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楚晗
古有云:腹有詩書氣自華?,F(xiàn)實生活中也確實如此,飽讀詩書,滿腹經(jīng)綸之人,與五大三粗的魯莽之輩有著鮮明的差別。詩意賦予一個人的氣質(zhì)自然也就有所不同。
詩意可以是一個人修養(yǎng)的體現(xiàn),是一個人氣度的彰顯,也是一個人內(nèi)心是否純凈無邪的最好體現(xiàn)。擁有事宜的人生就仿佛空谷中的幽蘭,無論當下的境遇如何,都能傳送沁人心脾的馨香。海德格爾有言:“人應(yīng)該詩意地棲居?!本褪亲詈玫膽{證。那么,前圣之人的一身詩意究竟何處來呢?
一身詩意書中來。閱讀是積淀才情、修養(yǎng)自身的佳法。讀書講究的三大到:口到,眼到,心到。將自己置身于詩情畫意,設(shè)身處地地體味作者的每一絲情感波動,每一縷濺迸出的文思泉涌,才能從閱讀中有所增益,才能在沉吟深思之時明了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的真諦。即使天資不聰穎,才貌不過人,當你將每一次閱讀做到入木三分的高度,當你擁有蘇軾背下整本書的恒心,當你有林肯失敗九次仍不氣餒的韌性,當你有雖不能至心向往之的期許,一身詩意便從書中悄然而至。
一身詩意世中來。世界之大,山川、草木、蟲魚、鳥獸,色彩繽紛,宇宙一大品類之盛,包羅萬象。王羲之游覽蘭亭寫下《蘭亭集序》,蘇軾泛舟赤壁著有《赤壁賦》,王安石登上褒山留下了《褒禪山記》。除了觀賞使人眼前一亮的自然風光,更為絕妙的是其中蘊含的理趣,或是超然物外的灑脫,或是志向與能力的思辨。哲思之音已從世界之境潛入心中,身邊的每一處風景都是一派詩意,腳下的每一寸土地都飽含一份詩情。一花一世界,一草一乾坤,你所生活的環(huán)境便是你釀造詩意地絕佳之所。只要你留心觀察,春日萌發(fā)的新芽,空中飄舞的游絲,夏初熱鬧的蟬鳴,秋夜靜落的紅楓,旋轉(zhuǎn)紛飛的冬雪都是隨處可以拾掇的詩意。只要你愿意在現(xiàn)實的事物中插入想象的翅膀,“撒鹽空中差可擬”的束縛將從此遠離,“未若柳絮因風起”的優(yōu)美將常伴你的身旁。你也會漸漸登上一片明媚的人生之地。
一身詩意心中來。同時蒼穹下一抹破空而來的晶瑩,卻總有不一樣的答案,有人看到的天空破碎,有人想的是雪餡兒的包點,有人就干脆撕下碎紙相比。正如莎士比亞所料:一千個人心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那么詩意就是你心中的哈姆雷特。當你悟出的哈姆雷特超出他人的新意,當凡俗中的一顆微塵也是你眼中的精靈,當你的吟詠相異于他人附庸風雅的慨嘆,當你筆下流瀉的文字綻放出曼妙的的花蕊,詩意就已在你的心中萌芽,在你的腦中回轉(zhuǎn),只要你永不停止尋覓的腳步,只要你時刻在詩意地絕巘上攀巖,只要你時時多想一句:我還能怎么辦?詩意就會交織成一顆綠陰如蓋的參天大樹,成為你心中一方遮風避雨的港灣,在你的心靈幽谷中飄出芬芳,一身詩意自然也就從心中油然而生。
若要問一身詩意何處來,書中、世中、心中皆可來。當你明白了這一切,將其投身于自身的實踐當中,我想:詩意也已在不得周身抽長,在你的心中拔地而起了吧!
(作者單位:湖南省長沙市長郡中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