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佳
(黑龍江大學(xué) 黑龍江 哈爾濱 150000)
淺析《彩票》中的流浪漢形象
章 佳
(黑龍江大學(xué) 黑龍江 哈爾濱 150000)
《彩票》是俄羅斯作家維亞切斯拉夫·皮耶楚赫于1987年發(fā)表于《新世界》雜志上的一部短篇小說。小說主要講的是以帕沙為首的流浪漢和一位金礦總工程師之間關(guān)于彩票而引發(fā)的故事。本文將梳理流浪漢小說的起源和發(fā)展,分析該小說中流浪漢形象對傳統(tǒng)流浪漢小說的繼承與發(fā)展,并且將重點分析流浪漢帕沙身上的特點及其獨特性。
流浪漢;思想;身份
《彩票》是俄羅斯作家維亞切斯拉夫·皮耶楚赫于1987年發(fā)表于《新世界》雜志上的一部短篇小說。小說講述的是在流浪漢島上一位叫帕沙·鮑日的流浪漢的西裝被同伴外號叫“法國人”的流浪漢燒毀之后,“法國人”為了贖罪,將不久前埋葬的老金礦總工程師諾沃西利采夫的一套藍色西裝偷來送給了帕沙,而帕沙在偶然之下從這件衣服口袋中發(fā)現(xiàn)了小諾沃西利采夫正瘋狂尋找的中了彩的彩票,善良的帕沙將彩票還給了金礦總工程師之子。剛開始,總工程師之子對帕沙不屑一顧,但是看到他送來的是彩票之后,立刻轉(zhuǎn)變了自己的態(tài)度,二人一起討論生活問題。從二人的爭論中,我們可以看到小諾沃西利采夫與帕沙·鮑日的生活觀點截然相反。
這部小說的故事發(fā)生在流浪漢島上,并且這個故事是同一群流浪漢有關(guān)系的,那么,這部小說與流浪漢或者流浪漢小說有什么關(guān)系呢?流浪漢的歷史同人類歷史一樣都有著一段悠久的過程,他們是人類歷史舞臺上的特殊群體。而他們是作家人類的感情和生活經(jīng)歷的一個重要角色。而流浪漢形象是流浪漢小說中的主人公。流浪漢小說最早誕生于十六世紀(jì)中后期的西班牙,而《小癩子》、《古斯曼·德·阿爾法拉切》、《騙子外傳》是西班牙流浪漢小說的奠基之作,因而也開啟了傳統(tǒng)流浪漢小說的傳統(tǒng),并且塑造出了傳統(tǒng)的流浪漢形象。在傳統(tǒng)的流浪漢小說中,作家都采第一人稱敘述的形式來組成自己的故事情節(jié),作品中的流浪漢都是無業(yè)游民,地位較低,自小就經(jīng)歷了各種困苦,他們沒有固定的職業(yè),為了生存,他們從事的是最底層的工作。但是他們本性善良,在黑暗的社會環(huán)境中為了生存,他們學(xué)會了各種狡猾的手段來獲取錢財?shù)?。但生活的黑暗把他們壓得無力反抗。于是他們的命運帶有非常濃重的悲劇色彩。
但是,在19世紀(jì)的俄羅斯,高爾基流浪漢小說具有繼承性和突破性。其繼承性表現(xiàn)在人物形象上,在高爾基早期的現(xiàn)實主義作品中有眾多來自社會底層形象,如:流浪漢、破產(chǎn)農(nóng)民、妓女、小偷、乞丐等。他們?yōu)楹螘蔀樽骷谊P(guān)注的焦點,自然,這跟高爾基自身的生活家經(jīng)歷是密不可分的。而高爾基筆下的流浪漢,他們都是地位低下,同時也有著善良的內(nèi)心。其突破性表現(xiàn)在:高爾基的流浪漢小說中大多數(shù)的作品都是采用第三人稱形式敘述。①讀者面對的是流浪漢, 這樣更加直接的促進了流浪漢和讀者之間的交流。他筆下的流浪漢形象不僅具有善良的品質(zhì),同時也比較善于思考,他們更加真切的感受到了人性的弱點和社會的弊病。他們熱愛自由,蔑視金錢,擁有堅強不屈的品格。
