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海音
[摘 要] 《讀書》雜志曾經(jīng)是當代人文知識界最具有影響力的老牌雜志。共同的文化理想將當代中國文化界和思想界的全部精英匯聚于此,成為當時思想文化界的重鎮(zhèn),構建了一個重要的思想論壇和寶貴的知識分子言論空間。《讀書》的作者群體經(jīng)歷了學術與思想的分化、人文精神和世俗精神的分化以及自由主義和新左派的論爭,最大程度地反映了不同時期思想文化特征與知識分子的思考軌跡。
[關鍵詞] 《讀書》 作者群 裂變
[中圖分類號] G23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5853 (2016) 05-0078-04
Shift From the Torchbearers to the Critics:Analysis of the Writers for Reading Journal
Pang Haiyin
(Art Shool,Xinjiang University,Urumch,830046)
[Abstract] Reading is the most influential journal for the humanities and intellectual circle. It is the common cultural ideals that have brought together the elites from both the culturaland ideological circle in order to build the most important cultural and ideological forum and valuable space for speech in contemporary China. The writers for Reading have gone through the differentiation of academics and ideology, separation of humanistic spirit and secular spirit, and controversy between liberalism and new left, which demonstrated the ideological and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in different periods and the clear trail of thoughts among intellectuals.
[Key words] Reading journal Authorship Fission
三聯(lián)書店出版的《讀書》雜志曾經(jīng)是當代知識分子的傳媒經(jīng)典和廣大讀書人的一面文化旗幟。它堅持做“以書為中心的文化思想評論刊物”,充分發(fā)揮媒介優(yōu)勢,積極參與社會變革,以學術介入現(xiàn)實的方式,成為引領時代話語的主流媒體。它“展示讀書人的思想和智慧,凝聚對當代生活的人文關懷”,致力于記錄時代思想文化特征、知識分子的心路歷程,一大批擁有共同文化理想的當代知識分子精英齊聚一堂,以寬容理性的文化品格,豐富深刻的思想內涵以及獨特自由的審美風格,形成了獨特的文化個性,建構了當代中國最重要的思想文化論壇和寶貴的知識分子言論空間。30年來,以《讀書》為代表的作者群體正是我國當代知識分子精英的代表,他們隨著時代的變化發(fā)生著改變,從滿懷經(jīng)世濟民精神富于理想主義色彩的激情啟蒙者轉變成既關注知識分子自身又關注社會現(xiàn)實問題的冷靜、客觀、務實的理性批判者,探究這種轉變的原因并試圖總結當代中國社會思想的內在邏輯是本文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
