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善書
浮云吹夢,落英 煮茶
◎沈善書
九日山僧院,東籬菊也黃。俗人多泛酒,誰解助茶香。
——唐·皎然《九日與陸處士羽飲茶》
老瓦上還沾著舊歲的塵埃,明日黃花的典故也猶記于心。有僧人清掃著閑庭里的落葉,屋檐下,打鐘人又敲響了寺廟的鐘聲。念經(jīng),品茶,清談,打坐,一天就這樣過去了。“留取老桂枝,歸來共攀折”,這番字句吟吟哦哦,流傳至今,讀來令人心思澄澈。
九月九日是傳統(tǒng)佳日重陽節(jié),自古便有登高望遠(yuǎn)、插茱萸、飲菊花酒、簪菊賞菊的習(xí)俗。但在這里,皎然對世俗飲酒的粗鄙風(fēng)氣嗤之以鼻。他說,只有茶才是人生中的一大清歡,尤其是在良辰錦時與故知一起在庭軒中品茶,伴著皎皎明月、朗朗清風(fēng),甚是愜意。也只有茶才能讓人推心置腹地暢談,洗濯內(nèi)心浮世的塵埃。
“俗人多泛酒,誰解助茶香”,他是詩僧皎然,愛茶、品茶、玩茶,嗜茶如命。東籬墻外的菊花黃了,燦然一片,看著皎然與陸羽吃茶,不禁想起田園生活里魚米飄香的光陰。想在曲徑通幽的深處尋一處素樸古雅的僧房,窗明幾凈,翠篁掩映。輕叩柴扉,探問是否有人在家,可否賞我一碗茶喝。老茶新米,焚香掛畫,靜坐參禪,矜貴的也只是世間尋??梢姷那鍤g瑣碎。亦如唐代詩人靈一在《題僧院》一詩中寫道:“無限青山行欲盡,白云深處老僧多。”
品茶,意在清心。心靜了,領(lǐng)悟了玄機(jī),看透了世事,便隨處都有清涼地,世間萬物也因此云淡風(fēng)輕。真正束縛我們內(nèi)心世界的,不是外在,而是內(nèi)在的羈絆。若是心平氣和地款待世俗,那么處處都有蓮花盛開。生活的精彩不在于繁華繽紛,偶爾清簡,偶爾淡然,身居城市,亦是幽人。
且看皎然與陸羽這對友情甚篤的忘年之交便可得知。詩僧皎然,他不求冠絕青史,亦不求彪炳千古,他要的是與三兩知己品茶弄月的清簡光陰。而我追求的,大抵如是。
光陰行過紅塵深處,方才知曉,馬不停蹄的是風(fēng)雨滄桑。但好在還有白云悠悠的山林雅意可以寫,有酒曲可以釀,有經(jīng)文可以抄。我喜歡這種清簡的禪意生活,可以抄經(jīng)、煮茶、焚香、掃葉。
我本是知之甚少的弱冠少年,倒是在這首詩里尋得了一貼浮躁社會里的清涼散。而我亦是三生有幸,不濃不淡,不驕不矜,不癡頑,不浮夸,靜坐洗心,焚香寫字,然后頓悟,俗慮宛如指尖塵埃,不過爾爾。
梨花白
謝公離別處,風(fēng)景每生愁。客散青天月,山空碧水流。池花春映日,窗竹夜鳴秋。今古一相接,長歌懷舊游。
——李白《謝公亭·蓋謝脁范云之所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