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思超
摘要:以《歐也妮·葛朗臺》兩個譯本:傅雷和李恒基譯本為研究對象,試從詞匯層面評介和分析,再現(xiàn)翻譯困難,欣賞譯者妙譯,希望為將來《歐也妮·葛朗臺》中譯本提供少許參考和借鑒。
關(guān)鍵詞:《歐也妮·葛朗臺》中譯本 詞匯層面 評介 分析
中圖分類號:H3159文獻標(biāo)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6)09-0095-01
一、引言
《歐也妮·葛朗臺》在市場上有大量中譯本,最為著名的是傅雷譯本,多采用意譯。而李恒基譯本采用直譯,盡可能做到忠于原作。
二、對《歐也妮·葛朗臺》兩個中譯本的評介和分析
對這兩個譯本在詞匯運用方面加以評介和分析。
詞匯選擇的準(zhǔn)確是譯本準(zhǔn)確的重要體現(xiàn),如果詞匯選擇不準(zhǔn)確,就會導(dǎo)致閱讀時感到奇怪和突兀,也會造成錯譯、誤譯,產(chǎn)生歧義。以下就是一個相關(guān)例子。
[1]原文:Plus loin, cest des portes garnies de clous énormes où le génie de nos ancêtres a tracé des hiéroglyphes domestiques dont le sens ne se retrouvera jamais.
傅雷譯:再往前走,有的門上釘著粗大的釘子,我們的祖先異想天開的,刻上些奇形怪狀的文字,意義是永遠沒法知道的了。
李恒基譯:再往前去,有幾家大門上凸出粗壯的釘頭,釘頭上鐫刻著家傳的象形文字。這些象形文字本來就是老祖宗們隨心所欲勾畫出來的,其含義今天當(dāng)然是不易考證的。
不難發(fā)現(xiàn)“釘子”前面的修飾語存在很大不同。énorme原意是指:極大的,巨大的,龐大的。用這個詞修飾釘子,運用了夸張的修辭。傅雷譯為“粗大的釘子”,李恒基譯為“粗壯的釘子”。這兩種翻譯都沒有保留“énorme”的原意,若譯為“巨大的釘子”顯然與原著的浪漫主義風(fēng)格不符。可以看出傅雷和李恒基的譯本都力圖找到和“巨大的”相近又不失去原文夸張感的形容詞。“粗壯”是指粗大、結(jié)實,如:粗壯的樹干,身材粗壯;也可指聲音大而有力。顯然“粗壯”這兩種表意都不能形容“釘子”。用“粗大”修飾釘子,正好可以表現(xiàn)釘子“粗糙略大”,有笨拙感。相比“粗壯”而言,“粗大”更具邏輯性。
選用“美”的詞匯,“美”不是指華麗矯飾的詞,而是指用詞巧妙。
[2]原文:Mmonsieur Grandet tenait du tigre et du boa:il savait se coucher, se blottir, envisager longtemps sa proie, sauter dessus.
傅雷譯:葛朗臺先生是只老虎,是條巨蟒:他會躺在那里,蹲在那里,把俘虜打量個半天再撲上去。
李恒基譯:葛朗臺先生像猛虎,像大蟒。他懂得躺著、蹲著,耐著性子打量獵物,然后猛撲上去。
這一例句中,把葛朗臺比作“老虎”和“巨蟒”,對于他來說金錢既可以是“俘虜”又可以是“獵物”?!皃roie”的意思是“獵物”,傅雷采取“意譯”,李恒基采取“直譯”。“俘虜”的意思為“打仗時捉住的敵人”,所以“俘虜”一詞是相對“敵人”而言的。這時原作把葛朗臺先生比作兇猛的食肉動物,就詞匯搭配而言,譯為“獵物”更貼切,給人以畫面感。譯為“俘虜”,雖表達金錢于葛朗臺是囊中之物,但已把葛朗臺的形象設(shè)定為“猛虎”和“巨蟒”,“俘虜”在此稍顯突兀且不能表達葛朗臺“吞食”到手的金錢的略顯“兇殘”的形象。采取“直譯”的“獵物”比采取“意譯”的“俘虜”更具畫面感。
受原語影響,如:法語語句中可能包含多個從句。翻譯時,語言要盡量精簡,閱讀起來更加流暢。
[3]原文:Ce langage secret forme en quelque sorte la franc-ma
?倞 onnerie des passions.
傅雷譯:這些暗號無異幫口里的切口。
李恒基譯:這種心心相通的暗語好比是著迷于酒色財氣的人們之間通用的行話。
就此句而言,兩個譯本在字數(shù)上有明顯差異。“暗語”指:某團體內(nèi)部才能明白的話,因此“心心相通”可以去掉,“行話”必然是“通用”的,可以譯為“這種暗語好比是著迷于酒色財氣的人們之間的行話”。傅雷給出的翻譯相比而言更精簡。
三、結(jié)論
如上文所述,詞匯的翻譯基礎(chǔ)很關(guān)鍵。本文從詞匯層面分析比較,對傅雷和李恒基的《歐也妮·葛朗臺》中譯本給予少許評介,希望可為未來譯者翻譯出更加優(yōu)秀的《歐也妮·葛朗臺》中譯本提供一些參考。
參考文獻:
[1]傅雷. 歐也妮·葛朗臺[M]. 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 1978.
[2]李恒基.歐也妮·葛朗臺[M]. 重慶: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4.
[3]劉宓慶. 翻譯美學(xué)導(dǎo)論[M]. 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