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蘭英
華夏文明源遠流長,中華文化浩如煙海。因為情感真摯,想象豐富,語言精煉,結(jié)構(gòu)獨特等特征,中國古典詩詞自古以來就是一道道美麗景致,一遍遍熏陶、感染著古今中外的無數(shù)華夏子孫,盡管它們同樣歷經(jīng)風雨,但無論刀劍風霜,仍然抹不去其獨特的魅力,反而讓其愈加光芒四射,讓人讀后流連忘返,令人不由自主的欣賞、傳唱并陶醉其中。
歷史如奔騰河流亙古不息,前人同樣腳步匆忙焦急,在人海中消逝、遠離。但前人的思想火花并未遠去,一首首百讀不厭的詩詞歌賦,就是前人留給當代子孫最好的天籟之音。傳唱至今的這些詩詞作品,由外到內(nèi),都可以讓我們的心靈得到全面洗濯,讓心情倏忽間空靈無比,美感頓生,我們之所以百讀不厭,詩詞之美實為首要因素。
對于這種美妙、古老的文學體裁,語文老師的主要功能就是讓其得以延續(xù)、傳承,通過它們把學生內(nèi)心潛在的美好情愫激發(fā),讓學生能愉悅的學習、生活,在詩情畫意中盡情遨游人生。這一教學目標想要順利完成,必須引導(dǎo)學生對詩歌內(nèi)蘊藏的以下各種“美”好因素用心體驗。
一、情感之美的體驗
詩歌的靈魂指的就是其所包含的情感?!安粚W詩,無以言(孔子)”,孔子對于詩歌學習的理解是,釋放出來的生命情感,就是詩歌。這其實是將學詩與人的生命緊密相聯(lián)。讀、寫詩歌的本質(zhì)就在于,把內(nèi)心的美好情感喚醒。
基于對學生關(guān)于人生、世事、愛的渴望與體驗培養(yǎng)所需,詩歌教學過程中,必須要培養(yǎng)學生體驗詩歌中的情感之美。古代學者、文人進行繪畫、詩歌創(chuàng)作時,對含蓄雋永的創(chuàng)作境界極為重視,認為直白是此類創(chuàng)作的大忌。把情感寄予物象、景物之中,這實際上就是詩歌創(chuàng)作中的借物(景)抒情。比如在講述“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這句時,要引導(dǎo)學生對詩句的具體意境進行思考,詩人通過短短十四個字想要表達的意境何在(即想通過詩句來回答自己愛菊的原因,傳達出自己對于菊之特殊情感,贊美菊花的堅韌品格,事實上也是對人類堅強不屈的一種褒揚)。通過引導(dǎo)、思考及最終解析,讓學生從本質(zhì)上將作者的創(chuàng)作意境有效把握,從而體驗到作者寄托詩歌中的美好感情。詩詞本身的涵義可以因此被學生認識得更加深刻。
二、意境之美的領(lǐng)略
意趣、意境等因素最受繪畫、呤詩的文人墨客所關(guān)注。詩人將客觀物象與個人主觀感情相互融合,由此生出某種詩意境界,最終在藝術(shù)氛圍中把理想、美妙、清雅、空靈或冷寂等境界營造出來,讓人的身心由此體驗到美好,這就是詩歌的意境。所以,由意象產(chǎn)生的詩歌意境美,是學習詩歌的第一切入點??陀^物象融合詩人個人主觀色彩后,即成此處所指的“意象”。因此,要對詩歌意境之美進行綜合掌控,就必須對詩歌意象中飽涵的情感進行整體把握,并就此展開綜合解析。意境美妙是詩歌典雅嫻靜、魅力四射的根本原因??傮w來看,詩歌教學的首要任務(wù)就是:讓學生經(jīng)由對意象的解讀來完成對詩歌意境美的整體把握,經(jīng)由詩歌情感意蘊來深入理解詩詞的意境之美。比如,通過體會“寒蟬凄切……楊柳岸曉風殘月”(《雨霖鈴》 柳永)中的意象,引導(dǎo)學生感受作品中的“寒煙彌漫、曉風殘月” 等環(huán)境氣氛,并以此為前提,促進學生對“幽渺凄清”的意境進行體悟、覺察,最終通過想像體驗作品中的昏暗、凄冷、搖曳等意境,最終理解詩人寄寓詩歌中的“悲涼無限、生離死別”情懷。
三、字詞之美的探究
某種程度來看,詩歌藝術(shù)基本可以等同于語言藝術(shù)。古典詩詞的本質(zhì)屬于語言的極度凝煉,實質(zhì)上也屬于語言文學素養(yǎng)與文人學者個人智慧的結(jié)合體,詩人的個人情感、思想會通過詩詞作品中的每個字、詞、句得以體現(xiàn)。能做到這些,要求作者的語言駕馭能力必須嫻熟、高超,如此才能把百轉(zhuǎn)千愁、萬千心緒蘊涵于作品的字、詞、句內(nèi)。所以,詩詞教學過程中,必須由字、詞、句的剖析、品味開始,解剖詩作本身,由此對作品中的情感、意蘊表達進行把握。
漢語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一種語言,其本身美好而神奇?!敖犹爝B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諸如此類蘊藏作者美好情感的作品,必須要讓學生持續(xù)、反復(fù)品讀,才能對“無窮”“別樣”等意境進行有效理解,作品中潛在的歡快、美好心情才能被學生真實體驗到。這也表明,對于詩詞教學來說,對詞語之美的分析極為關(guān)鍵。
四、修辭之美的欣賞
夸張、擬人、比喻、對偶等修辭手法在我國古典詩詞作品中運用極其廣泛。即使物象再怎么平凡,只要經(jīng)詩詞作者稍加修辭,突顯、強調(diào)等功能會立刻顯現(xiàn),并將無限深意更進一層。比如李白作品中,“君不見黃河之水……朝成青絲暮成雪”。詩詞創(chuàng)作如此夸張技法,使得作者如江水傾瀉的內(nèi)心激情及其本身豪放不羈性情等,讓讀者一覽無余,同時,對老大無成的悲憤、焦急,對時光易逝的無奈等,均可由作品得以體現(xiàn)。詩歌創(chuàng)作時的修辭功能由此可見一斑。所以,對詩歌教學來說,讓學生對作品具有的修辭之美加以認真體驗,極有必要。
綜上所述,筆者以為,在古典詩詞教學實踐中,必須引導(dǎo)學生體驗詩歌整體之美,讓學生從作品中感受到對美好的完善體驗,使學生思想、心靈、文學水平能受到詩詞整體美的全面澆灌,并最終因此而更加豐盈、充實、健康,最終邁向人生理想與高尚彼岸,我們的語文教學才能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