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紀如澤
[七月與安生]有一種閨蜜叫七月與安生
文/紀如澤
導(dǎo)演:曾國祥
主演:周冬雨、馬思純
類型:劇情/愛情
故事: 一本名為《七月與安生》的網(wǎng)絡(luò)小說火紅面世,令在上海當上班族的李安生的生活驟起波瀾。她和好友林七月與初戀情人蘇家明的少年往事不得已曝光,想不到早已塵封的過去,竟在十多年后再掀起滔天巨浪,改寫他們的未來。
9月14日 國內(nèi)上映
不知道多少人的青春里曾經(jīng)有過安妮寶貝的痕跡。盡管今天的安妮寶貝已經(jīng)改筆名為慶山,但恐怕還是有許多人難忘她筆下那些面龐素凈的女生,棉布長裙和光腳穿過的球鞋。如果你對這一切都不陌生,那么即將上映的這部《七月與安生》,你就一定不能錯過。
電影《七月與安生》改編自慶山(原筆名安妮寶貝)創(chuàng)作的同名短篇小說,也是慶山最受歡迎的作品之一。原著故事有矛盾卻無壞人:七月與安生從踏入中學(xué)校門的一刻起,便宿命般地成為朋友。她們一個恬靜如水,一個張揚似火,性格截然不同,卻又互相吸引。她們對世界、對自己、對愛情的看法完全相悖,卻惺惺相惜,成為彼此最好的朋友。機緣巧合之下,七月和安生愛上了同一個叫“家明”的男生,最終得到各自命運的安排。電影里七月與安生的關(guān)系,遠遠超越了所謂的“閨蜜”,甚至超越了“愛人”,她們是世界上最懂彼此的人,用英文“Soulmate”來形容更加貼切。這也是為什么電影選擇用“Soulmate”作為英文片名。另一方面,這個詞也更符合當下人們的情感觀。
當下的影視市場人人談IP,但并非所有的IP都可以搬上銀幕。監(jiān)制陳可辛表示,小說《七月與安生》雖然說的是兩個女生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跨越20多年的友情故事。其實,這20多年恰恰也是中國社會變遷最大的一個時代,人們對事物的看法每天都在經(jīng)歷各種信息爆炸式的沖擊。而在導(dǎo)演曾國祥看來,最懂你的人,往往也是最會虐你的人,七月與安生某種意義上來說是一個女孩的兩面,他更愿意用“共生”來形容她們之間這種愛恨糾纏的關(guān)系?!澳憧梢哉f她們是共生的一個女孩,也是一個人的兩面。很多時候,人會希望能變成另一個性格的人。可能,小時候你是放肆活潑的安生,但隨著成長就變成了安靜的七月。又或者,你曾經(jīng)是七月,突然有一天想變成安生?!?/p>
盡管這部影片是周冬雨和馬思純的第一次合作,但兩位主演很快就在片場打成一片,話題百無禁忌。作為影片中“七月”與“安生”的扮演者,馬思純和周冬雨本人似乎也與角色有某種微妙的相似。馬思純記得,自己高中時就看過《七月與安生》這部小說,那時候她并不喜歡“七月”,覺得她特別現(xiàn)實,特別“作”,她更喜歡“安生”的瀟灑和奉獻。加上自己在《左耳》中演的角色也有點“安生”的性格,她一度覺得“安生”的角色更適合自己。直到遇到了周冬雨,“見完她之后就覺得,算了吧……遇到高手了,我還是沒有她那么隨性和自由的感覺,我好像還是更像‘七月’一些。”周冬雨也笑稱,“幸好演的是‘安生’,不然我得憋死?!彼硎咀约褐敖?jīng)常演一些恬靜的角色,但其實“冬叔”的真實個性一直是“隨性”范兒。
《七月與安生》是曾國祥繼與他人聯(lián)合執(zhí)導(dǎo)《指甲刀人魔》《戀人絮語》《醉后一夜》等片之后,在內(nèi)地獨立執(zhí)導(dǎo)的第一部大銀幕電影。他感慨自己很幸運,找到了周冬雨和馬思純這兩個最合適的“安生”與“七月”的人選,兩個人的性格對應(yīng)和默契度也與這部戲的氣質(zhì)完全吻合。被問及“如果現(xiàn)實中面對安生和七月,自己更喜歡哪個”時,曾國祥直言:“女朋友會選安生,老婆則會選七月,兩個女生分別是感情中‘激情’和‘安穩(wěn)’的寫照?!?/p>
影片中,除了故事細膩動人,兩位當紅小花的造型也令人眼前一亮。主演周冬雨突破自我的俏皮卷發(fā),不走尋常路的裝扮,讓不少觀眾想起學(xué)生時代羨慕過的前衛(wèi)少女。馬思純則一反之前在《左耳》中的叛逆少女形象,素凈的童花頭、近乎素顏的妝容,無垢笑容直擊人心,仿佛讓人看到了隔壁班那個話不多卻成績很好的班花。每個人的成長都是歡笑與淚水相伴,有過任性揮灑,才能在過盡千帆后更明白友情的可貴。七月和安生,何其有幸,擁有彼此,畢竟不是所有的閨蜜能成為彼此的Soulm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