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物價與房價齊飛的大背景下,當知名演員王寶強與馬蓉離婚的消息被熱炒,當女歌手張靚穎的母親出面“揭露”女兒未婚夫馮軻的種種“惡行”的消息傳出,當上海、廣州等地的購房者們?yōu)榱速I房而紛紛辦起離婚手續(xù),我們不禁要問:愛,在這個時代,到底還值不值錢?金錢,難道就真的能夠?qū)彝バ腋8性斐伞皦旱剐浴钡挠绊懀?/p>
“愛值多少錢?”《小康》雜志記者將這個問題“拋”給了一些知名人士,當紅的明星對此問題大多“避而不答”,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員李銀河,主持人、米未傳媒CEO馬東,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周國平,悉尼奧運會女子20公里競走冠軍王麗萍,零點有數(shù)集團董事長、飛馬旅創(chuàng)始人袁岳,中國銀行業(yè)協(xié)會首席經(jīng)濟學家巴曙松,以及奧美創(chuàng)意總監(jiān)東東槍,則分別從各自的專業(yè)和體驗出發(fā),回答了這個問題。
魯迅先生說過,“人必生活著,愛才有所附麗”。當代精英們的回答并未越出這一范圍,有人堅信“愛就是愛,是很單純的靈魂間的投契”;有人表示“從內(nèi)心出發(fā),才是真愛”,有人直言“愛不值錢”。在“2016中國幸福小康指數(shù)”的調(diào)查中,超過半數(shù)受訪者認為“愛不能用錢來衡量”,但也有三成受訪者覺得“愛是無價的”。
愛到底是價值連城,還是一文不值?每個人都有著不盡相同的感受。那么與愛緊密相連的幸福,又值多少錢呢?《小康》雜志社聯(lián)合清華大學媒介調(diào)查實驗室所進行的“2016中國幸福小康指數(shù)”同樣對此進行了調(diào)查,近七成人認為金錢買不來幸福,但這并不代表金錢與幸福完全沒有關(guān)系。
早在古希臘時期,著名改革家、政治家、古希臘七賢之一的梭倫便將“有中等財富”視為幸福應具備的五個要素之首。收入、財富對于幸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可以肯定的是,天下并沒有“不勞而獲”的幸福,68%的受訪者表示幸福需要“成本”,諸如時間、精力、金錢、情感,等等,都是獲取幸福所需要的“成本”,并且,過半受訪者認為用“成本”換來幸福是值得的。
無論是有著豐富生活閱歷的“30后”“40后”“50后”,還是在家庭和社會中正擔當著“頂梁柱”的“60后”“70后”“80后”,抑或是成長中的“90后”“00后”,每一代人都有著不同的幸福感悟,他們中的代表人物陳愛蓮、楊力、梁戈亮、周可、方芳與王林、韓悅與劉峰、徐逸群、王小芹,同樣從各自的專業(yè)和體驗出發(fā),述說了他們工作、生活中的幸福與煩惱,闡述了他們眼中的幸福經(jīng)濟學,并透露了他們的幸福賬單、戀愛賬本甚至是離婚成本。
對于每一個活生生的個體而言,幸福需要付出;對于每一座發(fā)展中的城市來說,為它的市民創(chuàng)造幸福也同樣需要付出。繁華的大都市并非完美無缺,人口膨脹、交通擁堵、環(huán)境惡化、住房緊張等問題的出現(xiàn)都會給人們帶來不幸福的體驗。而中國人對于鄉(xiāng)村的情感和態(tài)度,也從未像今天這般分裂,農(nóng)村的環(huán)境好了,人們的負擔減輕了,生活卻寂寞了;人們的手頭有了活錢,消費也更高了,人與人的差距卻更大了;打工者喜歡鄉(xiāng)村生活,卻不得不離開……此時此刻,被寄予了讓人們的生活變得更美好的厚望的城市,能做些什么?
把脈公眾對于幸福城市的選擇標準,通過對幸福的重構(gòu),讓每一個中國公民都能在時代的變化中感受到幸福,并賦予它以新的意義,如此為幸福而埋單,無疑是值得的,也是必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