考慮整體布局,從思想內容、邏輯結構、寫作意圖、內容和結構方面對習作進行完善,同時,可以借助于字典、網絡和語法書,對文章可能存在的拼寫、標點、語法、措辭等小細節(jié)上進行修改,編輯形成終稿。優(yōu)秀習作總是經過反復多次準備、創(chuàng)作、修改、再創(chuàng)作等辛勤勞動得來的。此階段,教師的責任是鼓勵學生利用已掌握的語言技巧去修改編輯習作,是學生同伴、幫助的提供者。
[1]楊士焯.論英漢翻譯寫作學的構建[D].上海外國語大學博士論文,2011.
[2]周燦美.漢英翻譯與寫作捆綁型任務教學研究[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15(7):81-82.
[3]謝盛良.由翻譯與寫作關系引發(fā)的翻譯新思考[J].教育觀察,2016(1):134-136.
[4]曹寧.英語寫作過程法述評[J].隴東學院學報,2015(3):57-59.
[5]趙瑞平.英語專業(yè)寫作“過程—成果教學”模式探討[J]. 2012(12):189-190.
G642
A
1673-0046(2016)9-01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