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同學
夏不綠,生活和情感的記錄者。一個看起來很美味,寫文章也很美味的姑娘;一個很安靜,很文藝,不驕不躁,不混江湖,認真寫作的好作者。出版作品有《想你的時候很美味》《一個人也可以好好吃飯》等。
出道至今,她簽約了數(shù)部作品,首部美食短篇集在亞馬遜銷量一度排200名左右,美食故事類第一名。2016年4月,她的《味蕾知道我愛你》上市,也是一部暢銷作品。
趕稿勝趕考,一年多寫四本書
在21到22歲這一年多時間里,夏不綠完成了四本書稿。經(jīng)常熬夜趕稿,寫書的時間太長,導致脊背出現(xiàn)問題,去按摩店按摩脊背,師傅剛一下手她就疼得哇哇大叫。
“寫書是一件很累的事,每次寫的時候都在想,寫完這本一定要好好休息,可是當真正停下來就會感到恐慌。寫作是一個出口,幫助我平衡自己的情緒?!?/p>
白天要上班,她只能利用晚上和周末的時間寫作。去年8月因父親的去世,消極了一段時間之后,夏不綠又重新開始寫稿。她說,任何的悲傷都會過去,留下來的人要認真生活,即使生活得不那么順遂,也要繼續(xù)向前走。
童年時期,夏不綠喜歡用作文本寫一些小故事和小感悟,有次她拿著寫好的文章去給父親看,父親把她放在自己腿上,看完直夸她寫得好。但是母親從不覺得她可以寫作,經(jīng)常打壓她。在上課的時候,放學回到家的夜晚,她用本子寫了很多異想天開的故事。那些手寫的本子已經(jīng)找不到了,卻成為她成長的一部分。
對于“筆名為什么叫夏不綠”,她說自己很喜歡“綠”這個字眼,覺得它充滿生機和活力,溫柔又酷。至于為什么以夏開頭,是因為她記得一個夏天的夜晚,她曾經(jīng)和一個喜歡的人在凌晨軋馬路。
那段時間的晚上,她總是睡不著,坐在陽臺冰涼的地板上喝酒;她打電話問他要不要出來見面,他便來她家樓下等她。兩個人在凌晨空無一人的街道上走了幾個小時。不知道什么時候,他從路邊摘了一朵白色梔子花給夏不綠,她永遠記得那個無限柔軟的夜晚,即使差不多已經(jīng)忘記那個男生的模樣,但永遠記得那時的感覺。戀愛有苦的成分,可是甜的那部分才是值得記住和珍惜的。
曾經(jīng)一個人身處異鄉(xiāng),夏不綠不是那種放在人群里立馬就能和周圍人熱絡的類型。她內(nèi)斂,和人說話聲音小小的。有好多個夜晚,因為孤獨和對未來迷茫不想待在家里,便獨自一人在家附近的街道散步,漫無目的來來回回地走,累了就坐在空地上休息一會兒,然后回家寫稿。
夏不綠喜歡喝酒,她沒事的時候也自己做酒。酒的作用唯有快意,她喜歡在即將喝醉之前那刻陶然的感覺,她并不依靠酒精寫作,也不嗜酒,只是單純的喜歡。
有個對她而言很重要的人,曾說要陪她喝夠一萬壺酒。后來他們沒有在一起,夏不綠覺得自己也可以喝完那一萬壺。
生活里、感情里難免都有遺憾,不可能全部得償所愿,所幸她還能寫作,可以把想要表達的東西都放在字里行間。
悲喜滋味,一個人的食光
有段時間,夏不綠一個人待在異鄉(xiāng),沒有親人朋友,非常孤獨。白天還好,一到晚上就開始暴飲暴食。她一個晚上可以吃掉一碗牛肉拉面,一袋大吐司面包,一個甜膩膩的蛋糕,兩包膨化食品,喝一瓶可樂。盡管胃已經(jīng)向她發(fā)出飽了的信號,可她的手和嘴依然樂此不疲地運動著,壓根兒停不下來。
食物是一樣非常美好的東西,好吃的食物能夠帶給人快樂。可那段時間,夏不綠把食物當成了仇人,買來的東西如果不能馬上吃完,心里便會難受。過了半年,胖了20斤,這讓她忽然有了一種羞恥感。
