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藍曉光
G20與“竹”
◇撰文//藍曉光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游!
這兩天,竹業(yè)界的朋友異常興奮,中國的竹屏風跟著習大大頻頻亮相。如果說此次G20杭州峰會對竹業(yè)界來說還有些遺憾的話,就是在園林綠化上江南的竹元素少了點。多虧了這塊竹屏風,為中國竹爭了些面子。竹,是江南美的象征。《爾雅·釋地》“東南之美者,有會稽之竹箭焉”。這種美,融入了江南景的鐘靈毓秀、如詩如畫,融入了江南人的溫婉細膩、文采風流。否則,白居易和蘇東坡怎么會對竹如此情有獨鐘,竹又怎么會成為他們吟詠最多的植物意象,“吳酒一杯春竹葉”,“不可居無竹”的名句又怎么會流芳千古呢?
當然,你可知,跟著習大大頻頻亮相的竹屏風,立的地兒是哪?那可是西湖國賓館,前身為劉莊,再前稱“水竹居”,冠稱“西湖第一名園”。水竹居以竹取勝,幾乎被水竹覆蓋,由園主劉學詢親自設(shè)計建造。這位廣東富豪,寄希望于竹陶冶情操、激勵斗志,在商戰(zhàn)的叱咤風云后,得到心靈的慰藉。歷史上,著名的“水竹居”有兩處,另一處在大名鼎鼎的杜甫草堂。如果借用白居易的詩作一副對聯(lián),那可再貼切不過了,上聯(lián)“水能淡性為吾友”,下聯(lián)“竹解虛心即我?guī)煛?,橫批:水竹居。
“最憶是杭州”晚會美得無與倫比,驚艷世界,而演出場地的曲院風荷就與竹有著不解之緣。竹素園,曲院風荷的五大景區(qū)之一,植物配置以竹為基調(diào),突出幽趣,體現(xiàn)淡泊幽靜的意境。乾隆皇帝南巡杭州,曾在竹素園游憩,甚是歡喜,寫下了“縱目湖山景,游心竹素園”的詩句,并御書“竹素園”。竹素,猶竹帛,多指史冊、書籍?!段倪x·張協(xié)〈雜詩〉》:“游思竹素園,寄辭翰墨林?!睆堛娮ⅲ骸爸袼亟阅斯湃怂脮撸杂嗡嫉浼?,言園謂廣也。”
“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碧拼=ǖ脑娋浼矣鲬魰?。中國古典園林曲徑通幽的典范之作,當屬三潭印月的竹徑通幽。參加G20的首腦們乘船游覽西湖,一定會看到小瀛洲,只可惜沒有下船。竹徑入口為月洞門,上書康有為的“曲徑通幽”。竹種為瀟瀟灑灑的剛竹,竹徑兩端曲度大,中間曲度小,使人感到含蓄深邃,頓生“庭院深深深幾許”的意境。竹徑的盡頭是寬闊的大草坪,“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成就感油然而生。
曲院風荷背靠的是孤山,山中的西泠印社同樣與竹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其一,中國篆刻藝術(shù)與竹簡息息相關(guān)。正是竹簡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才有金文向小篆的轉(zhuǎn)變,篆刻才得以確立。其二,西泠印社的首任社長是吳昌碩。他生長于竹鄉(xiāng)安吉,也是著名的詠竹畫竹大師。其三,西泠印社內(nèi)的竹閣傳為白居易所筑。“小閣多植竹,白公(居易)每偃息其間,遂以名?!卑拙右姿拗耖w詩曰:“晚坐松檐下,宵眠竹閣間。”其四,是西泠印社的園林?!拔娜比邃H珑R,與茂林修竹為鄰;二小盤谷竹樹茂密,曲徑生幽。
水竹居
