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旬利
融入西海(外一篇)
□ 陳旬利
天盡頭,何處有芳丘?
《紅樓夢》的林黛玉這樣問到,她真切希望有一個和自己冰清玉潔的身心相稱的,可以讓自己長眠的地方。我想,這也是許多俗世間人曾經(jīng)有過的期盼吧。
這次西北行最后的一站是青海湖,古時又叫西海,興許,這會是我有生之年能到的最西邊的所在了。
西北、西方、西海、西天,難道,天的盡頭果真是與西相連著的嗎?
沿著文成公主走過的路,沿著宗喀巴大師走過的路,沿著唐高僧玄奘走過的路,朝著青海湖走著,心里還一直縈繞著文成公主在日月山最后回望長安,走向西藏那悲情、悲滄卻又不乏史詩性的成分的畫面。
一念間,我們竟然就到了平生從未到過的大草原了,世間所有的景色,不是攝影,不是照片,不是畫,也不是視頻。而是眼睛、大腦和情感面對自然風物的折射和映像。沒有親身到過,看過,親自感受過的風景就只是一種沒有生命力的標本。當大片大片的牛羊和一望無際的寬闊的草地迎面撲來,你只能為自己對草原的儲存而自慚形穢;當一條沒有盡頭筆直通往地平線的大路一直延伸,你知道,那就是天路,就是天盡頭了;當?shù)仄骄€和天邊出現(xiàn)一條藍色的線時,直覺告訴你,青海湖到了。車兒繼續(xù)前行著,所有人都被驚異著,這哪里是風景,實是進了天界呀,是草原,卻是出現(xiàn)了平鋪于視野所能及的油菜花海;是花海,卻又是蒼茫無沿的草原;是牧場,卻又是碧藍蒼翠的湖海;是湖海,卻又是北國那大漠般的沙丘……愈近,景色非但沒有消退,反是愈加的美麗,灰色、淡藍、碧藍、淡綠、墨藍、翡翠,色彩在不停的變幻著;藍天、白云、遠山、綠草、黃花、花衣、來時的地方和四周的遠山又成了布景,美麗在不停地變幻著;所有的人和建筑、船舶都成了點綴,青海湖以其大美、絕美、雄美、圣美、靜美把所有的一切都囊括在自己的懷中,成為她美的一份子。在這里,天地靜默無語,卻震撼人心;一切都安謐寧靜,圣潔清幽,卻直達靈魂;她自身散發(fā)大自然與生俱來的永恒的靜寂,能把所有的心都沉靜如一潭清水,和她融為一體,忘記了喧囂,忘記了煩惱,忘記了功名利祿,每一處,都能把你消融;每一處,都可以讓你屏息;每一處,都能讓你心醉,你無需做什么,甚至不愿意拍照。只是默默地看,靜靜地觀,悄悄地行,如果時間允許,所有來人都愿意在此長留相守,成為她的一部分。
坐上船,任鸕鶿在眼簾中飛翔,任湟魚在身邊游蕩,任天地湖把自己輕擁,心中已是一片空靈和澄凈。
青海湖,是我國第一大內(nèi)陸湖泊,也是我國最大的咸水湖,地處青藏高原東北部,面積4583平方公里。長105公里,寬63公里,最深處38米,平均深度15米繞湖一周360公里。湖面海拔3200米,湖中有蛋島、海西皮、三塊石、沙島、海心山五座小島。我們所到,只不過是青海湖一角。不過這已足夠,她早以懾走了我和同伴的魂魄。
在藏民族的傳說中,青海湖居住著赤霞女王九姐妹神,藏民族一直把青海湖視為神靈崇拜,青海湖已完完全全俘虜了他們的心魂,每逢藏歷年前,數(shù)以萬計的信徒都會到青海湖磕頭轉(zhuǎn)湖朝拜,要完成轉(zhuǎn)湖一周的朝拜,要三個月,一路的風餐露宿,身心備受煎熬,以此表達對佛的虔誠,從而求得今生來世的平安和幸福。