在《彩票》這部小說中作家主要塑造了三個流浪漢形象:帕沙·鮑日、“法國人”、瑪莎·沙利亞比娜。在這部小說中,作家所塑造的三個人物所反應(yīng)的側(cè)面在總體上既有對傳統(tǒng)流浪漢和高爾基筆下流浪漢特性的傳承,同時也都一些新的特點。這些個性獨特的形象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應(yīng)了俄羅斯民族性格的特征。
首先,對傳統(tǒng)流浪漢形象的繼承性來說,他們也同傳統(tǒng)的流浪漢一樣處于社會的底層,地位卑微,生存境遇不幸。文中的帕沙·鮑日是因為盜用公款而服滿刑期到這個像香腸似的流浪漢島上,除此之外文中還有一處提到他們流浪漢們的居住環(huán)境比較惡劣:由于輸水管道年久失修,淹沒了不久前被流浪漢們強行占據(jù)的廢棄修理作坊。也正是因此,帕沙·鮑日才和自己的同伴們一起逃到流浪漢島上。除此之外瑪莎·沙利亞比娜是其中一個女流浪漢,首先從作者對她的描述中:長著一張娃娃臉,一雙粗糙的手賽過男子。而后當(dāng)大家談到中彩票所得的一輛汽車時,如果她得到了這輛汽車,她希望能將車賣掉,用賣得的錢給自己買件人造裘皮大衣。從她那雙粗糙的手和關(guān)于這輛車的暢想中,我們可以看到她充滿著對生活的幻想,但是這種常年累月的繁重生活讓她那雙手上布滿了歲月的痕跡,從這可以看到作為女性的她不僅地位低下,同時生活處境也非常不堪。
其次是在人物的形象方面的繼承性—他們蔑視錢財和法律。在高爾基的流浪漢小說中,作家所塑造的流浪漢都蔑視法律和財產(chǎn),他們愛自由,重情誼,輕錢財并且對弱者表示了同情。比如流浪漢葉美良,切爾卡什等等。而在這篇小說中,在最開始,當(dāng)大家談到假如自己得到這輛汽車時,帕沙·鮑日反應(yīng)是:“哲學(xué)家叔本華曾斷言,在這個世界上除了瘋子和白癡,就幾乎沒有別樣的人了,恐怕哲學(xué)家是有道理的?!睆倪@句話中,我們能看到帕沙對待這輛汽車是絲毫不在意的,這種不屑的態(tài)度正是繼承了高爾基筆下流浪漢特質(zhì):蔑視財產(chǎn),輕視錢財。而這一特點在他得到了彩票之后便更能得到證明了。他在巧合之下得到了這張彩票,可他并沒有因為這張彩票能得到一輛“莫斯科”牌汽車而將其據(jù)為己有,而是主動將彩票送給了諾沃西利采夫。當(dāng)他去找諾沃西利采夫時,諾沃西利采夫的表情是:輕蔑的昧起眼,并且說:“笨蛋”,而當(dāng)他猜到了帕沙的來意時,很快改變了臉色。此時作者在這里并沒有對帕沙的表情做過多的描述,但是不難猜到,帕沙對待這種轉(zhuǎn)變已經(jīng)習(xí)以為常了,因為在長期的流浪漢生活中,對這種“所謂的上層人”的傲慢早就習(xí)慣。并且若他真的在意錢財,他大可不必親自詢問小諾沃西利采夫,因而此處我們看到了帕沙是真正具有高貴品德的流浪漢。
