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渡人
【適用話題】為人與處世 人際交往 涵養(yǎng) 寬容是德
01
郭德綱跟他前徒弟開撕了。
郭德綱說“曾用云字藝名者二人,欺天滅祖悖逆人倫,逢難變節(jié)賣師求榮,惡言構陷意狠心毒,似此寡廉鮮恥令人發(fā)指”,自己要“清理門戶”。
曹云金則執(zhí)筆反擊,洋洋灑灑寫了六千字,爆盡小料,說盡委屈,直言“做個了結”。
自古夫妻反目,兄弟不和,師徒開撕,都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吃瓜群眾云里霧里,只能跟著看個熱鬧。不論結局如何,都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
相愛之后的相殺,誰都不是贏家。尤其在這個雁過留聲的時代,兩人曾經高調示好的親密師徒合影,翻出一張就是一個打在臉上的巴掌。
就像魯迅先生在《狂人日記》寫的那樣:“吃人的是我哥哥!我是吃人的人的兄弟!我自己被人吃了,可仍然是吃人的人的兄弟!”
都說開撕見人品,我們在意圖揭發(fā)別人的同時,往往首先暴露的就是自己。這是一種殘酷的悲劇。
02
我?guī)熋糜幸换卣夜ぷ鳎嬖囈宦愤^關斬將,但最后關鍵環(huán)節(jié),人事科主任忽然問她:“你之前的公司怎么樣?為什么辭職?”
這時候,我?guī)熋弥灰笱芤幌戮秃昧?,可她偏咽不下一口氣。因為之前公司確實對她太壞了,病了不給病假,加班不給加班費,辭職報告打了半年,最后一個月的工資還押著不給,總之讓人想起來就窩火。她立刻把那家公司撕了個稀碎。
結果可想而知,面試官才不會去替她伸張正義呢,他說:“既然那家公司這樣不好,你怎么還在那里待了三年?”
師妹一時百口莫辯。
03
古語有言:“君子交絕,不出惡聲;忠臣去國,不潔其名?!?/p>
魏晉時期,“竹林七賢”之一的嵇康崇尚老莊的無為思想,以打鐵為生,自食其力。而他的朋友山濤卻不能了解他的志向,竟然向當時的執(zhí)政者引薦嵇康做官,嵇康一怒之下,決定與山濤絕交,并寫下了一封《與山巨源絕交書》。
這封書信,可謂朋友絕交的典范。全篇一千多字,直言前因后果是非曲直,通篇口稱“足下”,畢恭畢敬,無一惡語。讀過這封書信的后人,都能很清楚地看到,嵇康和山濤絕交,不是因為有什么利益上的瓜葛,而只是君子道不同不與為謀而已。
正所謂做人留一線,江湖好見面。
后來,嵇康因其過于瀟灑狂放,終于惹怒了司馬氏集團,被下令賜死。他臨刑之前對兒子嵇紹說:“有你巨源叔叔在,你就不會無依無靠了。”而事后,山濤果然竭盡所能,把嵇康的兒子撫養(yǎng)長大。
一場驚天動地的絕交,不僅沒在兩個人的歷史上都留下污點,也沒斷絕兩人再續(xù)前緣的后路,堪稱完美的絕交。
做人留一線,日后好再見。給對方一個機會,也給自己留一條路,才是正確的做人之道。
【素材分析】無論古代,還是今天,無論夫妻、朋友,還是兄弟、師徒,總有反目之舉、不和之狀,為了眼前利益,忘記了曾經的過往。郭德綱和曹云金,若干年前多么讓人欽羨的一對師徒,竟然在公眾視野里殘酷相食。開撕前為什么不在頭腦中回味一下曾經的師徒密影?為什么不想想自己的涵養(yǎng)?在日常人際交往中,為了日后好見面,做人千萬留一線,切莫搞得沸沸揚揚!
【速用名言】
1.君子不以利害義,則恥辱安從生哉!
——春秋時期思想家 孔子
2.涵養(yǎng)、致知、力行三者,便是以涵養(yǎng)為首,致知次之,力行又次之?!纤卫韺W家 朱熹