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中國:我們對影院發(fā)展未來的規(guī)劃是怎樣的?
我們目前有6個合約,加上目前在運營的4家影院,明年會開到10家。并且我們有自己的基金公司,資金不成問題,未來會不停的拓展,我覺得影院高速發(fā)展的勢頭不會持續(xù)太久,可能到2018年跑馬圈地的過程也就走完了。
電影中國:不少影院都開始建設自己的平臺系統(tǒng),在這方面有沒有考慮?
我們自己做了一個總部網絡管理的平臺系統(tǒng),硬件外包給其他廠商,軟件由我們自己寫,針對這一部分我們有專門的IT部。雖然沒辦法和那些大影院比,但對于小影院來說,我們算是做得比較完善的。
在售票方面,我們會引導觀眾在我們的會員微信系統(tǒng)里購票,不是會員的,也可以通過支付寶、微信等支付平臺購票。
電影中國:這樣的話,在價格上相對于電商平臺,票價會有優(yōu)惠嗎?
會便宜2-3元。比如我們是40塊給到電商,我們在自己的微信系統(tǒng)也是賣40塊,但是電商他們是要加1-5塊,通常情況他們至少會加3塊錢,這樣我們的價格優(yōu)勢就體現(xiàn)出來了。
對于票補,我們現(xiàn)在也會找電影發(fā)行方拿一些票補資源。所以其他平臺有的票補,我們也會有,但可能沒有它們那么豐富和頻繁。比如一部片我們會有一次票補,我們就把它轉成會員的優(yōu)惠額度,這樣就很快地把會員集中起來了。有點像迷你的第三方平臺。
電影中國:APP的推廣效果怎么樣?
推廣效果還可以,像我們天安店影院開業(yè)沒多久,微信綁定有3000多個會員了,這和周圍的觀影群體是有關系的,觀眾是相對比較時尚和年輕一點群體。現(xiàn)在我們的微信上會有9.9的貼補、19.9的觀影,平時的會員價全是30塊錢,最低的一個官方要求價格。像貓眼在不貼補的情況下,會比30塊這個價格高很多。所以,在沒有貼補的情況下,肯定是我們自己的客戶端的價格是最便宜的。
電影中國:面對那些大院線會收購一些小院線的趨勢,在未來是會一直堅持做連鎖影院還是會考慮收購這個選擇呢?
我們的團隊考慮過保持我們影院在10家左右的體量,做成我們的10規(guī)模型的連鎖影院,同時我們也會去發(fā)展我們的加盟商。如果在10家以外,我們有更多的資金和精力去擴充的話,我們也不排除和大院線進行合作。
電影中國:其實現(xiàn)在大家都在說拿項目挺難的,比如一個地鐵上面蓋出一個商場,有十幾家影投公司就沖過去,那我們項目是怎樣拿到的,拿項目的標準又是什么?
首先我們做的影院都是做的標準影院,就像我們最早的石廈項目,是因為它地段的原因我們才要的,因為它其實是非標準影院。而后期我們簽的所有項目都是標準影院。
最大優(yōu)勢是我們是主設計方,我們做出來的文件拿去給別人看到時候,別人會非常的有興趣,會認可我們的專業(yè)性畢竟我們做影院設計已經做了13年了,這是相對于其他影投公司最大的優(yōu)勢。同時我們又成立了我們的基金公司,可能后期的資金也不是問題。
電影中國:其他有些項目是不是主動放棄的?
一定會有主動放棄的,因為覺得不合適,比如有的比較遠、不規(guī)范或者有的租金太高。我們同時還參與社會上的招標,比如萬科和中海的項目都會對外公開招標。現(xiàn)在還有一些家族企業(yè)的開發(fā)商,他們一定會自己招投標,我們和他們合作的機會就特別大。因為他們既要看你的設計和施工品質,又要看你的運營管理能力。至于你的租金和社會關系有多深厚,可能并不是他們最在意的。所以,設計和管理能力相對來說使我們的優(yōu)勢。
電影中國:在影院設計和建設方面,你的感受應該很深,這幾年變化很大,那些傳統(tǒng)的單純放電影的影院越來越少,大家都把目光放到賣品方面去發(fā)展,能談一談未來的發(fā)展趨勢嗎?
現(xiàn)在的影院已經走向小型綜合體的一種模式了,就是影院為主體,比如美國、日本和韓國已經有這種模式出現(xiàn)了。比如韓國的CGV,他們在這方面做的很好了。去年我們去了韓國CGV的總部,和CGV的人交流了一下。他們的1-3層樓是影院后產品的延伸和餐飲,而4-9樓層樓就是放電影的地方。他們的每個影廳都會和商業(yè)去結合,它把每個影廳都包裝成一個主題影廳,比如洗發(fā)水主題的影廳,和我們的冠名有點相似,但我們的冠名沒有別人做的那么透徹。我們冠名可能就是掛個牌子而已,而他們設計的會讓這個品牌互動的比較深,在細節(jié)內容方面做的更加人性化。
電影中國:現(xiàn)在大家都在說要做多元化的影院,您對于多元化經營怎么看?
