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報道:浙江金華一個13歲男孩命喪在自己媽媽手中,而起因只是因為周末的早上賴床不起。據(jù)醫(yī)生介紹,這個殺人母親在高校工作,長期的教育壓力導致焦慮,負面情緒的積累導致過激心理出現(xiàn)、行為失控,于是發(fā)生了母殺子的悲劇。
多么令人震驚!家長對子女的責任、愛在教育焦慮癥的影響下會造成多大的傷害? SPC創(chuàng)始人肖亦彤女士表示,一般有教育焦慮癥的家庭,會對孩子在健康、行為、心理方面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在健康方面,孩子可能會出現(xiàn)消化不良、內(nèi)分泌混亂、睡眠不佳;在行為方面,孩子會有自殘或有針對他人的暴力攻擊行為;在心理方面,孩子會對自己全面的否定,自信心受創(chuàng),造成處理事情能力欠佳。
【案例一】差兩分,被“念叨”兩小時
9歲的馬曉偉最怕的就是發(fā)成績單的日子,偏偏他所在的學校幾乎每個月都有考試,隨堂測驗、月考、期中考、期末考……“不管考得好不好,都會挨頓批。” 他一臉憂慮地說,滴溜溜的大眼睛里突然有了一種不屬于這個年齡的疲憊,“有一次我外語考了98分,本來以為爸爸媽媽能表揚我一下,結果就因為丟了兩分,被媽媽整整‘念叨了兩個小時?!?/p>
專家點評: “念叨”型的家長其焦慮會帶給孩子以下影響:第一,容易讓孩子形成自我壓抑。如果孩子是青春期,壓抑過度會引起強烈反抗。第二,削弱孩子的自主學習意愿,造成厭學傾向。對孩子的性格養(yǎng)成不利,如果孩子個性要強,其反彈程度會讓父母茫然無措;如果孩子個性內(nèi)向,會養(yǎng)成迎合、隱忍的性格。
【案例二】教育花費多、期望高,孩子心理受挫傷
15歲的小程最近半年來時常出現(xiàn)胸悶、心痛、有窒息感,去醫(yī)院檢查多次,各項生理指標均屬正常。心理咨詢師和小程聊過之后,才發(fā)現(xiàn)他的身體不適來源于解不開的心結。
這個原本陽光帥氣的男孩,在初升高的考試中,考分與平時估分相差二十多分,后來,家長掏了一筆不小的擇校費才步入重點高中門檻?!拔蚁氩煌槭裁纯挤趾推綍r成績會差距這么大,我真沒用!我覺得對不起他們,辜負了他們的期望,還給家里帶來了額外的負擔。我很想好好學,可越急越學不好,整天惶惶不安的,好像有什么大事要來臨……”
專家點評:家長焦慮會無形中給孩子壓力,引發(fā)他的焦慮,缺乏安全感。敏感的孩子,更加容易出現(xiàn)神經(jīng)性的身體反應,出現(xiàn)拉肚子、頭痛、失眠等癥狀。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需要請專業(yè)人士來指導,幫助他們找出焦慮的源頭,幫助減壓、舒緩情緒。
【案例三】一周7門特長,累垮小小學童
每逢周六、周日,安安媽媽都要帶著孩子穿梭于各個特長班之間。這個學期,除了周末的拉丁舞、國畫、圍棋、小主持人4個特長班,媽媽還在平日的放學后,給他增加了奧數(shù)、英語和輪滑,也就是說安安一周總共要上7個特長班。
安安媽媽透露:“一學期7門課上下來,光學費就很可觀,我和老公都是工薪階層,雖然拿出這筆錢也挺吃力,但我們這輩子也就這樣了,希望孩子比我們有出息。”但安安說:“天天不是在培訓和學習,就是在去的路上。沒有周末,沒有休息,感覺好累,好想睡覺?!?/p>
專家點評:高期望值的父母,盲目地讓孩子參加各種課外班,忽略了孩子自身發(fā)展的規(guī)律。這樣會引起孩子的性格壓抑和對學習的厭惡。家長在報課外班時,應該重視兩點:一是課程是否是當下年紀階段適合的,比如:畫畫課,年紀太小的孩子就不適合;二是尊重孩子的興趣,孩子喜歡,學習才有成效。當孩子不確認自己到底喜歡什么,家長要創(chuàng)造機會去幫助孩子去識別和確認。當孩子確定不想學或是沒有興趣學的時候,家長要允許孩子“SAY 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