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釗
摘 要: 對于異地擴建工程,在擴建過程中遇到了涉及新增電梯的重大變更問題。由于原建筑年限久遠的歷史原因,原使用單位未能提供完整的基礎資料。施工時發(fā)現(xiàn)擬建電梯位置的基礎與原建筑物基礎重合,需調整建設電梯的位置。由此我以建設者的角度來闡述這變更由發(fā)現(xiàn)到解決的過程。以及現(xiàn)今改造工程應該受到更加嚴格地監(jiān)督管理。
關鍵詞:異地擴建 電梯
中圖分類號:TU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6)08-0255-01
一、問題簡介
為方便敘述我在這里舉一個例子闡述。
這是梅州市啟智學校異地擴建工程(小學部校區(qū)),是在梅州市東城中路原理工學校東校區(qū)的基礎上進行擴建的工程。項目主要包括教學樓(建筑面積約3544m2)、綜合樓(建筑面積約2132m2)、實訓樓(建筑面積約4139m2)、宿舍(建筑面積約3166m2)、風雨操場及附屬用房(建筑面積約1393m2)的改建工程等施工內容。主要結構類型為框架結構,新增電梯間最大跨度約3.7m,建筑主體最高高度約28.5m,最高層數(shù)為地上8層。改建總建筑面積約14400m2,總投資金額約1800萬元。于2015年4月15號由廣州市元達工程有限公司中標后6月份正式開始施工。
二、電梯位置的設計
對一幢高層建筑新增電梯,于啟智學校的改造來說是很必要的,因為啟智學校的特殊性,所以電梯不可或缺。在設計過程中根據(jù)實際情況,在盡量不影響結構安全及大樓人員正常使用的情況下進行改造,建筑物新增電梯有兩種情況:
1.在建筑物內部增加;由于原理工學校的結構構造不滿足內部增加的條件,所以不采用。
2.在建筑外部增建;也可能對原結構產生影響,從而引起不必要的增加加固費用和施工時間,在保證質量及安全的情況下控制工程造價和減短工期是關鍵。由于本次設計是不涉及其原有結構的任何改動的,大部分為裝修,修補的工序,且原結構為框架結構,建筑內部在原設計之初是沒有考慮電梯安裝的,即未預留電梯井道及建造空間。所以,本項目根據(jù)原有建筑的實際情況和使用功能的需求在原建筑外邊增建電梯的方式,在實訓樓和宿舍樓兩棟超過7層的建筑樓設置電梯。
三、施工時遇到的問題
1.發(fā)現(xiàn)問題
在施工電梯基礎的時候遇到了電梯無法滿足施工條件的情況,依據(jù)設計圖紙在挖開地基發(fā)現(xiàn)實訓樓和宿舍樓兩個電梯其建筑基礎與設計新增電梯基礎重合,究其原由,是因為原理工學校東校區(qū)當時的竣工圖紙已遺失,而沒有了原圖紙的參考作為新設計的依據(jù),設計院在設計的時候只能根據(jù)設計前的現(xiàn)場考察勘探加上預估來確定了電梯的位置,未能預見到基坑下面原承臺的大小及深度。
2.分析問題
項目組在接到施工單位的反映后,立刻約談設計院討論這個問題,若按照原設計施工的話將會出現(xiàn)共用承臺的情況。共用基礎會對原建筑結構產生影響,使其受力發(fā)生改變。而基礎受力的改變,則會對原結構柱發(fā)生受力不均的情況,結構柱將會受到來自其他梁柱的不均勻剪力。又因原建筑是較早時期修建的,當時的混凝土標準未必達到要求,再加上使用多年其存在一定的結構損耗,長期以往可能會發(fā)生形變直至崩塌,這將嚴重影響到使用人員的生命財產安全。其次設想是否在原位置縮小承臺來滿足要求,避免造成電梯移位而帶來的重大變更問題。若發(fā)生移位,這將會要求重新設計圖紙并作為重大變更審核,這會對我們的工程按時完工時間造成很大的壓力。但經設計院論證,對于力與構造安全隱患考慮,若縮小承臺將無法達到電梯建造的受力要求。所以,縮小電梯基礎與共用基礎都是不可采用的,如若需增設電梯,唯有更改原設計位置,重新擬定位置。
