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歌 王 巖
長春市公安局,吉林 長春 130000
?
DNA技術在盜竊案件中的應用分析
宋 歌 王 巖
長春市公安局,吉林 長春 130000
近年來,隨著DNA技術的廣泛應用,盜竊案件現場生物檢材的送檢率大幅提高,本文總結了DNA實驗室2015年DNA檢驗技術在盜竊案件中的應用結果,對相關檢驗結果與檢材類型加以分析,以期能夠總結出此類案件中DNA檢驗與現場檢材提取方面的一些規(guī)律,更好支持盜竊案件的偵辦。
盜竊案件;DNA技術;生物檢材;個體識別
(一)數據來源
本文盜竊案件生物檢材數據系我實驗室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有登記的案件進行統(tǒng)計。標準:(1)能進行個體識別的檢材指,檢出有效基因分型,STR位點為12個以上;(2)不能進行個體識別的檢材指,未檢出基因分型或者檢出混合圖譜分型無法判讀;(3)檢出率指,能進行個體識別的檢材數與總送檢生物檢材數目比值。
(二)一般情況
1.按照盜竊案件中送檢的現場生物檢材的類型及檢驗情況,其分布如下見表1。
表1 盜竊案件送檢現場生物檢材類型及檢驗情況
2.2015年全年盜竊案件現場生物檢材中,煙蒂檢出率為96.875%,血斑(痕)檢出率為98.810%,衣物(包括衣、褲、鞋、帽、口罩、手套等)檢出率為32.000%,工具檢出率為22.340%,食物殘渣、食(飲)品包裝檢出率為88.636%,其它接觸類檢材檢出率為16.000%。
(一)煙蒂類檢材
統(tǒng)計中的3例不能進行個體識別的檢材,其中有1例為陳舊性檢材未檢出基因分型,2例為未按標準進行包裝檢出混合圖譜。由此可見,煙蒂類檢材經過規(guī)范化提取、包裝、保存、送檢,檢出率極高。
(二)血斑(痕)類檢材
統(tǒng)計中的1例不能進行個體識別的檢材,由于保存不當腐敗,檢出的STR位點未達到12個。由以上數據看出,血斑(痕)類檢材的檢出率為幾類檢材中最高。
(三)衣物類檢材
衣物類檢材品種繁多,根據季節(jié)性及個體差別,檢驗效果不一。經統(tǒng)計,夏季衣物的檢出率高于其它季節(jié),貼身衣物的檢出率高于外衣,頭套、口罩檢出率較高,手套檢出率與檢材潔凈度成正比,鞋帽等檢出率個體差異明顯。
(四)工具類檢材
工具類檢材的檢出率較低,這是由于工具的使用時間、使用方法導致。
(一)生物物證的搜索
1.城市盜竊現場多為門門相對格局,且安裝監(jiān)控系統(tǒng),犯罪嫌疑人會進行反偵察行為,其遮蓋貓眼、窗戶或攝像頭的物品及作案后丟度的遮掩面部、手部的物品。
2.實施盜竊前,部分犯罪嫌疑人會能過抽煙或吃東西緩解緊張情緒,在這一過程丟棄的煙頭、口香糖、飲料瓶等。
3.犯罪嫌疑人丟棄的作案工具和被盜物品。
4.犯罪嫌疑人踩點或現場周邊蹲點所遺留的生物檢材。
5.犯罪嫌疑人在進入現場前或離開現場后,在未佩戴手套情況下的觸摸痕跡或除防護部位以外部位接觸的痕跡。
外圍現場生物物證發(fā)現難度大,因此,不能盲目擴大勘查范圍,需應用偵查思維及結合其他偵查手段來進行甄別,為后期DNA檢驗破案提供保障。
(二)生物物證的運用
隨著DNA數據庫的建設和發(fā)展,案件中能進行個體識別的有效DNA分型經數據庫比對,有相當高的比中率及串并率。但在運用此類生物物證時應注意:
1.慎重采用微量檢材獲取的DNA分型,排除污染。
2.核對比中信息,同信息源單位溝通復核,對人員身份進行核查,避免誤判。
(一)完善質控庫,確立排除污染的機制。盜竊案件中微量檢材居多,因此排除污染是開展此類物證檢驗的基礎條件。質控庫要涵蓋所有勘查人員和前期可能在現場開展工作的警務人員,將已經造成污染的分型情況加入質控庫中,在分析樣本時首先對所有質控庫中的分型加以比對。
(二)要提取案件中事主的血液或唾液樣本進行檢驗,以排除事主成份。
(三)定期總結不同檢材類型的檢驗效果,為勘查人員現場取舍提供參考,加大對犯罪嫌疑人遺留物品的檢驗力度。
[1]黃艷梅,王萌鴿,趙興春.接觸DNA在法醫(yī)實踐中的應用研究進展[J].中國法醫(yī)學雜志,2016(02).
[2]郭景元,汪傳喜.DNA技術在法醫(yī)學上的應用[J].中國法醫(yī)學雜志,1992(03).
D
A
宋歌(1982-),女,漢族,吉林長春人,長春市公安局,主檢法醫(yī)師,研究方向:法醫(yī)物證鑒定;王巖(1980-),女,漢族,吉林長春人,長春市公安局,副主任法醫(yī)師,研究方向:法醫(yī)物證鑒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