我們一直在探索差異化經營,讓影院不止是放電影。我們現(xiàn)在有咖啡、書吧和一些VR的互動,另外還新設了一個健康互動體系,面積在300平米左右,類似與跑步運動游戲活動的區(qū)域,主要目標就是把影院人氣帶動起來,把影院盤活,而不僅僅限于看電影。
另外,我們在規(guī)劃一個比較大的IP平臺,在我們現(xiàn)有的客戶端的基礎之上,把這個平臺擴大化。讓我們的會員能夠在這個平臺上面做更多的事情,因為有了粉絲和會員這個基礎,他們買一張票也是買,多買一個小公仔也是買,就是這樣慢慢的積累。
再來說電影后產品,其實我們也摸索了很多方式方法,影院自己做電影后產品勢單力薄,所以我們和劉德華的公仔團隊合作,把天安店設定為總部旗艦店,所有的公仔都在這里,只是每個月的主題會不一樣?,F(xiàn)在我們手上有10多個IP,劉德華的這個是最成功的。
電影中國:現(xiàn)在大家都在談論激光,有很多影院都在嘗試,請談一下對激光的看法。
我們南山店會考慮和科視合作做一個廳的激光嘗試一下。長遠來看,激光可能會比傳統(tǒng)的氙燈光源更有優(yōu)勢,但激光也會有一個色衰的過程,看影院能運用多久。這個大概過兩三年大家才會有一個最后的結論吧。像今年的BIRTV展,大家看到的都是激光機,這就像最早的數(shù)字機代替膠片機一樣,是大趨勢,只是在于大家怎樣加快或者減慢這個速度而已,激光肯定會作為一個替代品和過渡期。所以現(xiàn)在后期我們選的設備都是可以改造成激光的設備。
電影中國:現(xiàn)在杜比影院用杜比巨幕,RealD推出的LUXE品牌,大地也有自己的品牌,現(xiàn)在除了最上面的 IMAX和中國巨幕普及的最廣的兩個品牌外,別的影院也在推自己的品牌,這點你怎么看?
首先,我們自己的項目我們肯定會用我們自己的ZMAX。因為這個系統(tǒng)組合后,我們認為還是比較成熟的,特別是有了天安這個成功案例后,就更有信心去把它做好。像IMAX和中國巨幕的系統(tǒng),當然是有它們自己獨特品牌的優(yōu)勢,但我們的可能是性價比優(yōu)勢,在價格上會遠遠低于IMAX的價格,但和中國巨幕相差不會太大。因為我們也想達到一個很好的視聽感受,這和中國巨幕的出發(fā)點是一樣的,而且目前做出來的感官也非常類似。
電影中國:對于4D你是怎么看的?
4D可以做部分嘗試,不會是一個主流。從我自身的感受來說,4D還是有點太“倒騰”。目前我們是有一個項目是用4D的,在南山那個項目。因為我們是想做一個比較大的差異化的改造,所以我們用了一個廳的4D設備。南山店(后海天虹)最后會讓你感覺到很多樣化的體驗,我們把ZMAX、激光、4D、杜比全景聲和沉浸音都放進去了,除了3折屏,目前市場上最新的和最有號召力的我們都投入進去了
電影中國:你對票補的看法是什么?今年票房受票補縮減的影響非常大。
票補會越來越少的。比如像博納他們自己發(fā)行的影片肯定就會做一些票補的活動,畢竟博納影城是他們自家的影院。但對第三方的票補會越來來少。所以現(xiàn)在我們極力在推我們自己的會員系統(tǒng)。原來的會員系統(tǒng)是被摧毀的一點都沒有了,現(xiàn)在我們逐漸在重建我們的會員系統(tǒng)。把最優(yōu)惠的價格和最好的體驗帶給我們自己會員,因為這一塊才是產生一個持久經營的觀眾群體。
現(xiàn)在票補變少了,所以大家都變得很悲觀,今年年初600億的目標幾乎已經實現(xiàn)不了了,然后影片的內容和質量也一直上不去,那你認為整個的電影市場還好繼續(xù)往上走嗎?
往上走是必然趨勢,只是走到慢還是快的問題。比如現(xiàn)在票房不好的情況,其實對國產影片也是一個很好的激勵。電影如果自身太平庸,不可能靠票補來拉動票房;那如果每一個都是《泰》《港》這種片子,大家都去看,如果每一部都是“美人魚”,就都有市場號召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