璃人淚@2011
想象你正搭載著機器貓的時光機,與無數(shù)星辰擦身而過,漸漸湮滅的小天體如鉆石般閃耀,傾訴著黑洞的存在。而兩個黑洞撞擊在了一起,就像在橡膠膜上高速運動的鐵球壓出痕跡,巨大的能量造成時空扭曲,也震蕩到你身邊。這不是科幻小說,作為時間旅行者,你有幸見證了時下最炙手可熱的“引力波”。
上述文字是我對法國理論物理學(xué)博士、斯蒂芬·霍金的親傳弟子克里斯托弗·加爾法德的一次效顰。他的《極簡宇宙史》帶我們參與的時間旅行要比這豐富得多。自古以來,對星空的向往吸引著無數(shù)天文愛好者,然而理論物理學(xué)的艱澀難懂又令人望而卻步。在加爾法德眼里,并不存在這樣的門檻,與其鏖戰(zhàn)在公式和作圖中,不如身臨其境去感受。放松心情跟上加爾法德的腳步,只需一點想象力,量子場、白矮星、黑洞,包括日夜相伴卻知之甚少的日月,都觸手可及。物理學(xué)不就是一門充滿想象的科學(xué)嗎?
加爾法德擅用形象的譬喻,宇宙中的天體與生活中隨處可見的物品聯(lián)系起來,簡直可親可愛。太陽之于銀河系就如從三百箱鋪在廣場的沙粒中尋出一顆;沿軌道高速運轉(zhuǎn)的S2就像碗里的玻璃珠尋找恰好平衡的速度,過快會飛出,過慢會落下;電磁場好比冰箱貼靠近冰箱的瞬間,若是變成微縮的小人,絕對能感受到強大的磁場;如果用致密的白矮星做成一個棒球,要重達200噸……無垠宇宙中的距離和時間雖然是天文數(shù)字,可一旦明白了其中的奧妙,把它們視為熟悉之物,有沒有路便不重要了,一切都在我們腦海里。
《極簡宇宙史》的主人公——那個加爾法德設(shè)想中的讀者,沉迷于宇宙之旅,身邊人都覺得他瘋狂。不過縱觀人們對宇宙認識的歷史,突破性的進步正是來源于一個個瘋狂的念頭:太陽系不是宇宙中心,地球不是太陽系中心,我們足下的地球是圓的,還有愛因斯坦的理論未被證實之前也頗多爭議,以及顛覆想象的多重宇宙、弦理論。理論物理不斷發(fā)展,技術(shù)的進步提供了更多昔日無法證明的實驗條件。誰又能斷言今天我們深信不疑的觀點不會在明日被推翻、被更迭?誰又知道下一個驚人的突破不是誕生于某個普通人瘋狂的臆想中?被嘲笑的想象也可能在某天、某個角落石破天驚。
加爾法德為我們指了一條路,帶著基本的概念走近宇宙,其后卻不做過多評判但憑讀者訴說:大美無言,無盡的想象是每個人獨有的星空。
如是觀之,不難理解梵高創(chuàng)作的《星空》為何如此受到追捧,怪誕卻旖旎的想象賦予了廣闊天際無窮的可能。梵高感慨:“要是我筆下的人物看起來很美,那我倒要絕望了;我才不想讓他們看起來僅僅達到學(xué)術(shù)上的正確。”愛因斯坦的話則更精辟也更顯悖謬:“如果你們理解了我所要告訴你們的事情,那么顯然我沒有講清楚?!笨茖W(xué)和藝術(shù)的本質(zhì)在天才眼中如出一轍。
發(fā)現(xiàn)引力波的新聞甫出,坊間流傳遼寧一下崗工人在5年前作出過預(yù)言。雖被專家辟謠——所謂預(yù)言本是愛因斯坦60年前的貢獻,此人只是科普作品發(fā)燒友——民間愛好者對宇宙的極度癡迷卻令人動容。物理學(xué)家都是瘋狂的人,加爾法德說,以他們的絕頂聰明理應(yīng)能靠經(jīng)商謀得財富,偏偏迷戀探索宇宙的樂趣。從加爾法德的字里行間,倒也不難理解,宇宙之美實在太迷人??纯措娪啊度f物理論》中,霍金的扮演者陷入思索時的如癡如醉,時間和空間都無法束縛思想,正如那難以企及的宇宙之旅不止于加爾法德筆下的瘋狂,而是剛剛打開我們的探索之門
宇宙不言,下自成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