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靜+鄒大林
“我希望找到一個這樣的地方,人們依舊在耕田種地,他們的生活節(jié)奏與農田時令合拍。在我的內心,隱隱約約有一種想法,想過那種隱居式的作家生活——從城市生活中悄悄地躲開,把手中的工作暫時放下來。……我靠著《中國地圖》,沿長城的垛口標志在那些小路上穿梭著。那個地方因為石灰石懸崖上的一道裂縫而得名。當?shù)厝税阉兂闪松颀悺镞厰[著兩尊佛像、一個裝滿香灰的香爐、一只盛著爛水果的盤子。在洞的上方,有一段長城,沿著山脊向上延伸到山頂,連接著一個巨大的烽火臺。這里是北京以北的第一列山脈,在平原上拔地而起,海拔高度達到了九百多米。從烽火臺那里看去,四周的景色簡直令人驚嘆不已:一邊是薄霧彌漫的田野,另一邊則是藍灰色的層巒疊嶂。但是,吸引住我視線的,是西北方向上那一溜建筑物。這一溜建筑物位于一座小山丘上,完全與世隔絕--方圓幾公里之內都看不見別的居民點。我們從長城上走下來,上了車子,在一條土路的盡頭找到了那個村莊。那個地方叫作三岔。”
彼得·海斯勒在《尋路中國》中這樣描述了三岔村。
三岔村,北京懷柔區(qū)西北部與延慶區(qū)交界處的一個小村莊,它隸屬于渤海鎮(zhèn),以林業(yè)為主要收入來源,是典型的林業(yè)社區(qū)。村莊很小,全村有人口76戶172人,土地面積貧瘠,18831畝的土地面積中有林地13831畝,占全村土地面積的70%以上。
2010年3月,由北京林學會負責實施的“全球環(huán)境基金小額贈款計劃‘密云水庫流域林業(yè)社區(qū)應對氣候變化綜合能力提升項目”開始在三岔村實施,項目開展的主要項目活動有應對氣候變化培訓、低效灶炕改造、森林經(jīng)營和可持續(xù)薪柴采集等。
讓百姓關注氣候變化的危機
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三岔村森林資源豐富,村民祖祖輩輩主要生活能源來自森林,無意識的對森林資源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壞和浪費,直接影響了森林固碳能力。而全球最大的碳排放源是工業(yè),最大的碳吸收庫是森林。在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大背景下,森林在應對氣候變化中的特殊作用日益受到國際社會關注。
如何提高村民保護森林資源的意識、減少對薪柴的需求量、促進林木生長、推動經(jīng)濟增長方式轉變提高林業(yè)社區(qū)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
北京林學會在三岔村實施的“應對氣候變化綜合能力提升項目”培訓中,發(fā)現(xiàn)并解決了很多問題。
關于減緩氣候變化的主題,對于村民來說是一個陌生的話題,村民能夠感受到氣候變化異常,極端天氣增多,村莊變得越來越干旱等事實。卻不會意識到每天的生活習慣也是改變氣候變化異常的關鍵。而減緩氣候變化意識培訓又是一個很模糊的概念,只有發(fā)揮村民的自主意識,提高村民的積極性,才能獲得一定的收益。
在項目技術人員鄒大林工程師的帶領下北京林學會一行5人對三岔村村民減緩氣候變化的認知展開調研培訓,在調研過程中發(fā)現(xiàn)村中留守的大部分都是老人、小孩及婦女等弱勢群體,文化水平不高甚至不識字,有文化的年輕人都在外打工,看不懂宣傳材料,對宣傳的內容理解困難。“還有很多村民忙于個人家務事,沒有時間參加調研培訓?!编u大林說。所以,很多村民對氣候變化的原因、氣候變化與森林的關系都不甚了解。
北京林學會不斷堅持利用廣播、會議、現(xiàn)場培訓等宣傳手段,讓村民更直白地了解氣候變化的關鍵就在他們的身邊和他們日益消耗的森林存在很大關系。
夜幕降臨,在三岔村村委會會議室由北京林學會舉辦的應對氣候變化和節(jié)能炕修建技術培訓會上座無虛席,工程師鄒大林一一解答了三岔村黨支部書記劉秀英等在內的60多位村民的問題。村民對森林保護、資源浪費、個人生計等問題的積極提問讓鄒大林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這么多天的努力沒有白費,再累都要堅持下去”。
北京林學會讓村民提高保護森林資源的意識、減少村民對薪柴的需求量、促進林木生長三個方面加強了森林資源保護。讓當?shù)卮迕袷艿綕撘颇挠绊?,起到一個示范作用,為北京“林業(yè)社區(qū)減緩氣候變化能力建設”提供了一個可供借鑒的模板。
“熱炕頭兒”的改變
“三畝地、一頭牛、老婆、孩子、熱炕頭兒”。曾經(jīng)是北方農村百姓幸福生活的真實寫照。如今,雖然農村的生活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熱炕頭兒”仍然是村民,尤其是林業(yè)社區(qū)村民,冬季取暖的主要生活設施。
