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 妮,馬格非, 楊 曄
(安徽中醫(yī)藥大學藥學院,安徽 合肥 230032)
?
地龍顆粒劑的制備工藝及質量初步評價
倪 妮,馬格非, 楊 曄
(安徽中醫(yī)藥大學藥學院,安徽 合肥 230032)
優(yōu)選地龍最佳提取工藝,制備地龍顆粒劑,并對地龍顆粒劑質量進行初步評價。正交試驗法優(yōu)選出地龍藥材最佳提取工藝條件,濕法制得地龍顆粒,并對顆粒質量進行了初步評價。 地龍藥材最佳提取條件:加10倍量水,浸泡40 min,煎煮30 min;以淀粉(m):糊精(m):10%淀粉漿(V):地龍?zhí)崛饪s液(1 g生藥/mL)(V)=7:3:1:1為條件,制備地龍顆粒。結果表明該提取方法操作簡單,制備的顆粒劑流動性好,不易吸濕,方便保存。
地龍;正交實驗;顆粒;質量評價
地龍(Lumbricus)為我國傳統動物藥材,其性寒、味咸,歸肝、肺、膀胱經,具有清熱定驚、平肝息風、平喘、通絡[3]?,F代藥理研究表明地龍具有止咳平喘、調節(jié)免疫、抗腫瘤、抗炎、降血脂、降壓、抗心律失常、抗凝血、溶血栓等功效[2]。地龍的臨床給藥方式多為以飲片為原料的湯劑。而飲片由于產地、采收、季節(jié)、炮制等原因易造成質量不穩(wěn)定,從而影響臨床藥效。同時,飲片需要煎煮,對于現在快節(jié)奏的生活方式顯得不相適應[3]。本研究通過正交實驗法得到地龍最佳提取工藝條件,以該條件提取獲得地龍?zhí)崛∫翰饪s,以濕法制得地龍顆粒,最后對地龍顆粒進行流動性、堆密度、吸濕性等進行評價。
1.1 儀 器
烘箱202-1A型,上海陽光實驗儀器有限公司;電子天平AR2202CN型,梅特勒-托利多儀器上海有限公司;D-37520 Osterode 低溫高速離心機,德國賽默飛世爾科技公司;757分光光度計,上海精密科學儀器有限公司;TH恒溫恒濕試驗箱,東莞市泓進儀器檢測有限公司。
1.2 藥品與試劑
地龍,安徽中醫(y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批號 20151117,經安徽中醫(yī)藥大學劉守金教授鑒定為地龍(Lumbricus)干燥體;磷酸,上海蘇懿化學試劑有限公司;考馬斯亮藍G-250,天津市光復細化工研究所;淀粉、糊精,江蘇強盛化工有限公司;正丁醇,天津市光復細化工研究所。
2.1 測定方法
2.1.1 蛋白質含量測定方法(考馬斯亮藍法)[4]
精密吸取100 μg/mL牛血清蛋白標準溶液0.0、0.2、0.4、0.6、0.8、1.0 mL,加蒸餾水將終體積補足至1.0 mL,加考馬斯亮藍G-250溶液5.0 mL,混合均勻,以蒸餾水為空白,595 nm 處測吸光度,以蛋白濃度(C)對吸光度值(A)進行回歸處理,得回歸方程:A=0.006 C+0.107(R2=0.999),蛋白濃度在20~100 μg/mL間呈良好線性關系。
2.1.2 提取率計算
精密吸取樣品液50 mL至干燥蒸發(fā)皿中,蒸干,105 ℃干燥5 h,移至干燥器中冷卻30 min,稱重,按藥材量計算得率。
2.2 正交實驗
根據相關文獻報道可知影響地龍蛋白提取的主要因素有加水量、浸泡時間、煎煮時間[5-6]。通過單因素預實驗確定各因素影響地龍藥材提取有意義的水平,進行正交實驗[7]。
表1 地龍藥材提取工藝L9(34)正交實驗因素水平表
按表1正交因素水平設計L9(34)正交實驗,結果見表2。以蛋白含量和出膏率為指標,對結果進行方差分析[8]。
2.3 地龍藥材提取濃縮液的制備
地龍藥材剪碎,打粉,稱取地龍藥材粉末50 g,加10倍量水,浸泡40 min,煎煮30 min,5000 rpm離心10 min,合并上清液,水浴加熱濃縮至50 mL,得地龍?zhí)崛饪s液。4 ℃保存,備用。
2.4 地龍藥材配方顆粒制備
2.4.1 輔料種類的篩選[9]
目前常用的輔料有淀粉、糊精等,本實驗考察了淀粉、糊精兩種單一輔料及淀粉和糊精(1:1)的混合輔料,分別將三種輔料與地龍?zhí)崛饪s液以2:1(w:V)比例混合,在相對濕度75% 條件下測定吸濕百分率。
2.4.2 輔料比例的優(yōu)化
為優(yōu)化淀粉和糊精的比例,將二者以不同比例混合,與地龍?zhí)崛饪s液以10 :1混勻,計算24 h吸濕百分率。
2.4.3 黏合劑用量選擇[10]
本實驗選淀粉漿作為黏合劑,取相同地龍?zhí)崛饪s液及輔料,分別與不同體積10% 淀粉漿混勻,制軟材,過16目篩,50 ℃干燥30 min,整粒,能通過10目篩且不能通過12 目篩的顆粒為成品,以顆粒得率選擇10% 淀粉漿用量。
