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
中圖分類號:G623.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22-0090-02
作文教學一直是語文教學中的難點,雖然學生積累了大量的素材,可是依舊思路紊亂,無法準確表達自己的想法。因為這只是一個量的積累,要實現(xiàn)質(zhì)的飛躍,我們就需要有目的、有計劃、循序漸進地進行訓練指導。
一、調(diào)動真情實感,激發(fā)寫作興趣
1.美文美讀,激發(fā)興趣。閱讀、模仿和學習優(yōu)秀范文是初中生提升寫作水平的必由之路,教師應(yīng)有目的、有針對性地選取篇幅短小、生動感人的文章(當然也包括課文)給學生朗讀和模仿。
2.深入觀察。勇于體驗。生活是進行創(chuàng)作的源泉。不論寫什么文章都離不開生活的素材。初中生社會閱歷少。更應(yīng)該扎根生活,多角度地觀察生活,發(fā)現(xiàn)生活的豐富多彩,不斷捕捉事物的特征。親身體會事態(tài)萬物、人生百態(tài)。語文教師應(yīng)該不斷地引導學生觀物、察人、品事,要“做生活的有心人”。
3.獨立思考,顯現(xiàn)個性。平時,引導學生多讀范文,多念一些個性化的作文和不同風格的作文,啟發(fā)學生多樣化的思考,再選擇適合自己的風格,獨立思考,顯現(xiàn)自己的個性作文。引導學生說實話、道真情,把自己親眼所見、親耳所聞、心里所想、親身經(jīng)歷的,用自己的語句實實在在地表達出來,讓真摯的感情從心靈深處自然流淌出來。
二、走進生活,避免空洞的說教
初中學生隨著知識、生活等接觸面的日益開闊,他們對生活、客觀世界的新鮮感和好奇感越來越強烈,個性變得越來越獨立,他們活潑好學但就其作文基礎(chǔ)來說還相對比較薄弱。表現(xiàn)在作文中,往往是不會選題、不會搜集材料、不會構(gòu)思、不會措詞。究其原因就是我們幾十年來一成不變的傳統(tǒng)的應(yīng)試教育模式和墨守成規(guī)的教學方法,使學生習慣于依賴教師給他們命題、提示,甚至提供題材,學生在作文的學習中很被動,教學效率低。我們知道,作文教學是識字寫字、用詞造句、布局謀篇,運用語言文字表達思想感情的綜合訓練??菰锓ξ兜淖魑慕虒W無法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我們要極力避免抽象的說教,而要把學生置身于現(xiàn)實生活中,讓他們自己感知作文對于學習和生活的重要意義。
三、注重多樣積累,確保寫作實效
只有“胸藏萬匯憑吞吐”,才能“筆有千鈞任翕張”。要想讓初中生“下筆如有神”。有效提升初中生的寫作能力和寫作水平,就必須增加學生的積累,特別要加強閱讀方面的積累。因為閱讀是拓展學生語文積累的基礎(chǔ),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積累。
1.積累美句精段。優(yōu)美語句、精彩片段是初中生寫作借鑒的首選素材。應(yīng)該講,讀得多才能寫得好,必須充分利用好教材中的優(yōu)美語句、精彩片斷,這也是提高寫作水平的一條重要途徑。教師應(yīng)該要求每個學生都要有剪貼本,強化語言基本材料的搜集。平時注意收集優(yōu)美語句、精彩片段。而且要注意積累眾多不同風格的語言和事例,以適應(yīng)多種不同的作文題材。
2.借鑒寫作技巧。任何學生要想提升寫作水平,不能僅僅掌握一些零零碎碎的材料,而要把這些材料根據(jù)文章的需要改造成題材所需要的形式,然后組合成一件嶄新、精致的文學作品。這就需要借鑒寫作技巧,在新版初中教材中可以學到很多寫作技巧。教師要有效地指導學生通過思考和實踐,通過相互之間的討論,把不同類型的文章的寫作手法都要借鑒和積累下來,經(jīng)過有針對性的、反復(fù)的、有目的的練習,慢慢地形成屬于自己的一種習慣,完成知識消化、吸收過程。
四、杜絕粉飾天平,學寫真話
所謂粉飾就是假話、空話、套話。當然,中學生在作文中說假話、空話、套話,根子在老師,在學校,在教育,不在學生本人。如果一個學校的國旗下講話全是閃閃發(fā)光的語言,但是在評先評優(yōu)、推薦學生上高一級學校時卻弄虛作假,為應(yīng)付檢查驗收,學校可以要求老師和學生一起說謊。你能指望這所學校的學生寫出什么好東西來?他會像學校一樣,滿篇的愛國愛黨、民族至上、集體主義、舍己為人、公而忘私,心想的卻是當大官,拿高薪,吃海鮮,娶美女,住別墅。語文教師即使無法改變大環(huán)境,也要營造讓孩子們不粉飾太平的小環(huán)境。也就是說,孩子們在作文中即使說了什么境界不高的話,只要是真話,也不要一棍子打死,要先肯定,再引導。
五、提高教師素質(zhì)
教師自身的素質(zhì)對中學生的作文能力有著很重要的影響。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學生不會寫作文最簡單的原因就是教師不會寫作文”。比方說在學生作文的批改工作中,教師沒有意識到“評語”對于學生作文能力發(fā)展的重要性,往往采用公式化的評語,如“觀察細膩、語言優(yōu)美、描寫生動”等千篇一律的語言。其實要想切實有效地提高學生的作文能力,教師認真而有針對性地批改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我在批改作文時,針對每個學生的作文不同的特色、各自的特點給予真實貼切的評語,這樣使學生感到自己被重視,學生從評語中受到啟迪和鼓勵,從而激發(fā)了學生寫作的興趣。
綜上所述,讓學生輕輕松松、快快樂樂地作文,是實施語文素質(zhì)教育的理想境界,也是新課程改革的探索之路。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們要善于讓學生自己感知作文對于學習和生活的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