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瓊林
《海外文摘》、《散文選刊·下半月》雜志社發(fā)出七月集結(jié)令:安吉,中南百草原!
我們忙不迭地訂票,忙不迭地往中南百草原趕。到了湖州,已是黃昏,進入安吉,已是夜深了。大巴一路高速,直接把我們送進百草原酒店。艷秋老師親自接車,我們像久違的朋友,見面寒暄問候,然后入住,住所環(huán)境好幽靜。
我習(xí)慣早起,習(xí)慣了晨練。第二日,天麻麻亮,走出房門,四野靜悄悄。一眼望去,四周皆是山,山上樹木蔥蘢,修竹婀娜。酒店,像是鑲嵌在山野的明珠,很是打眼。
我信足往左邊的松林走去。松林在涌泉湖的旁邊,松樹高大挺拔,給人“挺且直”的感覺,精神為之一振,神亦清氣也爽。林間很整潔,人工修葺過似的,是極好的戶外扎帳野營基地。涌泉湖,綠樹掩映,湖水清澈。
我沿著林間小道漫步,一只松鼠順著松樹溜了下來,翹起長而大的尾巴,圓睜著小小的眼睛,望著我。我想走近點,親近這小精靈,它卻蹦蹦跳跳地往前趕去!我?guī)е闷?,童心一起,趕著松鼠追過去,跟隨它,去欣賞書法碑刻,看茶園,游菜園,觀魚池,逛果園……松鼠,也成了我在安吉的首席向?qū)А?/p>
名家講座、散文朗誦、頒獎頒證、簽名簽約、合影留念……因為散文,大家伙如同一家人,屁顛屁顛,忘乎所以,不亦樂乎。
午飯后,中南百草原的旅游車開到賓館,作家們散漫著上車,入百草原門右拐,路的右邊,一群群學(xué)生身穿迷彩服,在列隊訓(xùn)練,步伐震地,喊聲震天,那是戶外拓展基地。左手邊是一方草坪,綠草茵茵,遠處有牛兒在草地上撒歡。小河的對面是鳥島,河里游著黑色的天鵝,樹上點綴著白鷺,茅草屋頂上站著一排排叫不上名字的鳥,鴿子在天空中盤旋飛翔……水塔,高高地佇立在湖中央,是傳說中的“定湖神針”,也是高空噴泉。當(dāng)我們走過湖中棧道,明顯有雨霧絲絲飄來。如果在晴天,陽光照射下,碰上彩虹絕不算是艷遇。
再往前,我如同轉(zhuǎn)迷宮一般:山中路,林間道,五步一景,十步一園,雖然有些夸張,但也是百草原的真實寫照,精致的景點如星羅棋布。什么“動物世界”——老虎、大象、獅子、長頸鹿……什么“植物世界”——碧水晨曦、丹楓流霞、百草映雪以及茶園果園紫竹園……什么“運動天地”——騎馬、攀巖、溜索、漂流……全然應(yīng)接不暇。
我最感興趣的是淡竹林。穿過幽暗的“竹林長廊”,站在依山而建的弧形長廊上,極目遠眺,那是一片綠色的海洋——竹海。西苕溪,像玉帶一般環(huán)繞這片幽靜綠地,從淡竹旁邊流淌而過。原計劃我們是要漂流的,因為臺風(fēng)尼伯特來襲,出于安全,只能把竹海漂流留作念想了。竹伴著水,水繞著竹,水清竹翠水墨畫一樣;水滋養(yǎng)著竹,竹涵養(yǎng)著水,水竹共生!。我們走下長廊,越過西苕溪堤壩,尋著習(xí)大大的足跡,踏著石板路,在竹林里穿行,蒼翠的淡竹,發(fā)出淡淡的清香,密密麻麻的淡竹掩映間,蟲鳴鳥啼,仿佛在演奏著大自然的協(xié)奏曲。
驀然間,在竹林深處,我驚奇地發(fā)現(xiàn),又有一只松鼠,在竹林中跳躍騰挪,像跳動的音符,流淌在竹海里,我心靈一動,目光追隨著這淡棕色的精靈——是我晨練時的那只松鼠嗎?哦,那只靈動的松鼠!
