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生肖郵票價值一直在漲。
2016年,我國開始發(fā)行第四輪猴票。不過,小編表示,郵幣類的收藏投資,也有不利的一面。對于普通投資者,有愛好,小資金地玩一玩可以,但當作一種“養(yǎng)老”性的投資、財富的投資,恐怕會不及預期。
一、藏品的儲存始終是個隱患
首先,對于收藏品,總得面臨存儲的問題。收藏品沒法電子化,也不像黃金,不會變形、發(fā)生化學變化。
收藏品要面臨各種儲存的風險,發(fā)生一點受潮、發(fā)霉、水漬、人為損壞等,都可能使藏品的品相降低,從而價值會大打折扣,長期投資的風險較大。
二、相對的投資價值判斷
其次,盡管如猴票之類的上漲幅度也很大,約年化30%,但猴票之類的升值神話畢竟不多,因此不好拿來作為郵票收藏的標準參考。
而相比于其他的投資類型,像如今也比較流行的固定收益類的投資,如穩(wěn)利精選組合投資計劃等,也有年化5%-11%,長期復利投資同樣收益也很驚人。故作投資的話,還應當多做相對的比較和參考,而不是急于做投機性的投資。
三、流動性問題
再有,對于收藏品投資,有沒有活躍的交易市場也是一個考慮的方面,交易市場越活躍,則越容易成交,但不是所有時間交易都活躍。
另外還需要考慮藏品的變現(xiàn)價值,有的收藏品,往往是有價無市,價值水分較大,這也是投資中的“大忌”,即如果急需用錢的話,到時變現(xiàn)的價值恐怕也是大打折扣。
以上三個問題是在考慮進行郵幣及收藏類投資時最應該考慮的因素,小編建議,對于普通的投資者,如果沒有特別的愛好的話,從風險角度上,還是少跟風收藏品的炒作為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