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詩人唐求有兩句“臨池洗硯”的詩:恰似有龍深處臥,被人驚起黑云生。寫得很逼真:在水池里洗硯臺時,一開始,殘留的墨汁因為比重大,先在“深處”沉,洗時一攪水,墨汁便擴散開,像一片“黑云”。唐求寫了許多詩,可是《全唐詩》只留下30多首,還有的只是殘句。這和他“保存”詩的獨特做法有關系。他隱居在四川灌縣西南味江的山里,不出來做官。凡寫了詩,無論是全詩,還是偶然想到的一句兩句,都把稿子揉成一個小圓球,放到一個大瓢里,日積月累,寫了不少好詩。后來,唐求病倒了,自己的詩稿沒人可以托付,就裝滿一瓢,放入江中,感嘆地說:“倘若這個瓢不沉沒,得到它的人就可以了解我的苦心呀!”這個瓢順流而下,漂到新渠這個地方,被人撈上來。有人認得,說這是唐山人的瓢。沿涂顛簸散失,“詩丸”只剩了瓢底兒,才幾十首了。人們體諒他的苦心,為他出了一卷詩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