在湖邊,我看到許多壘砌的瑪尼堆,那是信眾們對神靈的崇拜之地,也是信眾們和神進行對話所在;在一些路口。我看到一些瑪尼墻,那是信眾們對佛對神永不消退的禱告;在來的路上,導游給我們介紹藏民族的天葬、水葬等一些風俗習慣,并將曾經(jīng)的天葬臺指給我們看,還有一路走來,隨處可見的幡旗幡帶,這些,都讓我心中明白了一個道理:在遼闊和博大的自然面前,在潔凈和肅穆的地域面前,人會把自己放到屬于自己的位置,把心恢復到原有的大小,不會膨脹,不會放大,不會失去該有的平靜,在那里的宗教,其本質(zhì)還是天地人合一的表現(xiàn),即便是生死也是平常,生生死死,也不是什么界限,只是一種往返和輪回。
這時,我想起王洛賓在青海湖邊寫出的那曲膾炙人口的民歌《在那遙遠的地方》,唯其有青海湖的夢幻和癡戀,他才會把讓心愛的姑娘的的羊鞭的抽打變成一種享受和甜蜜;也只有青海湖那絕美的風景,才能讓臺灣著名作家三毛和王洛賓演繹一出驚天動地的忘年戀。
正在兩人往來頻繁時,三毛在一次告別80多歲的王洛賓回臺灣后卻出人意料的自殺,把生命定格在40多歲,常有人說她是內(nèi)心憂郁和心靈的疲倦而死去的,但我知道,她一生喜歡流浪和漂泊,曾幾度奔波在非洲撒哈拉大沙漠里,又經(jīng)歷過和荷西的刻骨銘心的婚姻,對愛、對自然、對人生的理解早已超越了世俗,當她來到新疆,來到青藏高原,來到青海湖湖邊,她是否也受到了世界屋脊的攝魂和佛的召喚,把生死看的不再重要,最終毅然走向永恒。
絕美的風景引出絕念的震撼,也彰顯出無可替代的孤獨,青海湖的壯麗和孤靜仿佛有一個永恒圣潔的神靈在行走著,散發(fā)著,召喚著,會讓每個到青海湖的人身心里的俗世塵念都輕輕滑落在湖面,悄然融入蒼茫無際的湛藍里,猶如進入心如止水,波平如鏡的境地。生命中那些華麗,那些粉飾雕琢,那些牽牽絆絆,都如浮光掠影,在大美的青海湖的面前,化為一縷輕煙裊裊飄散。
《西藏生死書》中有這樣一段話:
“生和死,是每個人最大的兩樁事情!行走在生死的曠野,每個人都在路上”……
“在這個世界上,有一件事是絕對不能忘記的。如果忘記其他事情,只有那件事沒有忘記,你就不用擔心;反之,如果你記得、參與并完成其他事情,卻忘記那件事,那你就等于什么也沒有做”。
每一個高原生活的藏族人,他們都會牢牢記住這件事,像死去一樣活著,如活著一般死去,好像從來沒活過一樣存在,好像從來沒離開一樣死去。
當你到了如此的境界,哪里都是青海湖一樣的天堂,哪里都是林黛玉所期盼的香丘。
那一天,
我閉目在經(jīng)殿的香霧中,
驀然聽見你頌經(jīng)中的真言;
那一月,
我轉(zhuǎn)動所有的經(jīng)筒,
不為超度,
只為觸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
我磕長頭匍匐在山路,
不為覲見,
只為貼著你的溫暖;
那一世,
我轉(zhuǎn)山轉(zhuǎn)水轉(zhuǎn)佛塔,
不為修來世,
只為途中與你相見。
面對青海湖,面對人世間所有,在青海湖畔神秘消失、失蹤的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替我說出了全部。
在西夏遠逝的的傷感中,竟然在一夜之間,又穿越了千里,到了西寧,還沒有搞清東南西北,迷迷糊糊中,便被拉到距西寧二十六公里之外青海省湟中魯沙兒鎮(zhèn),去看塔爾寺。
塔爾寺,是藏區(qū)黃教的六大寺院之一(其它5座是西藏的色拉寺、甘丹寺、哲蚌寺、扎什倫布寺和甘肅的拉卜楞寺),是青海省藏傳佛教中的第一大寺院。
