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游
今年的里約奧運,中國選手傅園慧,因為答記者采訪時,其率真樸實的言語和夸張的表情而被全世界奧運觀眾所關(guān)注。獲得銅牌后,在鏡頭前,她沒有感謝這個感謝那個,沒有握緊拳頭狠下決心,更沒有略表歉意說自己沒有發(fā)揮好,而是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自信、快樂而純粹。讓人們看到了一個真實的運動員。
傅園慧成名于2011年的世界青年游泳錦標賽,在此次比賽中,她奪得100米仰泳銀牌,并在隨后的全國游泳錦標賽上奪得金牌;2011年七城會上,傅園慧奪得4×100米自由泳接力金牌;2014年1月31日,在澳大利亞舉行的五國游泳對抗賽女子50米仰泳中,傅園慧獲得冠軍;2014年仁川亞運會獲100米仰泳冠軍;2015年8月6日,第16屆喀山世界游泳錦標賽女子50米仰泳冠軍,這是她第一次取得世錦賽冠軍。
北京時間2016年8月9日,在里約奧運會女子100米仰泳決賽中,傅園慧以58秒76的成績奪得銅牌。
培養(yǎng)這樣一個不耀眼卻很努力,不是第一卻永遠樂觀,不那么美麗卻讓人舒服的孩子,傅園慧的父母私藏了什么育兒經(jīng)?
寬松的家庭氛圍
傅園慧的家庭氛圍非常的寬松、快樂。父母關(guān)注女兒的健康、接納女兒的個性、尊重女兒的發(fā)言權(quán),當女兒情緒低迷的時候,父母會積極尋求辦法幫她解壓,當女兒取得成績的時候,他們也會鼓勵她勇往直前堅持到底。這使得傅園慧的內(nèi)在更自信,也更多地享受成長本身和一次又一次戰(zhàn)勝自己的快樂。
傅園慧的父親從事運輸業(yè),喜歡游泳;母親是一家酒店的員工,喜歡羽毛球。而傅園慧成為一名專業(yè)的游泳運動員,并不是因為父親喜歡游泳就要求女兒去練游泳。傅園慧在5歲那年得了哮喘,父母跑遍了杭州的各大醫(yī)院,最后抱著減少傅園慧哮喘病復(fù)發(fā)的念頭,讓她參加了游泳培訓(xùn)班。他們并不在意女兒的成績,最看重的是女兒的身體健康,即便到了傅園慧屢獲殊榮之時,父母對她的叮囑也是要快樂比賽,不要搞得壓力很大。
在傅園慧去里約前,父親對她說:把自己的水平發(fā)揮出來就好了,什么樣的成績都可以,當然了,如果能把全國紀錄破掉是最好了。
像朋友一樣的相處模式
父母看著女兒訓(xùn)練太累、受傷的時候,就說不行就不練了,回家算了,傅園慧就會“教育”父母不要“搗亂、不要拖后腿”。這時候,他們就會跟女兒天南海北地聊天幫她緩解壓力。
在里約奧運會預(yù)賽之前,父母和傅園慧一直通過微信聊到夜里3點多,他們通過這樣的方式給她減壓。
對于傅園慧來說,父母更像是閨蜜、藍顏。從小,父母就把她當成朋友,家里每天都嘻嘻哈哈的。正是因為這種平等得像朋友一樣的親子相處模式,成為傅園慧的精神支柱,讓她面對挑戰(zhàn)越挫越勇,化壓力為動力。
對女兒的理解和接納
雖然有天生的快樂因子,但傅園慧的爸爸還是鼓勵女兒能怎么開心就怎么開心,因為訓(xùn)練都已經(jīng)那么辛苦了,不要背上太多壓力。尤其是遇到奧運會這樣的賽事,傅園慧的壓力其實還是很大的。
突然成為網(wǎng)紅,父親對傅園慧的反應(yīng)也很是理解,在他的眼里,傅園慧是個純真的孩子,不會想要不要含蓄收斂,所以,他支持女兒,開心就應(yīng)該表露出來。
對于傅園慧的父母來說,女兒的壓力即使不說,他們也能感受到;女兒的性格,即使有時不能被人接受,父母仍然無條件支持女兒堅持做最真的自己。他們對女兒的理解、支持、全然接受,讓女兒覺得不管在外面遭受什么,都有一個溫馨的家為她遮風避雨。這樣的愛會讓女兒在成長的路上一往無前,最終成為她自己。
培養(yǎng)吃苦耐勞的精神
當媒體問起她的訓(xùn)練情況的時候,傅園慧曾說過這樣一句話:“鬼知道我經(jīng)歷了什么!我真的有時候都感覺我已經(jīng)要死了,我當時的訓(xùn)練真的是生不如死。”但是她都堅持下來了。
對于這些,父母從未跟外界提前過,他們更多的只是默默地陪伴著。傅園慧從小在省內(nèi)、全國南征北戰(zhàn),甚至連奶奶也是一直跟隨左右,給她打氣,在生活上給予照顧。
傅園慧的學校對“運動員學生”很重視,還為她專門制定了單獨的教學計劃,學制延長至6年,也降低了課程的難度,并設(shè)置了網(wǎng)上遠程教學課程和彈性學時。雖然很辛苦,但是傅園慧卻把自己的工作和學習安排得很妥當,沒有因為一方而耽誤另一方,她兩頭都抓得很緊,訓(xùn)練和學習兩不誤。
培養(yǎng)讀書的好習慣
在樂觀真實活潑之后,其實,傅園慧也有靜的一面。她很喜歡讀書,這是從小養(yǎng)成的習慣。她可以在房間里,不說一句話,就只看書,沉浸在書的海洋里。她看的書很“雜”,包括漫畫,也包括《孫子兵法》《易經(jīng)》,她覺得這些經(jīng)典能夠提升自己。
書讀得多了,胸襟自然寬闊、承壓能力更強、應(yīng)變能力更快,思維更敏捷。傅園慧總是那么語出驚人,她的語言智慧跟她喜歡讀書的習慣是分不開的。多讀書讓她擁有更多的智慧。有一次在采訪的時候記者讓傅園慧舉個例子,傅園慧用手做出了個拿著栗子的樣子說:“栗子?沒有了,被我吃了。”雖然有點無厘頭,但是卻很好地把不方便回答的問題引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