1 啟蒙知識分子的公共論壇
20世紀80年代中后期開始的新啟蒙運動是一種廣泛又復雜的社會思潮,是1970年代末思想解放運動的歷史延續(xù)。1979年創(chuàng)刊之初,《讀書》即以“讀書無禁區(qū)”發(fā)出了壓抑已久的呼喊,開創(chuàng)了敢于突破禁區(qū)、表達知識分子真實想法的風氣,喚醒了所有讀書人的心智。幾位在出版界享有盛望的老前輩為這個新生兒掌舵,他們豐富的出版經(jīng)驗和對政治風云的諳熟使得這份刊物擁有了先天優(yōu)勢,同時也獲得了老一代知識界、思想界的名人、學者、作家們的大力支持。這樣一群職業(yè)出版家和學者們在從事啟蒙和介入社會批判的同時,共同將《讀書》搭建成為一個知識分子交流話語的公共平臺。
雖然在《讀書》的創(chuàng)刊宗旨中沒有明確提出“啟蒙”二字,但從某種程度上說,它的確是文化界最早作出啟蒙姿態(tài),也是沖在最前面的一個。改革開放初期,《讀書》先聲奪人,陸續(xù)發(fā)表了《讀書無禁區(qū)》《真理不是權力的奴仆》《人的太陽必然升起》等一些振聾發(fā)聵的文章,篇篇都極具思想沖擊力。當時新舊思想處于對立或者膠狀態(tài),《讀書》則高舉“思想解放的旗幟”,以包容和理性批判成為思想解放和新啟蒙運動的重鎮(zhèn)。在政治—社會意識形態(tài)中心向商品經(jīng)濟文化多元化的轉型期,《讀書》承擔學術文化和思想啟蒙的重任,它探討商品經(jīng)濟對中國的負面影響,以及知識分子人文精神的失落,它向廣大知識分子提供展示自己的廣闊空間,開創(chuàng)了當代知識分子輿論風氣,獲得了知識分子群體乃至全社會的強烈共鳴,贏得了廣大知識分子的認同與期許。借此,中國幾代知識分子所認同追尋的自由意識和獨立人格的訴求在1980年代的思想界成為現(xiàn)實。
尤其是1980年代中期,《讀書》憑借其豐厚的作者資源優(yōu)勢,開啟了啟蒙思想評介的先聲,為當時的國人了解西方民主思想打開了一扇窗,這次中西學術界發(fā)生空前廣泛的交流對話,創(chuàng)造了一個活躍的知識分子群體,影響了一代知識人及一個較為穩(wěn)定的民間知識分子思想空間。
因歷史的原因,一大批曾經(jīng)從大眾視線中消失多年的文化名人、學者重新回到公共生活的前臺,他們匯集到《讀書》的撰稿陣營中,釋放出驚人的能量。這個強大的陣容包含了“文革”結束后,經(jīng)過思想解放,在全社會鼓勵讀書、追求新知等相對寬松、良性的社會氛圍下養(yǎng)成的知識分子中的所有精華,這些獨一無二的作者資源,給予了《讀書》一種卓爾不群的品質,也持續(xù)吸引著各類優(yōu)秀的作者與《讀書》結緣??梢哉f當時大部分讀書人都愿意主動為《讀書》效力,表現(xiàn)出空前的參與熱情和探索勇氣。王蒙曾經(jīng)說過“可以不讀書,不可以不讀《讀書》”,道出了老一輩文化人普遍的心聲。
上個世紀80—90年代,三代知識分子齊聚《讀書》:第一代為三四十年代的才華橫溢、經(jīng)受了劫難考驗碩果僅存的老文化人,如巴金、金克木、錢鍾書、費孝通、艾青、呂叔湘、袁可嘉、舒蕪、綠原、啟功等人;第二代被稱為“重放的鮮花”,以王蒙、張中行、錢谷融等為代表,他們成名于1950年代,1980年代又復出;第三代作者群體人數(shù)眾多,既包括“文革”后的第一批大學生,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出生的學術后進,也包括一些海歸學者,如劉再復、劉小楓、錢理群、陳平原、王富仁、張頤武、楊義等為代表,還有一大批海外學者,如董鼎山、王德威、李歐梵、林毓生、日本學者伊藤虎丸等,及其他比較零散的作者。這三個群體無疑是當時《讀書》的核心作者。
