孰主孰仆
鴟夷子皮事田成子a,田成子去齊,走而之燕,鴟夷子皮負(fù)傳而從b。至望邑,子皮曰:“子獨(dú)不聞涸澤之蛇乎?澤涸,蛇將徙。有小蛇謂大蛇曰:‘子行而我隨之,人以為蛇之行者耳,必有殺子者。子不如相銜負(fù)我以行,人必以我為神君也。乃相銜負(fù)以越公道而行。人皆避之,曰:‘神君也。今子美而我惡,以子為我上客,千乘之君也;以子為我使者,萬乘之卿也。子不如為我舍人?!碧锍勺右蜇?fù)傳而隨之。至逆旅,逆旅之君待之甚敬c,因
獻(xiàn)酒肉。
(《呂氏春秋·貴當(dāng)》)
注釋:
a 鴟(chī)夷子皮:田成子的門客。 田成子:名田恒,也稱為陳恒,漢朝為避漢文帝劉恒名諱,稱為田常。公元前485年承襲父親田乞之位,后掌握齊國大權(quán)。
b 傳:古時出入關(guān)卡的符牒,多用繒帛制成。
c 逆旅之君:一說為“逆旅之父”,指客店的主人。
大意:
鴟夷子皮侍奉田成子。田成子離開齊國,逃往燕國,鴟夷子皮背著出關(guān)的符牒跟隨著。到了望邑,子皮說:“您難道沒聽說過干枯湖沼的蛇嗎?湖沼干枯,蛇準(zhǔn)備遷移。有條小蛇對大蛇說:‘您走在前面,我跟在后面,人們會認(rèn)為這只不過是過路的蛇,必然有人殺死您。不如相互銜著,您背著我走,人們會把我看作神君。于是相互銜著嘴,背著穿過大路。人們都躲開它們,說它們是神君?,F(xiàn)在您美而我丑。把您作為我的上客,人們會把我看成千乘小國的君主;把您作為我的使者,人們會把我看成萬乘大國的卿相。您不如做我的近侍,人們就會把我看成是萬乘大國的君主?!碧锍勺右虼吮持焊S在后。到了客店,客店主人非常恭敬地招待了他們,并獻(xiàn)上了酒肉。
【解讀】
狐假虎威的故事我們耳熟能詳,而這個故事卻很少有人知道。狐假虎威是狐貍假借老虎的威風(fēng)來抬高自己,鴟夷子皮的故事也有異曲同工之處。田成子本是齊國威名赫赫的權(quán)臣,曾經(jīng)廢立齊國的兩任君主,權(quán)傾朝野;而在這個故事里,他因得罪齊君,被迫流亡。春秋后期,禮崩樂壞,各諸侯國政治紛爭劇烈,士大夫流亡的事情常有。不但士大夫流亡,君主也常有流亡他國的,大家都司空見慣了。但是流亡到別的國家去,是否還能得到應(yīng)有的待遇,這是非常考驗(yàn)人的事情。晉文公重耳在即位之前,曾經(jīng)以公子身份在外流亡十九年。這十九年可謂是一部血淚史,當(dāng)時重耳及其隨臣趙盾等人雖然賢名遠(yuǎn)播,卻依然受到諸多中原小國的冷眼和嘲笑,更何況田成子尚不及重耳之地位尊貴,也沒有重耳之賢德,流亡他國難免遇到痛打落水狗之憂患。為了讓田成子體面地游走于各諸侯國,門客鴟夷子皮就想了這樣一個主意,讓明顯尊貴有才華的田成子跟在自己后面假扮隨從,讓外人誤以為自己是千乘之君,這樣可以贏得他人的禮遇。鴟夷子皮的做法顯然是另一種形式的狐假虎威,而且取得了相當(dāng)?shù)某尚?,使得田成子一行立刻得到了旅店主人的款待。這種行為雖然是以偽裝的手段來獲取別人的尊崇,但也有很大的原因是為了自保,屬于特殊情形下的權(quán)宜之計(jì)。這與那些純粹靠欺騙手段獲得不當(dāng)利益的人,還是有所不同的。(張?jiān)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