2.4.4 顆粒中總蛋白含量測定
稱取地龍干燥顆粒1.030 g,加5 mL蒸餾水,使溶解,取上清液1 mL,加考馬斯亮藍溶液5 mL,混合均勻,595 nm波長處測 定吸光值。
2.4.5 地龍顆粒鑒別
取地龍藥材粉末1 g,加水10 mL,加熱至沸,放冷,離心,取上清液作為對照品,另取地龍藥材顆粒,以相同方法制備供試品,吸取上述2種溶液各3 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正丁醇:冰醋酸:水(4:1:1,V : V: V)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茚三酮試液,在105 ℃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2015版《中國藥典》一部地龍藥材項下鑒別方法)。
2.5 地龍顆粒一般檢查
2.5.1 流動性的考察
以測定休止角方法(2015版《中國藥典》 4 部附錄Ⅺ ⅩC 原料藥與藥物制劑穩(wěn)定性試驗指導原則)考察顆粒的流動性,實驗重復5次,休止角越小,顆粒均勻性越好。
2.5.2 堆密度的考察
取顆粒4.0 g,置10 mL量筒中,手持量筒于5 cm高度落在木板上,反復5次振動后,測藥粉的容積,計算堆密度。堆密度越大,顆粒的均勻性越好。
堆密度(g/mL)= 藥粉重量(g)/容積(mL)
2.5.3 吸濕性實驗考察
將地龍顆粒平鋪于干燥的稱量瓶中,厚約2 mm,在相對濕度75%條件下按照吸濕性測定方法(2015版《中國藥典》4 部附錄Ⅺ ⅩC 原料藥與藥物制劑穩(wěn)定性試驗指導原則),分別測定2、8、24、48、58、82、106、130 h顆粒吸濕百分率。
3.1 地龍?zhí)崛」に囌粚嶒灲Y果
表2 正交實驗設計及結果
注:以x1max=100,x1mix=50,y1=50/(x1max-x1mix)x1i+50;以x2max=50,x2mix=0,y2=50/(x2max-x1min)x2i+0;y=y1+y2。
表3 正交實驗方差分析
注:臨界值F0.05(2,2)=19;F0.01(2,2)=99。
由極差分析可知,各因素對地龍藥材提取的影響為:煎煮時間(B)>浸泡時間(C)>加水量(A);由方差分析結果可知,各因素對藥材提取的影響沒有顯著性差異;綜合考慮,選擇A2B1C2, 即加水量為10倍,煎煮時間30 min,浸泡時間40 min為最佳提取條件。且通過對該提取條件的驗證,結果發(fā)現該方法重復性好,穩(wěn)定性高。
3.2 地龍顆粒輔料種類篩選結果
圖1 不同輔料吸濕率實驗結果
由圖1可以看出,混合輔料與單一輔料糊精相比,可降低吸濕率。從降低吸濕性和經濟角度考慮,選擇糊精:淀粉(1:1)的混合輔料。
3.3 輔料比例的優(yōu)化結果
表4 不同比例淀粉與糊精的混合輔料篩選結果
由表4可知,當糊精與淀粉以7:3比例混和,藥粉吸濕性最小,故以此為糊精與淀粉混合輔料比例。
3.4 黏合劑用量實驗結果
表5 黏合劑10%淀粉漿用量
由表5可知,當加入黏合劑的量為500 μL,即藥材提取濃縮液(V):黏合劑(V)為1:1 時,藥材顆粒得率最高。
3.5 地龍顆??偟鞍缀繙y定結果
表6 地龍顆粒樣品吸光值測定結果
由表6結果可知,1 g地龍藥材顆粒至少含有蛋白成分0.2 mg,結合提取實驗結果,可知1 g地龍藥材顆粒相當于0.018 g地龍藥材 。
3.6 地龍顆粒鑒別結果
圖2 地龍顆粒TLC檢定結果
由圖2可知,地龍顆粒與原藥材相比,在相應位置上,出現相同顏色斑點。
3.7 地龍顆粒一般性檢查結果
實驗結果表明:該顆粒休止角為(37.300±1.332)°,休止角小于 40°,顆粒流動性好,易于分裝。堆密度為(0.453±0.010) g/mL,在相對濕度75%條件下放置130 h,吸濕增重為0.015%,說明顆粒吸濕性較低。
中藥配方顆粒是以單味中藥飲片為原料,經現代工藝提取,濃縮,干燥,制粒等工序精制而成的粉末或顆粒狀制劑,供中醫(yī)臨床配方時使用,它是湯劑與飲片結合的最佳體現,既保留了飲片原有的性、味,又融入了湯劑的隨癥加減性質,更重要的是符合當代人們快節(jié)奏的生活方式。
本實驗主要研究了地龍藥材提取工藝顆粒制備工藝,并對顆粒質量進行了初步評價。地龍顆粒提取工藝路線的選擇是依據地龍傳統水煎的臨床應用方式,并綜合有效成分、劑型需要以及生產可行性和生產成本等多方面考慮的結果。在提取工藝研究中,以蛋白含量、提取率為評價指標,優(yōu)選出最佳地龍?zhí)崛l件,既保留了地龍藥材原有的性質,又充分體現了現代中藥新制劑研究的科學性。從地龍顆粒質量標準檢查結果可以看出,顆粒大小均勻,流動性好,且不易吸濕,質量穩(wěn)定,易于保存;與藥材相比,較完備的保留了主要成分,且可以定量檢出。