《讀書》還廣邀各界社會精英參與專欄寫作,借此陸續(xù)推出了一批知識界名人,既有復出的老出版家、作家、思想家;也有一批學界新秀。30年來,《讀書》致力于思想啟蒙,熱情展示西方文化,真誠地為知識分子服務,它提供給人們的思想營養(yǎng)、拓展出的文化視野以及傳達的人文關懷精神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知識分子,《讀書》也因此被視為“新啟蒙時代”的象征之一。
2 作者群體的思想發(fā)展脈絡
從《讀書》作者群自身的文化身份來看,他們集知識分子和專業(yè)學者的社會角色于一身。知識分子所崇尚的獨立精神,對真理的執(zhí)著追求以及對社會現(xiàn)實的理性批判精神,成為他們矢志不渝的精神底色。表現(xiàn)在他們的文章中,既融入了知識分子對當下的思考和警醒,又將問題深入,借以表達知識精英群體的理想和現(xiàn)實關懷,在“述學”之外對社會保有一份“人間情懷”。這樣的作者構成保證了《讀書》的思想性和可讀性。
《讀書》自誕生之日起,每個時期都擁有一批核心作者,同時也陸續(xù)發(fā)現(xiàn)和培養(yǎng)新的優(yōu)秀作者加入,共同構成年齡段包括老、中、青三代的實力雄厚的作者網(wǎng)絡?!蹲x書》核心作者隊伍可以歸納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1979年創(chuàng)辦至1984年,以1930—1940年代的老學者、老文化人為主。那時“思想解放”成為主要的思想潮流,《讀書》以敢于突破思想禁區(qū)為己任,發(fā)表了《讀書無禁區(qū)》等一批極具思想沖擊力的文章。一大批消失的知識分子重新回到公共生活中來,他們以敏銳的感受、深刻的思想以及通俗易懂的語言支撐著《讀書》。這些文章“有大關懷,卻不鋒芒畢露,有文人風,卻不過分雅致曲折。既有學術功底,又不乏語言才華,是義理、考據(jù)、辭章三結合?!盵1]這些老文化人塑造了《讀書》的品質,也用他們的經(jīng)驗和智慧保護了《讀書》。
第二個階段在1985年前后的文化熱中,大量的西方學說和思潮被介紹進來,一大批擁有海外留學背景的知識分子迅速擴充到《讀書》這個精英隊伍中來,如劉小楓、徐友漁、甘陽等人為主體的作者群體。這些學者相較于前幾代知識分子具有更為廣闊的理論視野和游弋于中西學術的可能性,他們有明顯的精英意識和追求真理的精英態(tài)度,對任何社會問題不贊成用世俗化的、語言文字游戲或者憑借權力運作的態(tài)度去看,普遍追求一種雅致而有深度的學術品格。
第三階段是1980年代后期到1990年代中后期,知識界產(chǎn)生了既有對西方文化的積極認同,又對本土文化和現(xiàn)實激烈批判的多元化局面,知識分子群體逐漸開始分化。開始以自己的專業(yè)知識所長,針對大眾密切關注的國計民生以及相關的世界范圍內的公共事務發(fā)表自己的思想評論?!蹲x書》撰稿人逐漸形成以金克木、王蒙、張中行三位老先生組成的鐵三角以及國內主張新國學的學人和國外留學歸來的博士學子為主體的群體。在沈昌文擔任主編時期,《讀書》不僅延續(xù)了前期富于文學的特色,同時仍然大量引介一大批不同專業(yè)領域內的新學人。這些知識分子雖然身份各異,分屬不同的專業(yè)領域,但都具有較高的社會知名度,他們以獨具特色的專欄文章形成了一個有公共討論話題、共同知識背景的公共文化領域。他們有作家、科學家、還有體制內的文化官員,他們大多以在報紙和刊物上發(fā)表文章,以知識和學術作為前提的表達方式來關注社會脈動,各自爭鳴。這個場域類似于哈貝馬斯所描繪的公共場域,具有公共批判性。