3.解決問題
因電梯對于啟智學校的特殊性,基本是屬于不可或缺的設備,對于正常的教學活動是必不可少的,又由于電梯移位問題在市住建局由于歷史原因遲遲未通過審查。則不敢貿然施工,這會嚴重影響工程進度從而影響學校的正常使用,所以項目組積極約談市啟智學校,教育局,住建局等單位協(xié)調處理此事,經過多次協(xié)調會議協(xié)商,最終在2015年11月19號在城建局召開的電梯移位協(xié)調會上,市城建局提議將此次變更不作為重大變更審核。鑒于本項目的特殊性,在保證安全與使用功能的前提下,與會各方對市城建局所提建議無不同意見。至此啟智學校實訓樓及宿舍樓的電梯得與繼續(xù)建造。
4.預見問題
對于此次事件讓我在城建局實習期間受益匪淺,體會到建筑這一行的嚴謹性,切不可馬虎隨意,做事需瞻前顧后,個人認為設計院在設計電梯位置的時候是有失偏駁,在兩棟呈“7”字形的建筑連接處設置電梯,若只考慮到使用方便程度上更好一點,則是并未考慮周全的。在建筑框架接壤地方,柱子數(shù)量不少,其四周地底必定存在不少的承重基礎,又是在兩棟建筑靠近的地方,設計空間狹小,使用空間狹小,并靠近樓梯,所以乘梯人員與走樓梯的人員存在路徑交叉,在上下課高峰期,人流量大時可能會造成堵塞。并且在交接處要滿足電梯的增設,則必須在做剪力墻,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室采光困難也影響了本就采光差的地方更加昏暗。還有就是設計之前對于資料的收集不夠完善,對于勘探不夠細致,這在其他地方也可以體現(xiàn)出來,比如食堂前面的雨棚處,新設計的盲道上與原雨棚的鋼柱位置重合,則要重新對雨棚鋼柱位置進行平移。
并且,由于設計的不嚴謹性不僅導致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也對工期造成了不可逆的影響,因其建造的客觀性,如每一層的混凝土澆筑是要一個嚴格的時間間隔才可以繼續(xù)澆筑的,一般每一層至少耗時7天。整一個電梯由動工到完工,2個月的時間是必不可少的,這將對工期計劃造成嚴重的影響。所以我們要不斷地總結經驗與教訓爭取做到能夠預見問題才有能力規(guī)避上述遇到的問題。
對于一棟舊樓改造工程,其難度將遠超新建工程。因當時的建設標準與現(xiàn)今的建規(guī)范已經發(fā)生了改變,當時所用的材料于今而言未必符合使用要求。在材料強度,使用范圍以及工程安全方面都需要做重新的評估,來符合新增電梯的要求。這將給改造工程帶來更大的挑戰(zhàn)。對于許多城市而言,規(guī)劃局重新規(guī)劃用地,考慮到財政預算,所以全國各地存在著很多的改造工程。由于現(xiàn)在的使用要求,超7層以上建筑需要設置電梯,所以新設電梯問題是一個不可忽視的的存在。這是一個與使用單位生命財產息息相關的建設,所以其受到的重視程度不亞于新建工程。
建設的最終目的是為了人民服務,安全是放在首位的,無論是新建工程還是改造工程,其電梯建設都是不可忽視的環(huán)節(jié),改造工程更應該小心謹慎,嚴格施工,保質保量完成。無論是采用建筑內部新增的方式還是采用外部添建的方式,其檢測和建設過程都必須有完備的資料做好記錄與嚴謹核算,不可有一絲一毫的疏忽。做到沒一個環(huán)節(jié)都要做到有理有據(jù),盡量規(guī)避如上述設計時所帶來的重大變更問題。從而保證工程建設能夠按時按量的完成。
結束語
希望國內對于建設行業(yè)的監(jiān)管和把控能夠更加的完善,用一個日益完善的規(guī)范和制度來建設我們的家園。我們亦在往這個方向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