他們能夠團結(jié)一致,有著寬容之心。雖然“法國人”屢次使壞,并且因此而受到同伴們的排擠,但是他也被大伙兒團結(jié)一致的精神所震撼,他害怕被流浪漢趕走,最后同伴們也只是責(zé)罵了他一頓,同意他繼續(xù)留在這里。從這里我們既可以看到流浪漢們的集體意識,同時也可以看出雖然他們身份地位,處于劣勢地位,但是他們卻有著寬大的胸懷。而也正是因為瑪莎·沙利亞比娜的揭穿,帕沙和流浪漢們才知道原來是“法國人”搗鬼,所以帕沙的衣服才會燒毀。這里我們可以看到作為流浪漢之列的瑪莎·沙利亞比娜是一個正直的人。她敢說真話。她的這一特質(zhì)正是體現(xiàn)了流浪漢的高貴品質(zhì)。
第三,對自由的熱愛,但同時也表現(xiàn)了俄羅斯人性格中獨有的悲觀情緒。小說中,當(dāng)帕沙同諾沃西利采夫聊天時,諾沃西利采夫認為流浪漢太無能,他們已經(jīng)喪失了熱情,說他們是一群卑鄙下流的人,她們像寄生蟲一樣過活,整天撿酒瓶子,而帕沙卻說他們流浪并不樂于這種生活,只是因為他們已經(jīng)無法按照其他方式生活了。而,諾沃西利采夫認為應(yīng)該去工作掙錢,分到住房。而之后諾沃西利采夫請帕沙一起喝酒,喝夠酒之后一天都自由了,但是帕沙卻認為諾沃西利采夫沒有自由,說他是奴隸,是工業(yè)生產(chǎn)的奴隸,是本能和社會偏見的奴隸。從這里,我們可以看懂到帕沙對處于諾沃西利采夫的嘲笑和蔑視,在他看來自由并不是像諾沃西利采夫那樣為了找到彩票差一點拆掉了自己的房子,甚至是去盜墓。真正的自由應(yīng)該是不受金錢和其他物質(zhì)條件的制約。正如流浪漢那樣,雖然他們物質(zhì)貧困,但在精神上他們是勝利者。
當(dāng)他們談到幸福時,帕沙認為“幸福并不是幸福,而正相反!”同時他認為“我們的生活在某種程度上時被制定的,是按編制好的程序安排的,從而產(chǎn)生出各種注定的不幸者?!睆倪@里可以看到帕沙對待生活和幸福的觀點是非常消極的,或者還帶有一些宿命論的意味。而這種悲觀的生活觀念與俄羅斯人的名族性格也是相契合的。由于看不到生活的希望,所以他們經(jīng)常會感到生活沒有絲毫味道。在這里我們也能看到作家對待整個民族的態(tài)度,正如他自己在一次訪談中談到自己的創(chuàng)作也帶有些許的悲觀主義色彩。通過帕沙的思考我們完全可以找到依據(jù)。
首先,人物的身份。我們都知道,無論傳統(tǒng)的流浪漢形象還是高爾基筆下的流浪形象,他們都有著平凡而樸素的出身,他們不管是從外在還是內(nèi)在都有著典型的流浪漢特點。但是在這部小說中,作者筆下的帕沙的確是一個流浪漢,但從外形上并非能分辨出他就是流浪漢。在最開始寫到他的穿著時,作者用“一身體面的灰色西裝,一件高領(lǐng)絨線衫剛上身不久,褐色軍用皮鞋,口袋中的中國自來水筆”這幾個短語使人大體上了解到他時作為一名知識分子形象的流浪漢。而后來小說中也交代他是受過一定的教育,正派人,并且處事果斷。從這里,作者為我們所展現(xiàn)的流浪漢形象不僅在身份上有所轉(zhuǎn)變,同時也著力突出他們雖作為流浪漢但卻有著于流浪漢迥異的特質(zhì)——有教養(yǎng),正派,處在不同的時代他們也在跟著時代在變化。一方面他們繼承了傳統(tǒng)的流浪漢的善良品質(zhì),但另一方面由于他們是有教養(yǎng)的,這就決定了他們與傳統(tǒng)流浪漢對待問題和處理事情的看法上也帶有知識分子所特有的特征。