第四個階段是學者出身的汪暉從1996年繼任主編,他將《讀書》的視野從一般性的人文討論和理論探索擴展到更為廣闊的現(xiàn)實生活領域,集中在以經(jīng)濟、政治、社會學等社會學科為主的理論評判上?!蹲x書》延續(xù)了以往以批判性思考為價值取向,兼顧多重立場,致力于創(chuàng)造一種立足于反思和批評的、建設性的思想氛圍的傳統(tǒng)。此時的《讀書》被譽為“學術貴族沙龍”,純粹的書評文章和晦澀的學術評論成為那個階段的主流。《讀書》在原有基礎上,拓展學科領域,介入現(xiàn)實討論,因此吸引了很多具有多種社會科學背景的中青年學者。如崔之元、胡鞍鋼、溫鐵軍、賀衛(wèi)東等人。他們有的是經(jīng)濟學家談文學,文學家談經(jīng)濟,知識分子跨界現(xiàn)象越來越普遍,不僅表達了對思想的追求和對社會的批判精神,而且融入了知識分子對當下的思考和警醒。尤其是前期作者金克木、王蒙、丁聰、黃裳、董鼎山、陳四益、費孝通等,更是作者群星中最閃耀者。他們“不是單純的學問家,是學問家里會寫文章的;也不是單純的作家,是作家里關注思想問題和有一定學者氣質的,這些人都是比較深思熟慮,雍容大氣,而又有文采的?!盵2]從他們身上可以看出知識分子對《讀書》深厚的感情和支持。盡管我們不能一言以蔽之將所有作者歸類這批當代中國思想最深邃、最敏銳的海內外學人匯聚于此,借助《讀書》雜志以知識傳統(tǒng)的集體記憶的喚起來實現(xiàn)知識者傳統(tǒng)的復興,引領一個時代的風潮。
3 作者群體思想的分化
自《新青年》誕生以來,沒有哪份雜志像《讀書》這樣能獲得到眾多作為社會精英核心資源的知識分子的普遍認同,也吸引了不同學歷背景、不同社會階層、有一定文化水平的讀者的廣泛參與和議政表達,這些充足而穩(wěn)定的多元化稿源和受眾促進了《讀書》的發(fā)展。
隨著改革的推進與反思,到了1990年代先前那樣一個共識的局面已經(jīng)發(fā)生了很大變化,學術之思背后隱匿著更多的現(xiàn)實問題的堆積。由《讀書》成長起來的一代新學人陳平原這樣說,“1990年代以后,社會科學家起來了,他們各有各的理論背景,各有各的工作方法,各有各的學科積累,再來討論社會問題明顯深入得多。比如憲法問題,還有言論自由、社會分層、城鄉(xiāng)矛盾等,1980年代我們都談了,但因缺乏必要的理論資源和實際調查,談得很淺。社會科學的興起,使得人文學者那種理想主義的、文人氣很濃的、比較空疏的表達,受到壓抑” [3]。
發(fā)生在思想界的多次論爭顯示知識分子表面上在討論學術問題,實際上是在做政論,因此《讀書》雜志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政治空間,知識分子由思想辯論進而轉化為公共討論,從而促進社會轉變。進入新千年以后,新的社會分化和大眾文化的轉型導致文化資源的重新分配,中國知識界出現(xiàn)了大的思想震蕩,這種震蕩也造成中國知識分子之間的分裂,當代知識分子把報紙雜志當作是繼學院之后能夠提供安身立命之感和關懷社會的重要舞臺。而這也標志著《讀書》雜志從比較純文人性質、泛思想評論的雜志向有著廣闊的思想視野、更能引起現(xiàn)實共鳴的更富學術色彩的思想刊物的轉變。
在學術凸顯的1990年代,知識分子內部開始了對改革開放以來政治經(jīng)濟改革的深刻反思?!蹲x書》逐漸強化的反思功能也促進了知識分子內部的爭議與分裂。一些前期曾經(jīng)發(fā)表大量文章的老作者由于離世或與后期辦刊風格不符而逐漸隱退,而備受《讀書》主編青睞的新晉作者往往名氣及學養(yǎng)很難與前輩相提并論,新老作者的更替并未為《讀書》增添生機和活力。
