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勝連
認識泰山TARZAN好多年了,這位趙兄活得一向瀟灑,行事也頗有些隨性。4月初桃花正艷,他聽了朋友送的一張京劇CD,頓時被一個韻味十足的嗓音深深迷住,一打聽,原來是大名鼎鼎的京劇名家海上“瑜老板”——譚余一派女老生王佩瑜。正巧趕上那個周末瑜老板在上海舉辦“清音會”,趙兄在網上淘了張票就飛了過去,他激動地說:瑜老板就近在身邊兩米處演唱,太精彩了!太過癮了!太值了!除了瑜老板的清音會外,他又去了上海博物館看了半天,聽了攝影家爾冬強海上絲路講座,還跑去參觀了一個日本超常識機械展。泰山TARZAN以日行超過2萬步的速率,結束了這次歷時28個小時的上海之旅,盡管有些時空交錯的恍惚,但他心上始終掛念著一件事:那只來自山東曲阜孔家,底款為“炊經堂記”,打了三枚超大銅鋦子的精致長方紫砂花盆是否安全到了家。三十多年前趙兄大學主攻機械專業(yè),現在經營著一家機械設備公司,他對機械和手工有一種天然的熱愛,還愛好收藏。泰山TARZAN最大的嗜好是收藏帶鋦釘的古舊器物,我送他一個雅號“鋦王”。
“鋦王”其實是一位有心人,十多年前市場好,古舊老貨居多,但造舊作假向來就有,淘寶尋古者“打眼”“吃藥”在所難免?!颁|王”見招拆招,他的對策就是專挑帶鋦子的老貨,還有一套“趙氏法則”:第一,帶鋦子的一定是老貨(現在不一定了,鋦子也有造假了);第二,帶鋦子的一定是好貨(金貴的破碎了才舍不扔掉,必須修好再用);第三,帶鋦子的一定是便宜貨(現在價也貴了,專門對付收鋦子的)。幾年下來,趙兄鋦補專項收藏魅力盡顯:花釘、素釘、金釘、銀釘、銅釘、豆釘、米釘、砂釘等不同種類鋦釘奇異紛呈,瓷器、紫砂、石器、木器等鋦補藏品蔚為壯觀。記得有一年參加錦州古玩博覽會,趙兄看上了一只超大的淺絳花鳥大花盆,畫工精彩,可惜碎得太重,盆身布滿了銅鋦子,滿市場的人見了都扼腕長嘆,惜別而去,唯有趙兄如獲至寶,樂呵呵地扛到了自家車上。現在看來如此體量的超大晚清花盆雖殘尤珍,千金難買,真佩服“鋦王”的眼力和魄力。趙兄收藏有一件清初青花大罐,滿工畫人物,器身上縱橫交錯鋦著近百只精致的銅釘,氣場十足,他常自豪地說:這可是一件不可多得的鋦瓷重器。
“鋦瓷”是一項古老的民間手藝,從事這一行當在民間被稱為“鋦匠”“錮爐匠”。不知為何這個行當奉女媧、老君為祖師,在北宋張擇端《清明上河圖》上就出現有鋦匠街邊鋦補瓷器的場景。鋦瓷通常分為五步:第一,找碴,對縫,對破損的瓷器恢復原狀,準備修補。第二,定位點記,結合位置和位點,計算鋦釘數量和位置。第三,打孔,用金剛鉆打孔。這是對鋦匠技藝的最大考驗。第四,鋦釘。鋦釘制作體現手藝人的水平,鋦釘的韌性和制作鋦釘的水平,也決定著鋦補器皿的使用壽命。第五,用雞蛋清和瓷粉調和補漏,防止瓷器漏水,這樣完整的鋦瓷就完成了。鋦補行當自然中形成了山東、河南、河北三大派,山東的金剛鉆為皮鉆,河南的金剛鉆為弓鉆,河北的金剛鉆為砣鉆。清朝乾隆時期,在三大派基礎上又分成兩大類,即:?;睿纸写只?,以民間生活用品為主,鋦釘粗大、為清一色的鐵釘。另一類,行活,也叫秀活,專為達官、王爺、貴族、八旗子弟們服務的鋦瓷細活,鋦釘用鍛銅工藝加工而成,美妙絕倫。由于有了鋦匠精美絕倫的鋦瓷細活,在達官、王爺、八旗子弟們中興起了“鋦活秀”,鋦瓷行當在古董、古玩行里有了一席之地。而單一鋦補也轉為鋦補修復,嵌飾做件,鑲包配飾等彰顯匠人絕活技藝的專門行當,行活鋦匠的名聲為之大振。清末至民國年間,山東青州府濰縣出了一位錮爐匠人繼承祖業(yè)掌握了“鋦活秀”絕活絕技,人稱巧工“王神手”,南下金陵、蘇杭,北上天津衛(wèi)、北平府,走南闖北“鋦活秀”。后來在北京琉璃廠南西夾道一干就是5年多,專業(yè)做“鋦活秀”生意。當時的京城達官貴族、八旗子弟以及眾多文人墨客、藏友玩家,都找王神手鋦瓷。據傳清代民國鋦藝作品上,嵌有“王記”鋼印的即是王神手的作品。
手上這只清末哥釉青花太獅少獅觀音瓶,十年前從山東藏家“老貨玩主”手上轉讓而來,海外回流,瓶高30厘米,高雅端莊,青花加白,吉慶祥瑞。底足瓶口精致完整,瓶身交錯數道驚紋,沿著裂紋鋦補近20對精工鍛制的菱型銅釘,其中兩對銅釘已脫落。哥釉器破碎后瓷皮酥軟,這只哥釉觀音瓶因地制宜采用雙聯銅釘鋦補,巧奪天工,鋦瓷絕技起到了起死回生的神奇妙用。