對于佛和佛教,我多少是逃脫不了那無形的“罩”的,按生辰八字推,我的命理是帶有“華蓋星”,不過,自小到也果真對那中華的神秘文化有著興趣,因而多少了解了佛的一些事理,只是自己從來做事都是淺嘗輒止,對佛的知曉僅是皮毛,又生成是佛緣淺薄的那種,甚至連“緣”字用起來都是羞愧的。
自小接觸的佛,印象最深最大的事理當是“生死輪回”了吧,“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就像一粒種子根植在我周邊那些人的心中,后來讀了《西游記》,對佛的理解以為就是唐僧那般,是一個人一生的目標和期盼,必需努力地取經(jīng),努力地修成菩薩,成就正果的,至于為何要作菩薩,菩薩是干什么的,是不曉得的。
后來大些了,知道漢族的佛教和藏傳的佛教是不同的,不過終歸還是吃喝拉撒睡重要,七情六欲重要,功名利祿重要,于是,一直陷于紅塵俗世中,再也沒有去探究佛教的究竟。
不過菩提樹還是知曉的,相傳當年佛祖釋迦牟尼舍去王位的繼承人,正是在一株菩提樹下坐禪,苦思冥想,忽然靈光連通了天地人三界,洞悉了所有的大道,頓然覺悟而成佛。在佛教的經(jīng)典里,菩提是圣樹,是和佛教的一部分,和佛是相生相依的,有佛寺便有菩提,有菩提也就有佛寺,每每香火旺盛的佛寺,菩提也是年代久遠,根茂枝,葉繁果密的。
那菩提樹倒也真是不一般的,都是無法而果,無需燦爛,無需絢麗,只是用青綠的菩提樹葉經(jīng)歷春夏秋冬的陽光雨露,風霜雪寒。偏偏就結(jié)下了佛緣的無花果,最終成為僧侶手中和心中的佛珠了。
在湟中縣魯沙兒鎮(zhèn),有一個天然像蓮花盛開的地方,四周有五座蓮花花瓣樣的山,圍著一個山坳。公元1357年一個圣神的日子,一位藏族媽媽在蓮花山坳里放牧,沒料到提前發(fā)作,生下一個孩子,便自己剪下臍帶。豈料就在臍帶滴血的地方,長出一顆菩提樹,菩提樹也生的奇異,樹根向四面八方延伸,如一個人身子四肢展開,更為神奇的是,這顆菩提樹生有十萬片菩提樹葉,片片葉上自然呈現(xiàn)獅子吼佛像(釋迦牟尼身像的一種),而那孩子也非同小可,自小就對佛表現(xiàn)出超人的興趣,十六歲時就只身去西藏尋法,一去就多年不返,這般就苦了他的母親,老人家思念成疾,讓人捎去了一束白發(fā)和一封信,想要兒子回家一見,這位兒子因為佛教事業(yè)無法歸返,大哭一場,寄回一幅用自身鮮血畫成的自畫像,也在信中寫到:“若能在我出生的地方建一座塔,如見我一樣”。這位母親知道有生之年是見不著兒子了,就把全部的思念都凝聚在實現(xiàn)兒子的希望上,她把一直保存著的兒子的胞衣埋在菩提樹下,以菩提樹為核心用石片一點一點的壘起塔來,星轉(zhuǎn)斗移,母親的行為被周圍的人和信徒們知道了,也紛紛來幫忙。終于一座蓮聚塔建起了,以后幾百年的歲月里,塔不停地改建、擴建著,形成一個享譽天下的名寺。先有樹,后有塔,再有寺,因名塔爾寺。
后來,人們知道,那個建塔爾寺的母親叫香萍阿切夫人,那個生在塔爾寺菩提樹下的兒子就是創(chuàng)建藏傳佛教最著名的格魯教(黃教)的宗喀巴大師,這位大師也許不太了解藏傳佛教不知端里,然而達賴喇嘛和班禪都是知道的。因為首位達賴喇嘛和班禪就是他的兩大弟子轉(zhuǎn)世的,而且達賴喇嘛和班禪是從第三世開始的,而把第一世和第二世留給他和他的兩大弟子。他就是藏傳佛教的開山鼻祖,是第一世達賴喇嘛。