這場思想界的分化可以歸納為三次:首先是思想與學術的分化,使很多知識分子轉向體制內做專家型學者;第二次是因“人文精神大討論”而顯示的人文精神與世俗精神的分化,市場經(jīng)濟將知識分子擠壓到失去精神信仰;最后就是這場自由主義和新左派的分化。由于學術上的分歧,為《讀書》撰稿的學者也因此分為兩派,被劃歸為“新左派”的作者有:汪暉、崔之元、王紹光、甘陽、陳燕谷、韓毓海、曠新年、王彬彬、胡鞍鋼、王曉明、許寶強、戴錦華、何清璉、溫鐵軍、張旭東等。列入自由主義陣營的學者有李慎之、朱學勤、徐友漁、盛洪、汪丁丁、賀衛(wèi)東、劉軍寧、馮克利、鄧正來、許紀霖和季衛(wèi)東等人。雖說他們之間的爭論主要集中在香港出版的《二十一世紀》和異軍突起的思想文化雜志《天涯》上進行,但是《讀書》雜志不可避免被卷入了這些不同傾向的學術思想的話語討論。汪暉主編的《讀書》上發(fā)表了一系列關于蘇東改革、醫(yī)療改革、全球化等問題的思想討論文章都被自由主義者看成是純粹新左派的言論,《讀書》的主編甚至受到了間接批評。他們認為《讀書》雜志集中發(fā)表某一派學者的言論,而排斥其他的來自各方面的不同觀點,喪失了先前的包容性。這場學術界“新左派”與“自由主義”之爭,標志著新啟蒙運動完全解體,一個統(tǒng)一的可以進行有效對話的思想界已不復存在,這場論爭在很大程度上也影響了《讀書》的內容和審美趣味。幾代作者被迫分為兩個陣營,無論在目標訴求、價值取向,還是知識背景以及話語方式,都發(fā)生了“斷裂”,造成《讀書》作者群體的分化勢在必行,由此也導致《讀書》風格的漸變。汪暉主編《讀書》時期雖然文章的學理性增強了,但又把學院中的艱澀文風帶給了《讀書》,《讀書》以作者為中心淡化了,作者類型更加多元化,而問題意識成為討論的中心,試圖在價值觀混亂的轉型時期承擔起引領讀者精神成長的重任。
近年來,《讀書》雜志以它獨特的價值取向和文化精神,力求面對社會現(xiàn)實去探尋當代知識分子的位置,堅持獨立思考,保持讀書人的本來面目。在急劇變化的現(xiàn)實中,《讀書》選擇承擔起“直面現(xiàn)實,參與思想爭論”的擔子,經(jīng)歷了域外新思潮的影響、社會的變遷、文化熱點的變動,學界焦點的轉移,《讀書》一直努力發(fā)出自己的聲音。由于作者之間思想體系的差異性以及知識分子群體本身固有弱點,出現(xiàn)了各自為政、多音喧囂的文化景觀,導致人文知識分子價值取向發(fā)生深刻裂變,也造成了《讀書》的主要作者群體在當下的分裂??梢赃@樣說,《讀書》的成功不僅是因為它的作者群讓人刮目相看,不如說是因為它所代表的思想立場吸引著讀者——就是我們稱之為人文知識分子的立場——獨立思考、尖銳、富于創(chuàng)見性、社會批判責任和恰當?shù)挠哪?/p>
在這巨變的30年中,以《讀書》為代表的幾代知識分子在歷經(jīng)多次社會變革后,秉承新啟蒙和介入社會批判的精神,以學術推廣和思想討論的方式去尋找傳統(tǒng)文化與現(xiàn)代文化的契合點,努力使自己的學術研究成為推動中國現(xiàn)代化的一份力量。他們以獨特的學術眼光、胸懷和氣魄發(fā)表文章,希望能引起讀者的關注和討論?!蹲x書》不僅成為超越學術圈的公共空間,更體現(xiàn)了時代特殊語境下中國知識分子的社會角色與歷史使命的轉變,最大程度地反映了不同時期思想文化特征與知識分子的思考軌跡,它在思想層面上所起的現(xiàn)實作用,它所產(chǎn)生的重大影響,已遠遠超過了一本雜志。
注 釋
[1]師力斌等.《讀書》專題研究 [J].烏有之鄉(xiāng)網(wǎng)刊,2007(12):6
[2]查建英.96以后《讀書》沒有兼收并蓄 [N].南方人物周刊,2015-10-20
[3]吳秀明.轉型時期的中國當代文學思潮[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1:14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