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種選擇與脫毒技術(shù)應用
山西省農(nóng)科院棉花研究所脫毒中心從20世紀末開始,連續(xù)從全國各地搜集優(yōu)質(zhì)地黃品種和品系,如北京1號、北京2號、北京3號、河南85-5、金狀元等,在無菌實驗室對地黃莖尖進行誘導培養(yǎng)獲得脫毒苗。再將脫毒苗移栽大田生產(chǎn)脫毒地黃原種,可擴繁使用2~3年。河南省孟州市2000—2002年引進脫毒地黃試驗示范,2003年以來推廣種植,取得了非常明顯的增產(chǎn)效果。種植的地黃表現(xiàn)出生長勢強、葉色濃綠、耐旱耐寒、抗病性強、塊莖膨大快等特點,比未脫毒的相同品種增產(chǎn)11.6%~28.1%,且高品級生地黃約占30.7%,達到優(yōu)質(zhì)高產(chǎn)的目的。目前,河南省農(nóng)科院脫毒中心、溫縣農(nóng)科所等單位也進行地黃脫毒技術(shù)研究,主導品種或品系有北京1號、北京3號、京九(03-2)、金皇后、85-5、紅薯王。
二、選地與施基肥
選擇土壤結(jié)構(gòu)疏松、地勢平坦向陽、肥力中上等、排灌良好的中性至微堿性沙壤土、輕壤土或中壤土。不能與花生、馬鈴薯、西瓜、棉花等作物連作。每畝施優(yōu)質(zhì)烘干雞糞250公斤或農(nóng)家肥2500公斤、三元復合肥50~60公斤,硼砂、硫酸鋅各1~2公斤。微酸性土壤可施生石灰3~5公斤。施基肥后深耕土壤30厘米,每畝用5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3公斤和5%辛硫磷顆粒劑2~3公斤撒犁垡頭,耙細,再做成高25厘米、寬50~60厘米的高壟。
三、適期播種
要求5厘米地溫穩(wěn)定在10~12℃時播種。早春覆膜栽培于3月中下旬栽種,露地栽培于4月上中旬栽種。選新鮮、無病、直徑1~2厘米的塊根,截成3厘米長的小段,用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浸蘸催芽后起壟種植,行距25~30厘米、株距15~20厘米,每畝種植8000~10000穴,栽后覆土厚3~4厘米,壓實后輕澆水。
四、田間管理
1.化學除草
地黃栽種后,封閉除草。每畝用72%新都爾乳油20~30毫升兌水40公斤均勻噴灑地面,覆膜并壓緊壓實;露地栽培田防除禾本科雜草,可在苗后每畝用10.8%高效氟吡甲禾靈乳油40~60毫升,兌水50公斤均勻噴灑;單、雙子葉雜草混生田,可在雜草3葉前每畝用20%百草枯水劑20毫升兌水25公斤均勻噴灑雜草莖葉。
2.苗期管理
覆膜地黃出苗后及時放苗壓土、間苗、補苗,做到一穴一苗。苗期每畝施尿素8~10公斤,8月進入塊根膨大期,每畝追施復合肥25~30公斤,趁墑追施或肥后及時澆水。還可沖施或噴施生物螯合肥,促進地黃健壯生長,增強抗病抗逆能力。在塊根增重后期可結(jié)合病蟲害防治交替混用純品磷酸二氫鉀、綠色生機、蕓苔素內(nèi)酯、豐元等,防止植株早衰,促進地下塊根迅速膨大。地黃生長中后期正值雨季,必須及時排除積水,防止大水漫灌出現(xiàn)爛根死棵現(xiàn)象。
五、病蟲害防治
1.病毒病
病毒病又稱花葉病,主要由昆蟲傳播,4月下旬始發(fā),5—6月發(fā)病嚴重。應注意防治蚜蟲、薊馬、飛虱類害蟲,切斷傳播途徑??捎?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或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或3%啶蟲脒可濕性粉劑,混合10%菌毒清水劑或3.85%病毒立清水劑噴霧防治。
2.莖腐病
莖腐病于5月始發(fā),6—7月發(fā)病嚴重。發(fā)病初期用80%乙蒜素乳油3000~4000倍液,或18%保治達乳油、3%廣枯靈水劑1500~2000倍液,混合0.01%蕓苔素內(nèi)酯4000~5000倍液噴霧或灌根。病死植株要及時清理出田。
3.斑枯病、葉枯病及輪紋病
3種病害均危害葉部,6月中旬發(fā)生,7—8月發(fā)病嚴重??捎?2.5%烯唑醇可濕性粉劑2000~2500倍液或25%戊唑醇可濕性粉劑2000~2500倍液或0.5%施特靈水劑、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700~1000倍液噴灑防治。
4.紅蜘蛛、黃蜘蛛、白蜘蛛
3種害蟲是為害地黃的主要害蟲,6—7月天氣干旱時易大面積發(fā)生,可用2%阿維菌素乳油混合5%噻螨酮乳油4000~5000倍液防治。
5.甜菜夜蛾
甜菜夜蛾是較難防治的害蟲,應加強測報于3齡以前防治較好??蛇x用5%甲維鹽可濕性粉劑4000~5000倍液和48%毒死蜱乳油2000~2500倍液交替防治。
六、采收與加工
地黃種植當年10月下旬停止生長,收獲后即為鮮地黃。鮮地黃可加工成生地和熟地,在陰涼、干燥、無蟲的環(huán)境下,地黃可保存2~4年藥效不減。
(河南省孟州市農(nóng)業(yè)局 李有成 郵編:454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