本實驗結果表明,地龍顆粒劑和原有湯劑的比較,具有質量穩(wěn)定、易于保存、服用方便、服用量減少等優(yōu)點,并且其制備工藝簡單,適合于放大生產。
[1] 杜航,孫家明,郭曉慶,等.地龍的化學成分及藥理作用[J].吉林中醫(yī)藥,2014,34(7):707-709.
[2] 劉文雅,王曙東.地龍藥理作用研究進展[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3,33(2):282-284.
[3] 周仕川.杏葶顆粒制備工藝及質量標準研究[D].成都:成都中醫(yī)藥大學,2012.
[4] 柳蔭,吳鳳智,陳龍,等.考馬斯亮藍法測定核桃水溶性蛋白含量的研究[J].中國釀造,2013,32(12):131-133.
[5] 趙旭壯.蚯蚓中蚓激酶和復合氨基酸的提取分離純化及活力研究[D].成都:西華大學,2012.
[6] 楊豐云,付廷明,郭立瑋,等.響應面分析法優(yōu)化濕法超微粉碎地龍蛋白的提取工藝[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2,18(10):33-37.
[7] 鄭禮娟,秦昆明,蔡皓等,多指標正交試驗優(yōu)選白術芍藥散提取工藝[J].中國中藥雜志,2013,38(10):1504-1509.
[8] 張星海,李嬛,秦昆明,等.多指標正交試驗優(yōu)化菊花提取工藝[J].中國中藥雜志,2013,38(6):821-824.
[9] 彭天書.天馬顆粒劑的拆方研究[D].長沙:湖南中醫(yī)藥大學,2015.
[10]徐菲菲.蒼藿平胃顆粒劑的研究[D].合肥:合肥工業(yè)大學,2012.
Preparation and Quality Evaluation of Lumbricus(Dilong) Granules
NINi,MAGe-fei,YANGYe
(School of Pharmacy, Anhu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Anhui Hefei 230032, China)
The extraction process of lumbricus was optimized to prepare lumbricus granules, and the quality of granules was evaluated.Orthogonal test was used to select the best conditions of lumbricus extraction, lumbricus granules were prepared by wet granulation technique.The quality of granules was preliminary evaluated.The optimal extraction process was as follows: the lumbricus was soaked with 10 times amount of water for 40 min, then decocted for 30 min.The prescription of lumbricus granules contained starch, dextrin, 10% starches, lumbricus extraction (1 g crude drug/mL) with ratio of 7:3:1:1 (w/w/V/V).Thos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extraction method was simple and the lumbricus granules had good flowability and low moisture absorption.
lumbricus; orthogonal test; granules; quality evaluation
倪妮(1990-),女,碩士研究生。
馬格非,男,博士,研究方向:心腦血管藥物及制劑。
R944.2+7
B
1001-9677(2016)019-008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