建偉老師、靜霆老師在林海中講著有趣的故事。北兒是一個忠實的攝影愛好者,不時地竄到前面為我們拍照,留下我們的靚影,拍下淡竹精瘦修長的風(fēng)姿。
走出竹林,是幾丘稻田,青青的禾苗隨風(fēng)擺動,像是在向我們點頭致意,又像是在享受著竹海帶來的無限溫馨。這時候,漂亮的導(dǎo)游小妹驕傲地告訴我們,習(xí)大大在這田埂上與稻田和竹海合過影。我忙抓住機會,與靜庭老師、巴根老師、建偉老師幾位大師站在田埂上合著影。
在中南百草原,看表演是另一大享受。高山海洋館的海獅海豹表演,動物世界的獅虎表演,音樂廳里看演出聽音樂會……都會給你帶來意外驚喜。我特別喜歡阿佤山寨的佤族風(fēng)情表演。寨主120多歲的神話般的傳說姑且不論,觀賞那佤族歌舞,“上刀山,下火?!泵耖g絕技;看“吐火龍,吞火把,引火燒身”雜耍技巧,鸚鵡學(xué)舌一樣的說“美…夢…”(你好)的佤族土語,聽佤族非遺原生態(tài)木葉歌《月亮升起來》……
在表演者進行夸張性的表演的時候,我抬起頭,看見了端坐在屋頂上的松鼠:尾巴高蹺,雙手合十,像在剝著果實,又像在向觀眾打躬作揖,如請打賞一般。哦,那只松鼠,那只善解風(fēng)情的松鼠!
“世界詩人大會,中國中南百草原創(chuàng)作基地”的石碑,安靜地立在路旁。中國古代“四大美女”——西施、王昭君、貂蟬、楊玉環(huán)的雕像在文化長廊中格外搶眼,“沉魚落雁”之容、“羞花閉月”之貌,而“西施浣紗”、“昭君出塞”、“貂蟬拜月”、“貴妃醉酒”的故事更為文人騷客所樂道。而“善屋”、“孝竹”的入園,創(chuàng)意者的匠心可鑒。“犯錯、知錯、改錯”——中南百草原公司的園訓(xùn)與“腳踏實地、仰望天空”的精神追求,可謂“心智通也”!
“山深草木自幽清,終日聞鶯不見鶯。好做束書歸隱計,騫驢來往聽泉聲”——松雪道人、元代大書法家、畫家趙孟頫的詩刻孤獨地立在百草原的溪澗草叢里,如果不是心細(xì),是很難發(fā)現(xiàn)其存在。
“狀元谷”里的吳均則是另一番景象了,有雕像,有簡介,有“相屋”,且從非洲運來千年古木以壯其勢。吳均,南朝梁文學(xué)家史學(xué)家,出身貧寒,好學(xué)有俊才,其詩清新,工于寫景,詩文自成一家,文風(fēng)清拔有“古”氣,稱“吳均體”。他的《與朱元思書》入選中學(xué)教材,吾輩之人仍記憶猶新。在游覽中立馬有人背誦起來:“風(fēng)煙俱凈,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狀元谷中,有“窺谷忘反”之意;雕像之下,生“望峰息心”之念。
此時此刻,可愛的松鼠,又在路旁的樹叢間跳躍。
中南百草原,自然景觀清幽,山丘小溪,森林湖泊,相輔相成;人文景觀,創(chuàng)意大膽奇特,與自然渾然一體。而文化的植入,則讓景點頓時靈泛起來,讓人神游萬里,思接千載。
不論我是在晨練,還是在觀賞景色,總有松鼠陪伴。是百草原的植被滋養(yǎng)了著靈動的精靈,還是我前生注定了的“松鼠”情緣?我不得而知。
安吉之行,正如《詩經(jīng)·唐風(fēng)·無衣》中所說的“安且吉兮”,既有現(xiàn)代人字面的理解“安全安逸”而又“吉祥”,又有詩經(jīng)本意的“舒適”而又“美善”。
真的難忘那只可愛的松鼠!
責(zé)任編輯:子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