“熱炕頭兒”給冬季村民生活帶來了溫暖,但舊式炕灶的一些弊端也十分突出。如:燒掉大量柴草、熱效率低,不能很好解決廣大農民的燒飯和取暖問題,這些弊端也是減緩氣候變化的微小因素。
新型的吊炕,利用內結構調整,增加灶門和煙囪插板,架空火炕提高了熱效率,增加了有效能獲得量,保護了森林資源,不僅提高了村民的生活質量,而且生態(tài)環(huán)境問題也得到了改善。
為了讓村民掌握低效灶炕修建和安全使用技術,在經(jīng)村民同意后,先后在村民馬占德和魏宗起家開始了兩鋪低效灶炕的修建工作,低效灶炕試燒后,兩人的臉上都露出了笑容,改造的低效灶炕大約能節(jié)省40%-50%的用柴量。示范炕的建成,不僅鍛煉了建炕工人的技術水平,還帶動了其他農戶建炕的積極性。
村民馬占德在舊炕改成吊炕后高興的說:“吊炕由于上下兩面都能散熱,并且熱煙在炕內分布均勻,不僅好燒、熱得快、節(jié)省柴火,而且干凈衛(wèi)生。家中的小孫子冬季有了玩得地方,再也不怕天冷了?!?/p>
“低效灶炕正式改造受到三岔村村民的熱烈歡迎。村民爭先恐后的報名,因報名改炕的戶數(shù)太多,超出了資金預算的范圍我們又對改炕數(shù)量進行了重新調整,只資助一戶改一鋪炕的資金,多余的改造由村民自行支付。”鄒大林回憶當時的場面。
北京林學會給《中國周刊》提供了一份數(shù)據(jù):三岔村傳統(tǒng)舊炕平均每年要消耗薪柴150噸,平均每鋪土炕年用柴量為2000-3000斤。薪柴的使用成為森林資源的最大殺手。實施低效炕改造后,熱效率由過去的14%—18%,提高到25%—35%,平均每鋪吊炕每年需要1000斤薪柴足矣,三岔村每年可節(jié)省薪柴約90噸。每年冬季村民大約花半個月的時間打柴就足夠使用,打柴時間的減少,可有更多的時間打工或干其它農活,間接增加了村民收入。
森林經(jīng)營和可持續(xù)生計發(fā)展
北京最大的碳排放源是城區(qū),最大的碳吸收庫是郊區(qū)的森林。林業(yè)社區(qū)在不斷提高森林覆蓋率和森林質量的同時,不影響林業(yè)社區(qū)居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已經(jīng)成為社區(qū)在應對氣候變化背景下如何發(fā)展的難題。
三岔村生長著北京最大的一片天然椴樹林,平均年齡30年,平均胸徑12厘米,平均樹高14米。2008年5月,北京林學會通過對村民公開選拔,共有22人成為該村第一批林務員,經(jīng)過室內和室外培訓后,開始對1200畝椴樹林實施近自然森林經(jīng)營。
選擇處于主林層、生活力旺盛、樹干通直飽滿、全株無損傷的林木作為常規(guī)目標樹,并標記為“Z”;選擇能改造主林層(林分結構)、促進林分正向演替的林木個體作為保留目標樹;選擇在維持林分結構、保護生物多樣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的林木為特殊目標樹;伐除影響這些目標樹生長的林木,促進目標樹獲得更多的陽光和養(yǎng)分,從而更快地生長。這些技術要領林務員都能熟練掌握。
村民不再采取成片砍的方式采集薪柴,采集中對優(yōu)良鄉(xiāng)土樹種采取了保護措施,對于森林經(jīng)營中標記的目標樹和保留樹予以了保留。采集地點避開了陡坡、溝邊、水土流失嚴重、易坍塌地段。采集薪柴與近自然森林經(jīng)營相結合,通過修枝和采伐干擾樹即經(jīng)營了森林,又獲得了薪柴。
伐除的樹枝作為薪柴,伐除的樹干還可用來修建林間作業(yè)道,這些作業(yè)道不僅方便了村民上山開展森林經(jīng)營活動,而且為游客親近森林提供了方便。在三岔村萬澗,利用采伐下來的800根干擾木,修建完成了一條1500米長的森林作業(yè)道,已成為到三岔村游玩的游客必走的景點之一。
數(shù)據(jù)上直觀的變化,可以看到三岔村村民意識上的改變。為了經(jīng)營好三岔村的森林,目前三岔村已組建了84 名生態(tài)林管護員,專門負責各路口、重點林區(qū)的防火防盜。通過大家的努力已有外來客商看中了三岔村的旅游資源,投資建起了兩家規(guī)模較大的山莊。還有幾個美國人在村里租下村民的住宅,作為周末和假日朋友聚會的場所。村民劉進海說:“每年接待的游客已經(jīng)成為了家庭主要的收入來源,種地不掙錢,只能填飽肚子,遠遠沒有接待旅行團來村游山玩水掙錢快。”劉進海的話語聲表明了三岔村生態(tài)旅游不僅向國內,也向國外游客敞開了懷抱。越來越多的游客來到了三岔村,越來越多的村民依靠生態(tài)旅游過上了小康生活。
遠望北京最大的碳吸收庫,豐富的森林資源讓人心曠神怡,走出北京的霧霾區(qū)來到這里好比進入世外桃源。山還是那片山,水還是那片水,人還是那里的人,思想觀念的改變給村莊帶來了質的飛躍,三岔村的發(fā)展模式破解了林業(yè)社區(qū)在應對氣候變化背景下如何發(fā)展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