對于虔誠的藏族同胞,塔爾寺至高和神圣,經(jīng)歷了幾百年的風風雨雨。以塔為核心發(fā)展為占地600余畝,殿堂52座。僧舍房屋9600多間。僧眾700余人的大寺名寺。僅金瓦殿就花黃金100多公斤。還形成了塔爾寺三絕的酥油花、壁畫、和堆繡。到這里來的信徒絡(luò)繹不絕。
在塔爾寺,我看到大金瓦殿的信徒在無比虔誠的磕著長頭,把那里所有的地板都磨的油光,他們手中持著念珠,只因殿內(nèi)那菩提樹那十萬片樹葉片片都有一個佛,每一個都要磕到,一般要完成這個目標,年輕人需要三個月,老年人要半年,為了不計算錯誤,磕頭時用念珠計數(shù)。對他們來說。這十萬樹葉上佛就是他們的精神信仰和生活的目標,而身邊人,殿外的世界都是不存在的。
據(jù)說,殿中那座包銀的佛塔,里面就是宗喀巴生下時的那顆菩提樹,那樹一直活著,殿內(nèi)的喇嘛指著殿外的一顆菩提樹說,那就是塔里的樹伸在殿外的樹。倍加神奇的是,在如此干燥的地方,裸露的菩提樹的根部還生有青苔,這幾乎是絕無僅有的。
來塔爾寺的信徒都期盼這顆菩提樹能落下一片葉子,更期盼能看到菩提樹葉上的佛像,如果看到,那就是和佛有真緣的,從此會進入叩拜十萬個頭的行列里,我當然是沒有那個真緣的。菩提樹下,空空如也,一片菩提樹葉,更不用說佛像了。
我若有所失,竟想起神秀和慧能那段人人皆知的偈語來。
神秀說:“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p>
慧能說:“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p>
處在俗塵凡間的我只是喜歡這些語句,似乎是明白這里面的一些寓意的,但一到世事在身就身不由己了。此時此刻,我心里總也忘不了那個母親,糾結(jié)這那個母親期盼相思兒子的那個眼神,糾結(jié)這那個母親在生命奄奄一息時還在往塔上堆壘石片的場景。
她讓我心痛,讓我心碎,只是我知道這位母親始終沒有抱怨兒子半句,她把所有的愛都匯聚在塔爾寺上,把人間母親所有的無私和偉大的都在兒子的事業(yè)和悟道中延續(xù)。那位兒子的事業(yè)也終于成就,他造就了一個拯救人類的精神天界,那里純凈如藍天,那里純凈如湖水,那里純凈如明鏡,那里純凈的如孩子的心空,直是到了當下的世界里,還依然那樣彌足珍貴,給處在物欲橫流中的現(xiàn)代人類留下唯一一個通往本真凈土的通道。
想到這里,我已然不再為那位母親糾結(jié)。我由此對塔爾寺三絕不再癡迷,對那些白塔、銀寺、金像不再好奇,因為那只是所有僧侶、喇嘛、活佛和信徒一種通往圣靈的依托和虔誠的表達,是決不應該用俗世的價值去看待和衡量的。
游人依然車水馬龍,摩肩接踵,可我一時間竟感覺不到,喧囂了。我的目光和心境猶如那些僧侶和信徒般的淡然和空靈。我知道,塔爾寺不是看的,不是游的,是感的、是悟的、是敬的。
是啊,一個人的生命是短暫的,日出、日落;緣起、緣盡;生生息息,自生自滅,交替輪回,實是一片混沌。釋迦牟尼最后的悟道,就是世界本沒有道。
世間的一切,都應該來去自然,匆匆如常。
菩提樹,是可以開在每個人心中的,它帶給每個人的,會是一種寧靜,一種源自內(nèi)心的淡定和寧靜。
□陳旬利,陜西平利人,陜西省作協(xié)會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平利縣作協(xié)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