而且,每次去超市買東西都會花掉上百元錢,這對經(jīng)濟并不寬裕的夏不綠來說很不樂觀。怎么辦呢?她開始買食材回家自己做飯,每頓花費十來塊錢,而且可以做很多。但對于從未做過飯的人來說,做飯是一件挺麻煩的事,切菜、翻炒、等待、洗碗,她常捺不住性子隨便弄弄,炒出來的菜往往難以下咽。后來,她看了吉本芭娜娜的《廚房》,作者在書里說,世界上最愛的地方便是廚房,只要能給她一個干凈的廚房,她愿意哪兒也不去。作為一個廚藝菜鳥,夏不綠努力去體會那種心境,學村上春樹小說里的人物那樣,做飯時聽音樂,當心情放松下來,當放慢自己每一步的速度,也漸漸感受到了那遺失已久的平靜。
為了鼓勵自己,夏不綠買了許多漂亮但碼數(shù)很小的衣服,告訴自己只有瘦下來了才能穿。她也愛美,也不想帶著一身肥肉處在人群中,她想在夏天露出纖細的胳膊和腿,輕盈地度過這個美好的季節(jié)。
一開始的效果并不顯著,可堅持下去了,一切都自然而然地開始改變。體重慢慢下降,以前勒在腰上的褲子也漸漸松弛下來。
這段經(jīng)歷讓她對胖瘦的問題,有了更客觀的體味:“胖子沒有什么不好。我從來不覺得胖和瘦會影響一個人的一生,因為命運掌握在你自己手里。如果一個胖姑娘能夠活得快樂,那么減肥對她而言是沒有必要的,沒必要讓自己變得不快樂。我們做出改變是為了讓自己變得更好,而非更壞?!?/p>
食物是帶給一個人快樂的良藥,吃頓好的人生觀都能改變。她很慶幸,一番摸爬滾打之后,自己終于能正視食物的意義。她始終相信,真正的自我是獨立的,無論生活潦倒還是光鮮,只要心是自由的。
成為自己,比什么都重要
青春走過,留下幾段戀愛的記憶。
她說她每次失戀的時候都忍不住去算星盤,占星師說她的戀愛特質(zhì)都是又短又虐,跟她性格有很大關系。這讓她有些無奈:“雖然談過幾次戀愛,但每一次都像我這樣全身心投入的傻瓜應該也沒幾個了?!?/p>
《味蕾知道我愛你》這本書寫了37個失戀故事。夏不綠說,起初寫這本書也是因為失戀,想要把那份失戀的感情寫出來。“那些故事里多多少少都有我自己的經(jīng)歷,但沒有哪一個是完整的,我把它們?nèi)看蛩?,分散成幾十個小故事,有人得到成全,有人以悲傷告終,這是故事里人物的宿命。而我的宿命,大概總是離不開愛的。”
她經(jīng)常刪朋友圈,但一直保留著一張圖片。圖片是雷蒙德·卡佛在《最后的斷片》里寫的話:“這一生你得到了你想要的嗎,即使這樣?我得到了。那你想要什么?叫我自己親愛的,感覺自己,在這個世上被愛?!?/p>
她說她其實差點就獲得了幸福。在去色達的前段時間,那個很重要的人,他們差點兒就在一起了。
那天晚上,他喝了酒,身上沒帶錢,手機也快沒電了,發(fā)信息讓夏不綠去接他。深夜的凌晨,夏不綠偷偷溜出家門,在深夜的街道找到他——他手機沒電,正坐在街道旁開著電腦充電。她過去抱住他。他說他想明白了,想和她在一起。那時他們做好承諾,要結婚要旅行要做很多很多事,但因為一些原因,最終全部破滅。
現(xiàn)在她依然一個人,可是對于感情的態(tài)度變得平和了許多。她說她依然會像一個傻瓜一樣去相信愛情,但隨著年歲的增長,現(xiàn)在比起去談戀愛尋找所謂的靈魂伴侶,她更想成為自己。她很喜歡伍爾夫的一句話:“做別人的伴侶,做與別人相等的人,或者去影響這個世界去達到更高的目的都沒有什么高尚的感覺,我只想很平凡很簡單地說,成為自己比什么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