現代社會許多傳統(tǒng)手工藝逐漸被淡忘,鋦補技藝一度瀕臨失傳,但近些年鋦瓷開始在民間復活。山東巧工王神手之孫、家族傳承第五代傳人王振海掌握著家傳24樣、72種、136道獨門鋦瓷絕技,人稱“中國鋦瓷大師”。今年春上,這位當代國手網上宣示鋦瓷理念說:“我們是最平實的手工藝人,鋦瓷手藝的思想根基就是縫補生命、修復藝術;鋦,最大的魅力就是鋦聚合和,鋦合了裂璺、聚和了生命,縫補了情感裂隙、修復生活遺憾?!毙腔饛腿嫉默F代鋦瓷接續(xù)了前人技藝,還在發(fā)展惜物、格物理念上大步提升了境界。
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有一只中國南宋時期的龍泉窯青釉碗,該碗底部有裂鋦有銅釘,因其形狀像大螞蝗,日本人稱其為“馬蝗絆”,在日本此碗的名氣與法國羅浮宮的“斷臂維納斯”相類。根據日本江戶時代儒學家伊藤東涯于享保12年(公元1727年,清雍正時期)撰寫《馬蝗絆茶甌記》記載,安元初年(公元1175年左右,南宋時期),日本武將、公卿平重盛向中國杭州育王山布施黃金,作為回禮,佛照禪師以龍泉窯青釉茶碗贈之,后來此碗為室町時代將軍足利義政(1449~1473在位)所有。足利將軍獲得此碗之際,其底部有裂痕,故送回中國請求換一相同之物。但明朝時期中國已無法燒制出如此出色的青瓷茶碗,便使用銅鋦將裂痕補好送回日本。由此該茶碗聲名遠揚,后由足利義政流傳至角倉家,最后由三井高大氏捐贈給東京國立博物館,作為國寶一直珍藏至今。相傳因為足利將軍不滿意中國工匠鋦補的修復方式,于是日本工匠開始考慮用大漆來修補瓷器裂痕,并用金色裝飾,“金繕”由此而衍生。
“金繕”是指以天然大漆為粘合劑,對破損陶器、瓷器碎片進行粘接和補缺,并在接縫上以敷以金粉或貼上金箔裝飾的一種工藝技法,與中國的鋦瓷技藝在瓷器修復上有異曲同工之妙。金繕與中國的鋦瓷一樣不僅用于修補瓷器和紫砂器,還可用于竹器,木器,牙雕,玉器等小件器具的修復。相傳中國漆器與傳統(tǒng)漆藝大約在唐代時期開始傳入日本。日本從事金繕修復的手工藝人稱為“繼物師”(接物師),這一職業(yè)名稱大約出現于17世紀的江戶時期。由此推知,日本金繕技藝大約成熟于中國明末清初時期。
金繕體現著日本文化中對殘缺美的崇拜。評判金繕的美學價值,橫看成嶺,側看為峰。我贊同這樣一種觀點:金繕本意在于面對不完美的事物,用近乎完美的手段來對待。金代表一種態(tài)度,用世上最貴重的物質來面對缺陷,精心修繕。面對缺陷不去試圖掩蓋,坦然接受生命中的不完美,在無常世界中恪守著對美的向往,化殘缺為美,在不完美中追求完美,不斷超越,進而達到更高境界。如果從修復行為上論,金繕工藝包含“金漆修補”、“隨色修復”和“自由改造”三個不同方向和境界。金漆修補,以恢復功能為目的;隨色修復,偏重審美;自由改造,主要針對殘損較為嚴重的器物或殘片,接近于藝術創(chuàng)作,更能激發(fā)匠作者的才華和靈感。三種境界共同追求那種抱殘守缺的意境之美。
金繕器物在日本價昂而不易得,這兩年國內開始流行古瓷金繕修復,年初在微拍堂遇上一只南北朝盤口三系壺,口殘金繕修復,當時稍作猶豫,可惜花落他家。濱城丁香花開時節(jié),與三兩好友周末造訪古玩城一無所獲,正要空手而歸,恰巧碰上“長物居”的葛老板。在店里他拿出一只青瓷蓮花碗,說正在搞金繕修復,眾人看好,連連夸贊。小葛一高興說還有更好的,從柜子里搬出了這只直徑近30厘米的明代龍泉窯梅子青三足大香爐,它釉面碧綠如翠,溫潤類玉,胎體厚重,爐心爐底沒掛釉,火石紅痕跡鮮明,周身破碎粘合,一底足重塑金身,新繕的金線靈動如蚯螞l走泥,氣勢如虹,襯托得整只香爐更加大氣磅礴。小葛老實說,照金繕規(guī)矩修復的,只是繕敷用的化學金粉。我相信,這就是我與金繕的緣分。
“五一”當天,泰山TARZAN趙兄看了整出的京劇《玉堂春》,他說蘇三是由劉長瑜的弟子、國家京劇院一級演員管波扮演,名角名劇,氣氛熱烈,很是過癮啊。最后,他告訴我,那只孔家的老花盆真是好,鋦子也美,總也看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