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仁旭 周素蘭
[摘 要]《從生物圈到細胞》是高中生物的開局之課。為了能將這一課上出精彩,既完成知識教學目標,又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學習高中生物的興趣,著重通過1個詩詞導入和3個主要問題來組織教學。
[關鍵詞]細胞 生物圈 生命系統(tǒng) 詩詞 問題
[中圖分類號] G633.9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058(2016)110112
《從生物圈到細胞》是高中生物必修1的第1節(jié),也是高中生物的開局之課。同很多生物教師一樣,我希望將這一課上出精彩,既完成知識教學目標,又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同時讓學生們初步感受我的生物教學風格。
由于本節(jié)內容我已經教過很多遍,所以對于教學內容及相關分析,我都能爛熟于心,自然教法也相對固定,這恰恰成了我課堂教學之瓶頸。為此,我努力尋求破解之道。
我拋開多年的教案課件和一大堆參考資料,獨立思考這一內容的教學設計。這節(jié)課中的細胞、生物圈、SARS病毒等知識,學生們耳熟能詳,許多知識都能娓娓道來。如果先介紹2003年我們親歷的與SARS病毒斗爭的過程,就難免落入俗套;如果將草履蟲生命活動圖、人的生殖和發(fā)育圖、艾滋病病毒侵入人體淋巴細胞圖等以課件形式一一呈現,不一定能讓學生能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記,也不一定能讓學生在領悟“細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統(tǒng)”的教學中達到心靈的洗禮震撼。
經一番深入思考后,
我設計了1首詩詞導入和3個主要問題來統(tǒng)率整堂課的教學。
詩詞是選用毛主席的《沁園春·長沙》。先讓學生齊背誦詩詞“……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學生們分別從“遍”“盡”“漫”領悟到景物的大氣開闊,從“擊”“翔”“爭”“競”談到自然界的勃勃生機與向上的力量,還感受到自然界景物色彩斑斕、動靜結合的特點。
毛主席的詩詞內涵豐富,意境高遠,富有哲理。在導入時運用,挖掘其中蘊含的生物學知識,解析其生物學的基本原理,不僅能陶冶學生的情操,更能啟迪學生智慧,拓展學生的視野,且能突破教學重難點,提高教學的藝術性和有效性。
我設置的第一個問題是:你得了流行性感冒時感覺如何?課堂上,有的學生回答“急起高熱,全身疼痛”,有的回答“渾身難受,顯著乏力”,有的回答“鼻塞流涕,飲食不佳”。我讓學生討論爭辯,一男生說:“這些癥狀其實應該都會有,只是孰輕孰重罷了。”答案的正確與否,立刻見分曉。我肯定這位男生表述準確,還具有全面看待問題的方法。
我繼續(xù)提問:請同學們結合初中知識說說流感病毒的生物學特點及怎樣預防流行性感冒?當電子白板上
出現流感病毒結構圖和侵染細胞Flash動畫圖時,學生隨口而出的答案有:比最小細菌小得多,只有在電子顯微鏡下才看得到;病毒是自然界已知的唯一的非細胞結構生物,由蛋白質外殼和內部的遺傳物質組成;病毒必須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細胞里,不能獨立生活;離開活細胞,以結晶體形式存在,不具有生命現象,不能體現生命活動。
在各種信息的匯總中,我告訴學生:流感病毒是病毒的一種。大家對病毒的了解非常到位、準確。本節(jié)課我最欣賞的結論是:病毒只有依賴活細胞才能生活。最后我串講了預防流行性感冒的有效方法。
我展示人的生殖和發(fā)育過程圖,既而向學生提出第二個問題:人類是如何進行生殖和發(fā)育的?學生們議論紛紛,難得一見的情況發(fā)生了,有一位學生站起來說:“在孩子和父母之間,精子和卵細胞充當了遺傳物質的橋梁。精子和卵細胞通過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在子
宮中發(fā)育成胚胎,胚胎進一步發(fā)育成胎兒?!边€有學生說:“胚胎發(fā)育通過細胞分裂、分化等過程實現。胎兒在母親子宮內要呆上280天?!蔽铱隙ê涂洫劻诉@兩位學生準確而深刻的分析。
我既而引導學生得出“人是由一個細胞發(fā)育開始這一事實”的結論,引導學生認識生命活動與細胞的關系。
我提出第三個問題:生命系統(tǒng)有哪些層次?Flash動畫給學生一個很好的詮釋,我自制的烏龜浸制標本更使學生眼前一亮。學生提出了一個問題:烏龜卵也屬于種群嗎?一位學生回答道:“種群是同種生物的所有個體。沒有烏龜卵哪來小烏龜?!蔽矣芍缘匦蕾p這位學生的智慧。
這節(jié)課,我用1首詩詞導入和3個主要問題來引導學生思考與分析,學生思維活躍,分析到位,深刻而集中地領會了“細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統(tǒng)”,突破了生命系統(tǒng)結構層次的教學難點。最后,我請學生自己歸納此課的結構板書,他們得出了這樣的答案:生命活動建立在細胞的基礎上;構成生命系統(tǒng)的結構具有層次性、復雜性和多樣性。
《從生物圈到細胞》的設計與課堂教學實踐,讓我感到:只有突破舊套路,在備課、上課上抓住文本靈魂進行構思設計,才能拓寬自己的教學思路,從而使學生在一個更廣闊的空間里對話文本,領會文本的核心思想,讓思維在發(fā)散中得到拓展。
(責任編輯 黃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