其次,人物的思想性。在小說中從帕沙每次說話中,我們都可以看出他的話語是帶有自己獨特的思想,他的每一句話中都帶有一種哲理性思考。比如在大家談到關(guān)于汽車的問題時,他以叔本華的一段哲學(xué)話語反駁大家的看法。而后他又說到“俄羅斯人的性格中有一根神秘的弦,它常常彈出一種固執(zhí)的反調(diào)——這在老百姓中間叫做‘就要與眾不同’”。從中可以看出雖然作為流浪漢,但是他對生活,對生命以及周圍的一切都思考得得非常透徹。這里可以看到此時的流浪漢已經(jīng)不單單是為了生存而奮斗的流浪漢,而他已經(jīng)開始思考人生和生命。這樣看來,這是一種進步,這是值得學(xué)習(xí)的。初次之外,我們還了解到,皮耶楚赫的小說大多是描寫俄羅斯人的性格,因此,我們也可從中看到俄羅斯人的特質(zhì):愛思考。因為,皮耶楚赫在一次訪談中也提到:“俄羅斯民族時一個非常謙虛的民族,一個善于思考的民族…俄羅斯人非常真摯,即使捏鼻涕也具有很高的文化素養(yǎng),很難恭維他的外在文化,但他的精神文化卻非常崇高?!雹诙辽痴亲髡吖P下那種具有崇高精神文化的俄羅斯人的代表。雖然他是流浪漢,物質(zhì)貧乏,但是他卻擁有龐大的胸懷和深邃的思想。
第三,人物語言。在傳統(tǒng)的流浪漢小說中,他們所使用的語言也非常具有生活氣息,人物語言趨于平民化、通俗化的特點。不僅生動而且貼近生活,這使得人物更加真實可信。而在小說《彩票》中,我們所讀到的語言與人物身份十分貼近。比如說在談到流浪漢的人品時,帕沙提到了這幾人:赫列布尼科夫,高爾基,亞歷山大·格林等。他可以將名人的話語作為自己日常交際語,并且在思考人生時,他的那些哲理思考和所使用的詞語都能反映他的特點——有文化,有內(nèi)涵。這里可以看到作為流浪漢的帕沙是一個非常有教養(yǎng)的人,而小說中他說話所使用的詞語也是一些文語詞。
在這部小說中,作家不僅展現(xiàn)了全新的俄羅斯流浪漢,他們對傳統(tǒng)的俄羅斯形象既有繼承性也有全新的詮釋。在該小說中我們看到的不僅僅是作為不同時代的流浪漢的生存境遇,同時在流浪漢這一形象中我們也能看到俄羅斯人的特性。作家所塑造的這一形象,我認為并不能簡單的認為是生活的流浪者,他們更代表著無數(shù)正在奮斗著的俄羅斯人,雖然物質(zhì)貧乏,但是他們是真正的具有崇高精神的俄羅斯人。他們是俄羅斯精神的流浪者。
注解:
① 張靜宜:《流浪漢小說的發(fā)展與高爾基流浪漢小說的新突破》,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xué),2010年.
② 李新梅:《當(dāng)代俄羅斯知識分子訪談錄(二):反思歷史,訪談錄》,俄羅斯文藝, 2014年1月15日.
[1] 李新梅.當(dāng)代俄羅斯知識分子訪談錄(二):反思歷史,訪談錄.[J].北京:俄羅斯文藝, 2014年1月15日.
[2] 張靜宜.流浪漢小說的發(fā)展與高爾基流浪漢小說的新突破[J].內(nèi)蒙古: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xué),2010年.
章佳(1991-),女,黑龍江大學(xué)碩士研究生,專業(yè)俄語語言文學(xué),研究方向:俄羅斯文學(xué)。
I106
A
1672-5832(2016)08-0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