“最憶是杭州”的節(jié)目里,竹元素還真不少。就竹而言,“我有嘉賓,鼓瑟吹笙”,兒童們誠摯歡迎已經(jīng)夠打動人心了,可最精彩的當屬《美麗的愛情傳說》。萬松書院,山伯英臺,兩小無猜,十八相送,以扇傳情,私定終身。最后,兩扇化作蝴蝶的兩翼,合為大大的圓,一個在水上一個在水中,山伯英臺“天長地久不分開”。扇子,以竹為主要原料。中國扇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是傳統(tǒng)文化的組成部分。杭州是中國制扇名城,王星記扇就是一張響亮的中國名片?!都t樓夢》是以竹扇傳情的經(jīng)典,“元妃賜扇”“賈赦奪扇”“晴雯撕扇”“寶玉題扇”等,情節(jié)生動。曾經(jīng),在我的家鄉(xiāng),夏天,白晝小孩子們常帶著竹扇,男孩放著竹風箏,女孩后面指揮著、歡叫著;傍晚,他們也在竹扇的陪伴下,繞著竹涼床追逐著、嬉戲著。真的期望,竹扇,在現(xiàn)代信息時代得到傳承光大,讓許許多多的“兩小無猜”,不再失去“青梅竹馬”,更多的“有情人終成眷屬”。
講了西湖竹景和王星記扇,有必要梳理一下杭州有關(guān)竹的中國名片。良渚文化出土的竹編文物講述著竹的古老文明,小、輕、細、雅的江南絲竹詮釋出江南文化的獨特韻味,《白蛇傳》讓西湖竹骨綢傘錦上添花,傳承千年的富陽竹紙曾經(jīng)撐起中國紙張的半邊天,靈隱寺周邊的竺筷使中國箸蒙上了佛的神秘,宋代高僧贊寧在興龍寺成就了中國第一部《筍譜》,風流才子李漁喊出了江南竹筍乃“蔬食第一鮮”,透著濃濃鄉(xiāng)愁的淳安竹馬傳承著千年的“青梅竹馬”。杭州如此深厚的竹文化底蘊,得益于白居易和蘇東坡兩位先賢。他們一生與竹為友、與竹相伴,對中國竹文化的貢獻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樂天是唐代詠竹詩最多的詩人,他創(chuàng)建了自然天成的以竹造園藝術(shù),他的《養(yǎng)竹記》創(chuàng)立了性直、本固、心空和節(jié)貞的“竹君子”理論,他以《畫竹歌》為題為墨竹的起源做出了貢獻。蘇軾則在杭州喊出了“不可居無竹”,開創(chuàng)了著名的“湖州竹派”,創(chuàng)立了“胸有成竹”繪畫理論,提出了“以竹法作書”創(chuàng)作風格,總結(jié)了“身與竹化”的寓竹心得。
創(chuàng)新,是G20杭州峰會的鮮明主題。我高興地看到,在錢塘江出海口的杭州灣,兩項有關(guān)竹的新技術(shù)正在有條不紊地推進著。一是杭州浙江鑫宙的竹纏繞復合技術(shù),它將吃掉全國一半的竹材產(chǎn)量,竹農(nóng)增收一倍,替代全國一半的鋼材,增加可觀的碳匯儲量。另一項是寧波興達炭業(yè)的“竹干餾釜生產(chǎn)線”,生產(chǎn)活性炭、竹醋液等產(chǎn)品,全竹利用,余熱發(fā)電,僅一條生產(chǎn)線就取代了遂昌全縣的土窯。兩項新技術(shù)還非常契合G20杭州峰會精神,規(guī)?;?、產(chǎn)業(yè)化,生態(tài)環(huán)保、綠色低碳,增加山區(qū)貧困人群的收入。況且兩者互相補充,前者的初加工廢料是后者的制炭原料。衷心祝愿兩個企業(yè)越做越大,越做越強,造福于民。
G20杭州峰會結(jié)束了,取得了豐碩成果。驀然回首,那頻頻跟隨習主席會見外國首腦的與其說是竹屏風,不如說是悠悠五千年、博大精深的中國竹文化。在物質(zhì)層面,中國古人們利用了竹子“非草非木”的特性,使竹子廣泛應用于生產(chǎn)、生活、科技、軍事和政治等領(lǐng)域,李約瑟博士曾斷言:中國是“竹子文明”的國度。在精神層面,古人們則把竹子空心、有節(jié)、堅韌、挺拔、常綠、生長旺盛、適應性強等生物學特性,人格化為謙虛、虛無、氣節(jié)、瀟灑、淡泊、堅貞、不屈、節(jié)節(jié)向上、生生不息等做人的品格和節(jié)操,所以陳寅恪大師才說出:中國文化是“竹的文化”。感謝G20,讓中國竹有了展示的平臺;感謝大家鼓勵,讓中國竹感受到了溫暖。
江南憶,其次憶吳宮。吳酒一杯春竹葉,吳娃雙舞醉芙蓉。早晚復相逢!
竹素園
曲院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