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清磊
(西華大學外國語學院 四川 成都 610039)
功能翻譯理論視角下英語翻譯技巧的探究
吳清磊
(西華大學外國語學院 四川 成都 610039)
在經濟技術不斷發(fā)展的時代背景下,全球文化交流及傳播也更加頻繁,而英語作為世界第一通用語言,在國際間的交流作用是有目共睹的,因此從事英語翻譯的工作人員也就越來越多,因此為了不斷提升英語翻譯水平,提高我國的英語運用實力。本文對功能翻譯的原則進行了闡述,對功能翻譯理論視角下的英語翻譯技巧進行了分析。
功能翻譯;理論視角;英語翻譯技巧
翻譯實際上就是語言之間的相互轉換,這種語言交流形式并不限制語言種類及數(shù)量,可以是兩種,更可以是兩種以上的多種語言,在進行語言翻譯時,包含著三個方面的內容,首先是發(fā)出的語言形式,其次是通過中間介質環(huán)境將最初的語言形式轉化為需要翻譯對象的語言內容,因此翻譯的最根本特征就是它具有一定的目標性,這主要是為了實現(xiàn)文化交流,建立在原語言基礎上的,能夠達到翻譯對象要求的語言轉換形式。因此本文對功能翻譯理論視角下的英語翻譯技巧進行了討論及分析。
1.1 目標性
在推進任何學習任務及工作時,都需要設置一個目標,只有這樣才能促使人不斷進步,任務流程也就能夠更加有序的開展起來,英語翻譯更是如此。功能翻譯理論的最根本原則就是具有目標性,這同時也是為了滿足翻譯效果的關鍵點展示需求而延伸出的內容。自古以來中西方的文化內涵及展現(xiàn)形式就大不相同,因此為了實現(xiàn)中西方的高效交流,這就需要通過翻譯來完成,并且這一翻譯形式要被雙方所認可,因此這就需要對翻譯對象的文化背景及接受能力等進行綜合考量,通常情況下,文化背景的不同,就會直接顯現(xiàn)出翻譯技巧的差異性。
例如:在進行普通交談時,就可以盡量選擇字面含義淺顯易懂的翻譯方法進行交流,但是針對句法結構則需要慎重一些,并字字斟酌,從而保證翻譯內容能夠與實際表達含義大體一致。目前,全球化經濟水平不斷上升,而各國與各國之間的交流也愈發(fā)頻繁起來,再加之網絡通訊技術的不斷優(yōu)化創(chuàng)新,人們了解世界不再需要走出國門了,只需要通過互聯(lián)網技術,在任何時間及任何地點,只要有需要就能夠通過多種媒介形式進行外國文化的學習及了解,因此翻譯也就顯得愈發(fā)重要。一般來說,外國影視作品能夠流傳到我國,并被我國人民喜愛及推廣,這與英語翻譯水平的高低是存在直接關系的,但是這又與外交等形式的英語翻譯存在差異,它是只服務于相關領域的翻譯形式,因此這也就進一步說明了功能翻譯是具有目標性的,在進行翻譯的過程中是以目標為主線,推進翻譯內容的深化。
1.2 忠誠性
將兩種不同的語言形式進行相互轉換,不僅僅是語言方面的交流,更是文化與文化之間的結合及碰撞,因此翻譯過程并沒有想象中那么簡單,它不僅需要翻譯人員具備較強的語言翻譯水平,更需要翻譯人員對翻譯對象之間的文化內容進行充分了解,只有這樣才能在保證時效性的基礎上,精準的將翻譯內容展示出來,實現(xiàn)英語與漢語之間的相互轉換。如果完成翻譯的內容與原文之間的不同之處較多,或者是譯文大致含義與原文不相符合,同時還有部分翻譯者會在翻譯過程中將人物事件的發(fā)生情況翻譯錯等等,那么以上幾種譯文也就是不存在任何應用價值的,翻譯也就失去了原本的意義。功能翻譯就是建立在原文基礎上,在不改變原文含義的同時,將內容轉化成高精準度的需求語言傳達給接受的一方,但是這里面所說的精準度并不是要逐字翻譯,并保持譯文的每一個詞每一句話與原文一致,而是應當掌握翻譯的目標性,去除糟粕,從而使原文精髓能夠展現(xiàn)在譯文中。
2.1 口譯
原文中的背景文化及語境在中英文的翻譯過程中是較為關鍵的因素,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不對文章中的通篇詞匯進行了解,只需要理解文章展示的語言環(huán)境,再通過對文中大致意思進行了解及推敲,就能夠將作品隱藏含義挖掘出來。通過對功能翻譯理論進行研究及分析后可以發(fā)現(xiàn),翻譯的主體就是文化及語言,因此在翻譯過程中應當將文化進行統(tǒng)一,也就是說功能翻譯應當始終將目標性作為翻譯主體。
在翻譯形式中,口譯是最為常見的一種翻譯類型,因此這種翻譯方法更加注重翻譯的即時質量。在進行日常翻譯訓練時,可以根據(jù)翻譯需求建立符合雙方翻譯特點的語言環(huán)境,并根據(jù)雙方動作狀態(tài)及表情等揣摩出對方所要表達的大致意思,而翻譯者也就能夠更加清楚的認識到雙方語言需求。因此不難發(fā)現(xiàn),口語翻譯是對文化及語言傳遞最為明顯的表達形式,因此這就對翻譯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翻譯者要具備較強的心理素質,更需要在掌握大量詞匯的同時將其更加靈活的運用到實際翻譯工作中,因此在進行日常能力提升時應當以快速語言組織鍛煉為主。
2.2 意譯
前面已經提到過,忠誠于原文并非是逐字逐句地對應翻譯,因為中英文中都有很多約定俗成的用語,和各自的背景文化有關,是不能按照字面意思翻譯的。比如漢語中的很多諺語、成語,如果逐字翻譯,反而會變得不倫不類,讓外國友人無法理解。所以,作為翻譯工作者,應該熟悉中西方文化的異同點,對于一些特殊用法和特殊情景,應該靈活運用翻譯技巧。意譯即是指通過調整詞語順序、增刪詞匯等方法,以原文的意義為重點進行翻譯,它強調的是全篇的意思。
2.3 綜合翻譯
口譯和意譯在翻譯中較為常見,但并非適用于所有場合。對于一些比較復雜的語篇或語句,口譯和意譯都很難取得較好的翻譯效果。這時應綜合運用各種技巧,采取綜合翻譯策略,如果原文篇幅較長,可對其稍加變動,抓住原文表達的重點,經過整理后,將其更好地表現(xiàn)出來。
[1] 林燁.基于功能翻譯理論的高職院校土木工程專業(yè)英語翻譯與教學研究[D].廈門大學,2013.
[2] 張娜.功能主義翻譯理論視角下的商務英語翻譯實踐報告[D].太原理工大學,2014.
吳清磊(1990- ),男,漢族,山東臨沂人,碩士,西華大學外國語學院,研究方向:筆譯。
H315
A
1672-5832(2016)12-024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